从特朗普的总统候选人提名演讲及其公布的第二任期施政要点文件看,加强版的“美国优先”将是其第二任期的核心政纲。特朗普猛烈抨击拜登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问题上的立场,将拜登描述为“美国伟大的破坏者”。他誓言为美国民众创造数千万就业岗位,并使美国成为“制造业超级大国”。
与2016年竞选时相比,特朗普在“中国议题”上的姿态变得更加强硬,将“攻击拜登”和“攻击中国”相互挂钩已经成为其核心竞选策略。
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提名演讲中,特朗普提及中国15次,并多次使用“中国病毒”这一恶意表述。特朗普称,拜登将美国人的工作外包给中国,支持中国加入WTO,从而给美国带来经济灾难。
他指责拜登曾对中国的发展给予积极评价,并吹嘘自己对中国采取了“美国历史上最强硬、最大胆、最有力、最猛烈的行动”。他称,自己的议程是“美国制造”,拜登的议程则是“中国制造”,如果拜登当选总统,中国将会占有美国。
在美国政党政治如此极化的背景下,特朗普也将延续其针对中国的对抗和敌意。换言之,特朗普力图将“中国议题”武器化,以打赢在美国国内日益激烈的“意识形态内战”。
在第二任期,特朗普应会继续推动与中国的经济“脱钩”。在特朗普公布的第二任期十大施政要点中,“结束对中国的依赖”位列第三。这份文件称,要将100万个制造业岗位从中国移回美国;为回迁美国的企业提供减税优惠;向中国外包业务的公司将无法获得联邦政府的合同。
“脱钩”并不容易而且需要付出巨大成本。根据美国银行的研究,如果未来五年外国企业想要从中国撤出,将要承担1万亿美元的损失。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或将采取分步骤的方式,重点推进药品和医疗设备、通讯电子设备、机器人、国防产品原材料等产业领域的美中“脱钩”,并利用回流基金、税收优惠、回迁费用抵扣等方式诱拉美国企业尽快迁出中国。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也会采取特别关税等手段对那些不愿离开中国的美国企业加大施压威逼力度。
在技术竞争方面,特朗普政府也将加大对中国的压力。如果说过去四年白宫主要是从“防守”角度限制中国对先进技术的获取,未来如果特朗普连任,其将更加重视从“进攻”角度加码对华“技术冷战”。
特朗普第二任期施政要点明确提出,将实现美国在月球建立永久性载人实验站并将人类送上火星,在5G和新一代无线网络技术方面赢得竞争,在提供清洁水和空气方面“继续引领世界”。特朗普在其提名演讲中重申了这些目标。
《华尔街日报》透露,特朗普政府计划将2021财年非国防预算中用于人工智能和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支出增加30%,总额接近22亿美元。这或许只是特朗普政府在技术领域加大对华“攻势”的一小步。
除了美国自身增加投入,特朗普政府还将推动欧日等盟友和伙伴与美共同出资支持先进技术和“替代性产品”研发,以应对疫情和经济危机下的科研财政压力。美国或以“全球人工智能合作倡议”(GPAI)等为模板,在先进技术研发方面推动所谓民主国家之间的协作,开发符合其共同价值观的技术产品与应用服务。
此外,特朗普在提名演讲中多次提及“社会主义”对美国构成的威胁,其第二任期施政要点也提出要在美国学校进行“美国例外主义教育”。特朗普如连任当选,右翼保守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预计将在美国进一步大行其道,美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堡垒化”特征会更趋显著。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将针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发起更强烈的意识形态攻势,并进一步清除中国在美国的所谓影响力,对文化、教育、新闻等方面的美中交流采取更多监控和限制措施。
无疑,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已经受到很多质疑。它挑起的“贸易战”并没有实现预期目标,而纵容美国鹰派在意识形态、台湾、南海等领域升级对抗的做法,或让中美关系面临脱轨的危险。
盖洛普民调显示,57%的美国民众并不认同特朗普政府处理对华关系的做法。如果特朗普政府继续升级对华“贸易战”,疫情下美国经济的复苏会变得更加困难,美国普通消费者和农民也将承受更大痛苦。
或许在11月3日之后,白宫才会更加冷静地思考其对华战略。当然,特朗普也许会遭到选民的惩罚,失去承担这项工作的机会
#特朗普连任竞选##2020美国大选##蓬佩奥鼓吹"中国威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47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