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为何人要学会隐藏自己,看看鬼谷子的解释,才知是真正的制胜之法

为何人要学会隐藏自己,看看鬼谷子的解释,才知是真正的制胜之法

“隐藏”这两个字是很有深意。有一句古话讲得好:“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人非圣贤,人也各有志向。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想着进入到官场,靠着十年的寒窗苦读来换取金榜题名的美名。或许有些人就是向往这世外桃源,“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闲散生活。前者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奋进之人,而后者则更像是看尽时间纷乱,早已无心政治仕途的隐者。

隐者自身就有一个“隐”字,而这个“隐”又有着两层的意思,其中一层的意思是“真隐”,而另外一层则是“假隐”。这“假隐”便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一个话题。“假隐”之人,其心并非真正看破红尘和世俗,他是在等待着一个重要的时机。而在这个时机到来之前,他则需要学会将自己“隐藏”起来。

人为什么要学会隐藏自己

“隐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至于为什么要将自己隐藏起来,我们先来举一个例子。隐藏的反义词就是暴露。喜欢将自己暴露的人很容易会被别人到自己的缺点。就比如三国时期的吕布,吕布有勇无谋的特点是广为人知的了。在外人的眼里,吕布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早就一清二楚。首先,董卓及其部下肯定是知道了。正因为他们对吕布的性格了如指掌,所以才能够轻而易举地说服吕布,让吕布心甘情愿为自己铲除丁原这一祸害。而吕布在此事件中也是被忽悠得团团转,他之所以如此容易的就让人看穿正是因为自己不会隐藏,喜欢将自己暴露在外面。

当然,吕布是一位勇者,他也不需要去靠着自己的隐藏去等待一个可以让自己有所作为的时机。因为他武力高强,谁都争着要他。可是也是因为他的不懂得隐藏,才让自己一直被人所利用。相较于吕布,诸葛亮和郭嘉则一直在等待着一个重要的时机,而在这个时机出现之前他们一直处于归隐的状态。

而这正是鬼谷子所说的,“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

鬼谷子: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纵横家,而《鬼谷子》是他的作品。他擅长揣度人和人之间的心思,并且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所以他的言语具有一定的说理性。鬼谷子的这句话大致的意思是,如果时机不对的话,那么就要学会隐藏自己,等待真正时机的到来。一旦时机到来的时候,那么也就是自己可以全力以赴的时候的。

我们来举两个例子。首先,诸葛亮在遇到刘备之前一直隐居山中。诸葛亮是一位集智慧、谋略、胆识于一身的谋士。他知道这世上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懂他,并且也很少人能够让他扶持。所以他隐居多年,始终不肯投靠他人,而当刘备三顾茅庐之后,他却选择义无反顾地追随刘备,成为了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军师。

因为刘备就是那个他想要等待的人,刘备可以给他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所以当刘备找到他的时候,他就是到自己的时机来了。另外一位则是郭嘉,郭嘉的例子更有说服力。

首先郭嘉深知自己在袁绍帐下没有办法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他自动选择离开,从此过上归隐生活。不过当他遇到了曹操之后,什么归隐?那都是过去式了。因为曹操就是郭嘉相等的人,郭嘉后来也全心全意对待曹操,并且同样鞠躬尽瘁。因为曹操能给他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鬼谷子的这一说法其实是真正的制胜之法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鬼谷子的这一说法其实是一个真正的制胜之法。如果时机不成熟,发现自己没有发展的空间,那么就将自己隐藏起来,趁此机会还可以修养身心,同时提高自己的技能,等一旦时机成熟了,就可以全力以赴,为自己的将来努力一把。所以,“隐藏”也是一个真正的制胜之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4016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