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妈妈指责女儿没教养,女儿反呛妈妈该读书了:这届孩子真难糊弄

妈妈指责女儿没教养,女儿反呛妈妈该读书了:这届孩子真难糊弄

著名心理学者李雪发了一条微博,分享她的小读者是如何清醒睿智:

朱笛是李雪的图书编辑,自然对她的书籍非常熟悉。可惜这书都白读了,女儿洗手的时候,把水都溅到了地板上,她居然指责孩子:你为什么每次洗手都搞得满地水,你知道这是没教养的表现吗?

尹建莉与李雪对谈

女儿是读过妈妈藏书的人,也够硬气,直接把妈妈读过的《当我遇见一个人》丢餐桌上,并反过来教训妈妈:你好好看看书吧,我把水溅地上,我擦干不就得了,你怎么那么能加戏?都能扯到教养上去。

你们看出来了没?这个妈妈的问题是什么?分不清事实与逻辑!孩子把水洒在地上了,跟她没教养有啥关系?

这位妈妈一件小事暴露三个问题:

第一,典型的负面思维,教育孩子还是过去那一套,批评、指责、打击,这怎么可能促使孩子转变?

第二,东拉西扯,上纲上线,一点小事儿都能上升到身体层面的攻击。

第三,无意中就给孩子贴标签了,“没教养”真是伤人够深。

那么,心理学者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里,到底说了什么?

荣景优品 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家教育儿书
¥39
购买


这本书除了书名,还有一个重要的副标题: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引申往大了说,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就是他与世界的关系。

樊登在《陪孩子终身成长》一书中,明确告诉家长们:亲子关系,决定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陪孩子终身成长:樊登2020年新书
¥40.6
购买

毫不含糊地说,亲子关系决定孩子的一生。樊登在书中这样论述: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我们每个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都能从童年和父母的相处方式中找到答案。


和父母相处的方式,也会投射到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情绪处理方式,以及与他人相处的模式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

这也就是我们要如此重视亲子关系的原因——养育方式真的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他和整个世界关系的投射。

对此,他讲了自己某个会员的故事:

这个女人原本是从事媒体行业,后来自己做内容创作,给公司创造了上百万的利润。不久她自己创业开公司,规模不大,需要她亲自去谈判。

奇怪的是,所有谈判最后都谈不成。她跑来问樊登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樊登发现她跟人谈合作的时候,一谈到价格让步,她内心就充满了负能量,认为对方不尊重自己,不尊重知识。

樊登询问了她幼年与父母相处的模式,发现她跟父母的关系相当差。比如她小时候爱美,奶奶送了她漂亮的牛仔裤,爸爸却禁止她上学的时候穿。

爸爸为了阻止她,竟然拿起剪刀,把她的牛仔裤彻底剪坏了。直到现在说起来,她都会难过得想哭。

她工作后第一个月的薪水,全部都买了牛仔裤。但是牛仔裤都被整齐地叠放在柜子里,她一次也没有穿过。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问题,樊登是这样揭露的:

如果父母习惯了对孩子严厉苛责,孩子长大后就容易把所有的挑战、压力、批评,甚至一点点讨价还价,都视作道德问题,误会别人说的话、做的事,误认为对方的动机是瞧不起自己、不尊重自己。

有的孩子总被父母上纲上线地“教育”,一点点小事也被父母提高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比如,贴上“你是一个不尊重父母的人”“你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这样的标签。

父母一句话把孩子全部否定了,还幻想孩子会听话转变,这怎么可能呢?

岸见一郎在《不管教的勇气》一书中说,批评无法改变孩子的行为。

亲子关系大于一切,当父母批评指责孩子的时候,就是主动破坏关系的作恶者。

亲密信任的关系都不存在了,父母的话也就无法进入孩子的心。换个立场说,如果你跟同事关系交恶,他的话你会当作金玉良言吗?

当父母因为一点小事儿,就对孩子“上纲上线”地批评指责,伤了孩子的心,也关上了沟通的大门,还会导致孩子成年后的生活和工作出现麻烦——

只要听到不认可的声音,他们就立即启动防御机制,捍卫自己的尊严,对抗一切质疑声音。他们往往听不进任何批评和建议,所有让他们感觉自己不够好的话,都仿佛是对自己整个人的否定。

这是小时候父母给他们造成的印象,这种感觉如果不自我觉察并改变应对模式,终其一生如影随形。

那么,应对孩子的错误或者无心之失,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呢?多一点耐心、包容与信任,才是真正对孩子的爱。

还有一个最大的毛病要改:贴标签,或者说是一点小事就上纲上线人身攻击。

【原版引进精装全两册】父母的语言+母爱的羁绊 国际育儿经典
¥79
购买

面对孩子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一定要管住嘴,不能出恶言伤人。

当孩子因为玩耍把屋子搞得一团糟,你可以对孩子说:我看见你把玩具堆得到处都是,但是我喜欢整洁的环境,请你把你的东西收拾好。而不是直接斥责他:你怎么这么邋遢?屋子都快被你弄成猪窝啦!

当孩子在一件事情上重复失败,或者反复犯错,你可以对孩子说:你只是暂时还没有学会,多加练习,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而不是对孩子反唇相讥:我都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这么没长进?笨死了!这点小事儿都做不好!

……

如果父母是真心想帮助孩子成长和改变,就要认识到一个真理:唯有包容、尊重和爱能改变一个人,其他手段都是适得其反。

著名心理治疗师和催眠师黄仕明说得非常感人: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觉到被爱;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觉到很多的尊重;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允许不改变也是可以的,改变就发生了。

很多亲子教育专家都提醒家长,孩子需要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就是在孩子考试不及格,说谎犯错,被外人羞辱等自尊受挫的情况下,孩子依然能感受到父母是爱我的、接纳我可以不完美的。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会自信从容,有完整的自尊体系并且高度自律。

父母生病,孩子吃药,这依然是很多家庭的教育问题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3613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