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爱孩子也得做规矩,育儿过程中的爱与规矩你把握好分寸了吗

爱孩子也得做规矩,育儿过程中的爱与规矩你把握好分寸了吗

在生活中我们给孩子做规矩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惩罚!简单、粗暴、当下有效,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孩子最大的感受是恨而不是规矩。如果用爱的方式给孩子做规矩,孩子会觉得规矩是爱的一部分!

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但溺爱孩子就会让孩子变得没有规矩,过分的给孩子做规矩就会担心孩子缺爱。其实“爱”和“规矩”并不是完全对立,家长完全可以将“爱”和“规矩”同时教给孩子。

分享几个用爱给孩子做规矩的方法:

案例1:到超市购物,孩子把货架上的商品翻乱。

反面教材:别翻了,再翻叫你妈来收拾你!

正面教材:宝贝,你来帮我挑一袋最大的薯片吧!

总结:转移注意力法!把孩子不当的行为转移到帮家长做事上或者其他有趣的事情上去!孩子会很乐意去帮你做事从而忽略了正在进行的不当行为!

此方法适用于不太严重的或者偶发性的问题!


案例2:孩子在超市乱跑

反面教材:烦死了,再跑晚上不用回家了,睡在超市好了!

正面教材:宝贝,我不喜欢你这个样子!你这样跑来跑去会撞到其他人,妨碍到被人购物!

总结:表达强烈的反对立场,并让孩子了解问题本身的影响!看到爸爸妈妈严肃的样子,孩子会有所收敛,在知道了问题严重性之后孩子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并不恰当!

此方法适用于行为后果比较严重,必须马上纠正的问题!


案例3:孩子把从家里带出来的玩具弄丢了

反面教材:又弄丢了,都给你买了多少次了,以后玩具都不可以带出来了。

正面教材:宝贝,你要保管好自己的玩具哦,希望下一次能让它跟你一起回家!

总结:表明你的期望。已经发生了的过错不要过分追究,表明你对孩子下一次行为的期望。下一次有类似行为发生的时候孩子就会想起你跟他说过的话了。

此方法适用于问题影响小,并不是主观上故意的行为。


案例4:逛街的时候孩子到处乱跑

反面教材:要跑你就跑远点,别让我再找到你。

正面教材:宝贝,别跑!你可以选择在这边图书馆看书或者跟妈妈一起走!

总结:给孩子选择权,给孩子两个或者多个合理的并且是我们能够接受的选择,给他满满的尊重,而不是强迫。

此方法适用于行为相对顽固,但也有可以其他可替代的选择的问题。

四个小案例,给出了四个小建议。爸爸妈妈们可以有选择性的使用哦。也可以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2395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