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之子,唐朝开国太子,李世民的兄长,因此,在唐朝历史中,也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和李世民一样,都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战功。因此,如果没有个别因素影响的话,李建成继承帝位可以说是非常顺理成章的。
但不幸的是,李渊的长子和次子都非常优秀,尤其是次子,从不屈与人下,才能出众,那这二人不起矛盾和纠纷就很稀奇了。
李建成-剧照
在唐朝建立之前,也就是隋末时期,作为李渊长子,其实他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拥有的实力是比李世民要强的。
在李渊还是太原留守的时候,李建成当时在河东,当时李渊就要求李建成秘密搜集和结交人才,而李建成也没有令李渊失望,结交了大量人才,并且逐渐形成一股新的力量。从这也可以看出李建成的些许能力了,因为只有自己拥有足够的才能和人格魅力,才能够吸引人才来依附报效,才能够形成以自己为首的一个团体。
李建成-剧照
后来,李渊因为有意起兵,就以讨伐贼子为名征兵。为了更好的带领部众,就召来长子李建成来辅佐他,给他分下负担。这时候起兵的压力的确也大,毕竟如果处理不好声望和人设,可能就会被天下所弃,被群起而攻之。因此,倘若表面以讨伐贼子为名,则就更能得到大众的信任和支持。(这里李渊打的算盘的确也很妙)
李建成-剧照
李建成来了之后,李渊自然是非常高兴,就像很多父亲长时间没见到自己儿子一样。李建成这次来,也是和之前李世民、刘文静、裴寂等人劝谏的一样,劝李渊效仿伊尹、霍光等人废掉隋炀帝杨广,拥立代王杨侑为帝。因为这样也方便更好地控制皇帝,把皇帝作为自己的傀儡,实现大权独揽的目的。
李建成-剧照
因为当时隋末动乱,社会不稳定,国力也到了非常虚弱的时候,所以远东的霸主就被当时的突厥所占据。很多起兵独立的门阀组织都希望得到突厥的支持,李渊也不例外。但是这里的李渊表现的就过于犹豫不决,他是在李建成、李世民和众部众的劝谏之下才做的决定,起兵讨伐“乱臣贼子”和“暴君”隋炀帝。
李建成-剧照
于是,李渊就在太原附近招抚士兵、将领。这期间由于西河守将多次向隋朝朝廷表示忠心,表达自己坚守岗位,“宁死不降”的决心,巧的是正好挡住了李渊西取长安的道路。因为没法招降这个守将,所以李渊只得派李建成、李世民两兄弟带兵去攻取西河。据史书记载,这次去战斗他们只是带了三日的的军粮,而这也是为了更快地拔掉“西河守将”这处钉子。
路上,李建成看到招募过来的义军没有经过训练,做事也不够麻利迅速,比较懒散,就担心他们不能打仗,于是他就立下了军法,用来整肃三军。
李建成-剧照
而在前往西河的行军路上,李建成也充分表现出了他的个人气度和习性,平常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同吃同住,就连百姓种在路边地里的瓜果蔬菜,也要一定付了钱才能吃。他得来的食物和酒水,也都与将士们一同分享。这样,李建成很快就与自己的将士打成了一片,并在军队中建立起了很好的声望。
当大军到达西河城下的时候,李建成就亲自前往城门前告知自己的来意,他是来攻取西河城的,但是不是来滥杀无辜的,只要大家投降归附,就啥事都没有。于是,城内的人纷纷来投,只有西河郡丞高德儒依旧不肯归降。
李建成-剧照
当李建成率军攻打高德儒时,郡司法书佐朱知瑾就直接将李建成所带的兵马引进城中,生擒高德儒后斩首示众,至于其他西河人则全部被赦免。这样,李建成平定西河,往返的时间加起来也仅仅用了九天时间。班师回去后,李渊拍着手,非常高兴地说:“用这样的方法用兵,可以横行天下。”这一役胜利后,李建就被封为陇西公,官任左领军大都督。
李建成-剧照
从这也可以看出,李建成其实很懂人心和带兵打仗的方法的,并且胆识超绝,气度非凡。作为将军,他能够与自己的士兵打成一片,就能保证他的军队上下齐心,拥有极高的作战能力;作为官员,他能够温和地处理投降的官员和百姓,就能保证他所治理的地方定法度严明,而不会有滥杀枉法一说。因此,在军政上,李建成都有极高的才能和手段。
李建成-剧照
⚪ 结语
相比李世民的才干,其兄李建成能力也是非常高的,同样有皇帝之资。这里不得不赞叹李渊教子有方,长子和次子都能培养成人中之龙。这对唐朝,对历史,也是大功一件!
限于篇幅,本文内容上可能会有所缺漏,还望大家海涵!如果有笔者没有提到的,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留言补充,感谢大家的支持!
作者:锋朔 图片: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23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