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为什么要告诉孩子,小红帽故事里的大灰狼其实没那么坏

为什么要告诉孩子,小红帽故事里的大灰狼其实没那么坏

生活技能训练营简介:这是一个关于亲子育儿的头条号,旨在提供一些现代和实用的育儿方法和生活方式。如果您感觉还不错,就请关注、互粉吧!



相信每个家长都给孩子讲过小红帽的故事。在故事中,小红帽是主角,而大灰狼要吃掉小红帽,自然是个大坏蛋。

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大灰狼想吃掉小红帽,那是因为他很坏。只有坏人会做这样的事情。

在很多关于狼的故事里,例如《狼来了》,《三只小猪》,《狼与七个小山羊》以及《彼得与狼》,我们认为它们很糟糕,因为它们想伤害主角。

可惜没有人以狼为主角写童话故事,狼饿了,通过各种聪明才智吃到了食物。

警惕危险的标签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的世界飞速发展。这会让你很难停下来思考你对孩子们做了什么或说什么。你有多少次说过或听到别人说这样的话:“阿杰,别打你妹妹,那样很坏”。我肯定很熟悉。我听了很多,甚至自己也说过。但我们到底在说什么?

很明显,阿杰打他妹妹是不好的,但是告诉他他“坏”可能太过分了。我们应该意识到一件重要的事,把孩子的行为和孩子本身分开。你需要能够区分行为和人,并小心贴标签的行为。

我敢肯定,如果阿杰的爸爸对他这么说,那是因为阿杰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他不应该那样做。

不恰当的部分是阿杰的行动,而不是阿杰本身。如果你经常把孩子的行为和他们本身混为一谈,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很可能会降低他们的自尊心,而你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狼当然不坏。狼想吃小红帽是因为它饿了,不是因为它坏。如果你向你的孩子们解释这一点,可以帮助他们对这个世界有更现实、更健康、更积极的期望。可怜的狼,看他们被骂得多惨!你可以重新给孩子解读《小红帽》的故事,试着改变你描述这些角色的方式。

描述孩子行为的艺术



路易斯·塞西略(Luis Cencillo)是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提出一个我认为非常实用的概念:“重新赋义 ”。这个词的根源来自“语义学 ”,即对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因此,这意味着 要更改你对某事物的描述,使其更加灵活。

例如,你不必说一个孩子是害羞的或胆小的的,你可以把他们重新定义为还没有准备好。想一想,一旦你把一个标签贴在那里,就很难摆脱它!就像心理学家阿尔贝托·索勒说的。给某物或某人贴上标签很容易,但要把它摘下来就难多了。

一旦你给一个孩子贴上了标签(紧张、坏、聪明、乐于助人、不安等等),即使你看到了一些与之相反的东西,你也很难去掉这个标签。关键是:要小心你给别人的标签,尤其是孩子。

我们倾向于以一种与我们向外投射的标签或判断一致的方式行事。我们也倾向于接受标签。亨利·福特(Henry Ford)有一句很好的名言:“不管你认为你可以,还是你认为你不能——你是总是对的”。

另一个经典的故事


我喜欢用一个故事来解释接受一个标签或一个角色的负面影响,那就是“散步的高尔顿”。弗朗西斯·高尔顿是查尔斯·达尔文的表弟。一天早上,他走进一个公园,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坏的人。他没跟任何人说话。他只是关注着自己,想着自己有多可怕。

你觉得那些散步时经过高尔顿的人有什么感觉?经过他的大多数人都会离开他,恐惧地看着他。令人惊讶,对吧?这就是标签的力量。

重新回到狼为什么不坏这个问题。沿着这些思路,我确信没有坏孩子这回事。但你仍然会听到人们总是说“X是坏的”。问题行为背后总有原因。

我不是说你应该为你的行为辩解。我只是觉得理解一个孩子的行为方式很重要。因此,你对你的孩子和学生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描述他们的行为,而不是限定他们或给他们贴标签。

花点时间想想你对孩子使用的解释和标签,以及他们可能带来的后果。你看待事物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更灵活、更健康、更开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2281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