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能成大事的孩子,小时候常爱做下列“窝囊事”,看看你家娃做过没

能成大事的孩子,小时候常爱做下列“窝囊事”,看看你家娃做过没

父母在面对孩子受了委屈不作出反击的行为时,不要再强行制止,仔细的分辨他是真的懦弱,还是格局远大,不在乎得失。

执笔:乔苏

编辑:王之风

定稿:苏子后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上限往往由他的性格所决定,但是孩子看待事情的方式和大人不一样,所以不能以成人世界的规范去看待孩子,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会做一些“窝囊”的事,或许就是一种可以成大事的做法。

本文图片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和同龄人竞争,不喜欢争锋相对,而是默默努力

孩子上了学,必不可少的要和同龄人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之间一起学习,一起合作,一起获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孩子的优势和弱势就很容易体现出来,有效的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激励他们更加努力,从而超过前面的人,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但如果过度的沉迷这种竞争,那么学习就变换了味道,孩子们只是为了超过对方而学习,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超过对方上,而不是潜心专研课题,这会助长孩子之间的攀比之风,不利于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

而有些孩子,往往不在乎这种竞争关系,不管自己的学习成绩怎么样,都懂得冷静的处理。这样的孩子心中有明确的目标,他不是不竞争,而是更加看重自己的努力,不会对外界有太重的关注,所以在学习上,他们会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自己身上,不容易受外界的干扰。

这样的孩子看似不起眼,甚至常常在生活中被人认为是“窝囊”,没有上进心,但剖开坚硬的外壳,我们发现他们的内心也比一般的孩子更加的沉稳安静,所以很容易对一件事坚持到底。

面对这样的孩子,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坚持做一件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的培养他们的钻研能力,不必总是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现在的社会不缺圆滑世故的人,而总缺对某件事专一的人。

受到了委屈,不计较眼前得失

小孩子思想发育比较慢,在看待事情的时候只会看到一面,总喜欢看重眼前的利益,所以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失,就会非常的委屈。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有很多,比如明明在好好的记笔记,却被老师冤枉说走神;明明帮助了同学,却被反过来毁坏名声;明明在思考问题,却被父母说不认真学习。大多数孩子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都会据理力争,说自己根本没有这样,自己的尊严是不允许受到质疑的。这种非要讨回公道也是有足够的魄力,将来或许也可以在某些方面有一番成就。

但是有些孩子,受到了委屈,不会太在乎眼前的得失。他们知道自己没有错,就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不会用别人的认可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所以自然就不会花时间用在和别人解释上。

解释了还不一定相信,徒增烦恼,还不如用这段时间来好好的提升自己,自己的实力达到某种高度的时候,自然就不会遭到别人的质疑。

这样的孩子懂得忍气吞声,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情商非常高的表现,所以父母在面对孩子受了委屈不作出反击的行为时,不要再强行制止,仔细的分辨他是真的懦弱,还是格局远大,不在乎得失。

与人为善,不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得罪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些攀比心的,会相互争夺自己在乎的东西。虽然他们争夺的不像成人一样,充满了金钱物质,但也很有可能会因为获取某些利益而损失他人的利益。

在学校里,他们可能会相互争夺老师对自己的喜爱,同学中的受欢迎程度,在家里,如果是独生子女还好说,一旦有兄弟姐妹,就可能相互争夺父母的宠爱,虽然他们年纪小,但正因为如此,对事物的认知没有深浅,很容易因为强烈的嫉妒心而引发灾难。

而有些父母面对孩子想方设法获取自己利益的行为,采取支持的态度,在他们眼中,这是一种聪明的表现,殊不知在现今这个社会,只有真诚才能打动人心,靠着损害他人的利益来帮助自己是一种会遭人厌弃的行为。

所以如果父母再看见孩子认真努力做自己的事情,显得有些畏手畏脚时,不要说他们“窝囊”,他们这种做法虽然有些古板,但却是光明正大的获取自己利益的行为,值得鼓励。

培养一个孩子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家长们的态度经常会和孩子的行为发生冲突,这时父母不要忙着纠正孩子的行为,也要尝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到底是谁做错了,有些我们认为“窝囊”的行为或许会成为孩子成功的关键因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1801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