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华东医药:这是A股最赚钱的医药企业!

华东医药:这是A股最赚钱的医药企业!

作者:villike

“请现真身! ”

上一篇文章说到,华东医药的崛起,要从2004年春天开始说起,原因会在这篇文章中揭晓。

研究华东医药过程中,我一直有个困惑,A股有几百家医药企业,但是能够持续多年获得高ROE的,却屈指可数。

按照我自己的标准,最近10年中,有超过7年ROE在20%以上的公司,如果具体到医药企业,整个A股中,就只有三家:华东医药、信立泰、恒瑞医药,信立泰踩中了泰嘉这个机会,恒瑞则不用说,整个A股就这一家能称之为“创新药企”,而华东医药到底靠的是什么呢?

01

“黑白双煞”,还是“独臂大侠”?

华东医药的业务,整体可以分成三块,一块是商业,也就是帮助药企进行药品流通的,一块是工业,也就是制药,还有一块是医美,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大力扩张的。其中,商业贡献了收入的大头,制药则贡献了利润的大头,医美业务相比暂时还小,具体数据如下:

我们再回到前面那个“为什么华东医药ROE这么好看”这个问题上,制药生意的特点是利润率高,商业生意的特点是周转率高,所以这个问题自然演化成了:华东医药的商业和制药,两个生意都是高ROE吗?

我试图把数据拆开来看,这里面由于有内部结算的因素,不能做到完美的精确,但是大致了解一下情况是没问题的,具体数据如下: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华东医药的制药板块,拥有超过的ROE,大约44%左右(加权平均),这个ROE可是把恒瑞医药都甩出去几条街,作为A股的行业颜面担当,恒瑞医药最近十年的ROE大约23%左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02

“非典型性”药企

华东医药的制药板块,大头是由下属子公司中美华东来承接的,所以可以把这家公司的情况拿出来跟恒瑞做个对比,我们会发现一些值得探索的地方。

把ROE做个拆解,从净利润率来看,中美华东和恒瑞医药是差不多的,基本都在21%左右,但是另外两个指标相差就很明显了,从总资产周转率来看,中美华东1.46,恒瑞医药0.93,从权益乘数来看,中美华东1.44,恒瑞医药1.11,不仅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两家公司真的是同一个行业的吗?

权益乘数,因为涉及到一家公司资产结构的问题,我们暂时可以把它放到一边,假设中美华东和恒瑞医药的权益乘数都是一样的,单从总资产周转率来看,中美华东,比恒瑞医药超出了接近60%,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个原因,是中美华东的大单品策略;

第二个原因则跟商业板块有关,这两个点都非常的关键,下面我们具体的来看一看。

03

可以单写一篇的“大单品”

中美华东的产品结构,其实非常的清晰,我之前听说,很多医药企业的产品品种非常丰富、非常多,但是打开华东医药的网站去看产品介绍,发现就那么几款,具体来说,是存在于四个领域的。

第一个领域是内分泌,说的具体一点是糖尿病领域,主要的产品就是阿卡波糖卡博平。

第二个领域是慢性肾病领域,最主要的就是百令胶囊。

第三个领域是免疫抑制剂,早年最主要的就是环孢素,这两年加入了他克莫司和吗替麦考酚酯。

第四个领域是胃肠道,主要是注射用泮托拉唑钠。

按照网上披露的信息,这四个产品,就能占到中美华东100亿营收的70%到80%,从这个产品结构来看,我们就不难知道:为什么华东医药能够获得远高于恒瑞的总资产周转率,因为大单品的策略就是聚焦和提高运转效率。

关于这几个产品的情况,都非常的有意思,里面蕴含了华东医药很多的经营秘密,我们放到后边谈竞争优势的时候,再来展开说。

04

见鬼!真的有协同

先回到前面这个问题,华东医药能够获得这么高的总资产周转率,第二个原因就是制药板块和商业板块的协同,说的具体一点,华东医药的药,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卖出去,而且卖的更多,这个是怎么实现的?

这就要说到我们国家的药品流通领域,2016到2018年,我们国家密集地推出了一系列的药品流通领域的变革措施,比如两票制、带量采购、药占比、药品零差价等等,目的都在于改变过去的以药养医情况和滥用药情况,从国家下这么大力度,去推出这么多变革性的措施,可想而知,过去我们国家的医药商业领域是多么的混乱。

华东医药的商业,在浙江省是龙头企业,换句话说,在浙江省药品想要流通,华东医药是首选的合作伙伴,他对于当地各类医院和院外市场的渗透、强大的药品配送能力、和当地政府的关系处理能力,是无与伦比的,这些年,华东商业已经是全国的药品流通领域十强企业,换句话说,华东商业可以帮助自己的制药企业,将药品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量,送达到院内和院外市场。

为什么华东医药营销这么强,其实公司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基因,早在默克于1993年与华东医药合资,成立中美华东时,李邦良回忆当时的场景:

“中美华东和默克公司在香格里拉饭店签下意向书。美国人一转眼就在中国招了130个营销人员并进行专门培训。一切都还没有头绪,就先抓营销,这让中美华东整个公司都大吃一惊。默克的做法让我意识到,企业是靠市场活命的,要市场必须重视营销!”

应该说,抓营销这个事情,华东医药比大多数国内企业要意识地早和深刻。

我们可以稍微总结一下,大单品策略,加上制药和商业板块的协同效应,让中美华东拥有了远高于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进而也取得了更高的roe。

看到这里,也许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华东医药这么多年一直要维持着这个净利润率只有不到2%、Roe可能连7%都不到的医药商业生意了?原因之一,就是这两个板块之间其实是有协同的,而且从结果来看,协同的效果非常的不错。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制药和商业板块能够产生这么好的协同,为什么其他的制药企业不去效仿呢?比如说,恒瑞医药为什么不去建立自己的商业板块呢?

05

医药商业,爱你不容易

这里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华东医药就是做医药商业起家的,最早李邦良接手这家企业的时候,她是一家生产低端原料药的小厂家,后来,华东医药,一方面开始做起自己的医药商业生意,另外一方面,逐渐地跟默克这样的外资企业合资,建立了中美华东。

其实华东医药真的开始做化学药品,或者说的大一点,药品生意是从最早的百令胶囊,以及2002年开始的阿卡波糖,才算是进入了这个领域,这家企业的基因里边就有医药商业的影子。

第二个原因,制药生意和商业生意,是完全不同的商业逻辑。前者需要的是科研和销售,后者需要的是运营和物流配送,不光是我们国家,放眼全球,大多数的制药企业都是通过和代理商合作或者和CSO企业合作,去把自己的商品给铺出去的,这样制药厂家可以把时间精力聚焦在开发药品上面。

在我们国家,这一点就更甚了,因为过去我们国家的药品基本上没有什么创新药,换句话说,主要靠的就是医药代表的销售能力,这也是最难的环节,至于说把药品送出去,触达各个终端,这个也不是制药企业能看得上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送钱卖药那么容易,干嘛要苦哈哈的去做配送?

到这里要简单的小结一下,为什么华东医药能够获得这么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主要是因为,成功的实施了大单品策略,另外就是通过制药和商业的协同,让自己的产品更好卖。

这里要澄清一个点,就是所谓的大单品策略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华东医药的竞争优势,是研发单品的能力。

恰恰相反,至少在18年以前,华东医药在药品研发上面的投入,或者说重视,是非常少的,公司的几个拳头产品,其实都并不是投入大量金钱、时间、人力进行研发的成果,这个地方对于理解华东医药非常的关键,我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到很好的形容,目前我能想到最好的说法就是,他在产品策略的选择和执行力上,找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点。

尤其是大单品策略,对于华东医药来讲,是理解这家公司获取超越所有A股医药上市公司赚钱能力的关键,该怎么理解呢?

我们下一篇见,后续所有的分析都已经写好,这次不会让读者等那么久了,预计3天左右一篇发出来,我需要的是读者帮忙转发扩散,给我更多动力。请关注我!关注后续!

作者:villike

免责声明:文中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对任何一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版权保护:著作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并标明出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0849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