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解放军中大名鼎鼎的三杨、三陈和三梁分别是谁

解放军中大名鼎鼎的三杨、三陈和三梁分别是谁

中国近代史风起云涌,造就了一大批英雄人物,无数的军人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为国为民征战一生,他们很多人经历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场和抗美援朝等战争。这些人功勋卓著,到了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实行授衔,他们大部分都成了将军。在第一批授衔的将军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授衔人中有人是兄弟,有人是叔侄,有人是连襟,还有的人是翁婿。而在开国将帅中流传着三杨、三陈和三梁,他们分别是谁呢?

“三杨开泰”

在解放军中三杨名气十分大,这三位是是开国上将,又都姓杨,所以有了三杨开泰的美名。

杨成武

杨成武早年参加红军,在红军时期历任连政治委员,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红十一师第三十二团政治委员,红二师第四团政治委员,红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等职务,杨成武在参加了长征途中,曾经率部飞夺泸定桥、奇袭腊子口。

抗日战争时期,杨成武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团长,后来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曾经指挥部队击毙日本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官阿部规秀中将。

解放战争时期初期杨成武任晋察冀军区第一野战军冀中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务,组织指挥了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汉北段战役等。后来调入华北野战军,担任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司令员、第二十兵团司令员。是华北野战军的一员名将。建国后率部参加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得志

杨得志,他在红军长征之初就担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团长,率领第一团强渡天险乌江,全歼嵩明县城国民党守军;继又组织“十七勇士”突击队强渡大渡河!后来升任红军师长,

全面抗战爆发后,杨得志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团长,是八路军最初的正规编制主力团之一,杨得志曾率部参加平型关战役,后来因为旅长徐海东身体多病,杨得志担任副旅长,代替徐海东处理旅部的工作,在抗战中,杨得志战功卓著。


解放战争时期杨得志率部参加了邯郸战役、正太战役和青沧战役杨得志指挥石家庄战役,开创了夺取坚固设防城市的先例,拔除了国民党军在华北的一个战略要点,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了一片。平津战役中杨得志率部围困、攻克新保安,全歼守敌国民党军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的“王牌”第35军另2个师。抗美援朝杨得志率部参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勇

杨勇,在当时因为听到主席的讲课,深受感染,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进入红军之后,在红三军团第八军,在红军时期就能征善战。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杨勇任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1师、4师政委的职务,率部参加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为保护陕北根据地立下大功。

全面抗战爆发后,杨勇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副团长,不久就升任团长,曾经率部参加平型关战役。1939年3月初杨勇率部随第115师东进支队由晋西到达鲁西,在他的指挥下686团取得首战樊坝的胜利,领导开辟鲁西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杨勇率第七纵队,纵横于晋、、豫战场。取得了一个又一下胜利。后来杨勇被任命为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司令员,参加解放大西南的战役。1955年杨勇被授予上将军衔。


三陈

陈赓

三陈中要说谁最出名莫过于这位陈赓大将了,早年入黄埔军校并且加入了中共,是著名的黄埔三杰之一,曾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等,并且救过蒋介石的性命。后来在上海主持特科工作,红四方面军成立调任红四方方面军12师师长。在上海被捕后逃脱进入苏区担任干部团团长,曾经指挥干部团巧渡金沙江。

全面抗战爆发后,陈赓担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在陈赓的率领下,第386旅打出了威名,甚至日寇的铁甲车上都悬挂着专打386旅的标语,可见日军对386的痛恨和忌惮。

在上党战役中,陈赓率领太岳纵队共歼敌1万4千余人,活捉阎军第19军军长史泽波,炮兵司令胡三余等将官多人。解放战争中陈赓指挥部队歼灭天下第一旅,豫西拖垮李铁军,后来担任二野第四兵团的司令员,进军西南,建国后曾经去越南援助胡志明,回国后出任抗美援朝副司令,回国组建哈军工。1955年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

陈锡联

陈锡联早年参加红军,隶属于红四方面军,曾经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师长,打仗勇猛,用小钢炮之称,是红军中的一员战将。

全面抗战爆发后,陈锡联担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团长。陈锡联打响了129师抗日的第一仗,那就是夜袭阳明堡机场,打出了129师的名声,1940年陈锡联破袭白晋铁路作战中,率部采取腹地开花”、内外结合的战法,迅速歼灭南关镇日军。

解放战争时期,陈锡联担任二野的兵团司令,率部迂回和解放大西南,1955年陈锡联被授予上将军衔。

陈再道

陈再道,1927年9月参加大别山南麓秋收暴动,同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在红军时期陈再道隶属于红四方面军,曾经担任过红四方面军的军长。

全面抗战爆发后陈再道担任129师386旅副旅长,协助旅长陈赓指挥七亘村、黄崖底和长生口等战斗。后来陈再道被任命为东进纵队司令员,开辟了冀南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陈再道担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1946年9月陈再道率2纵参加巨野战役,在龙堌集成功阻击国民党第5军11天,成为此次作战的模范防御战例。建国后在中原山区剿匪,被刘伯承司令称之为:“再道之勇”,1955年陈再道被授予上将军衔。

三梁

这三位将军都姓梁,来自同一个村子,按照辈分来说是祖孙三人。

梁仁芥

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梁仁芥历任宣传队分队长、独立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科长、县游击队政治委员、县委书记、师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省军区政治委员等职。

全部抗战爆发后,梁仁芥被任命为八路军120师教导团政治处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梁仁芥任中共晋绥六地委书记兼晋绥军区第六分区政委后调任第一野战军3军7师担任政委。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1军政委,回国之后担任兰州军区副政委的职务,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三梁中辈分最高的。

梁兴初

三梁中名声最大的就是梁兴初了,参加红军之后,梁兴初作战勇敢,逐步升任团长,在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中,英勇顽强,机智灵活,身先士卒,与敌拚搏,荣获红四军三级奖章。

全面抗战爆发后,梁兴初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营长,在此期间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平型关大捷。后来梁兴初随115师挺进山东,并担任苏鲁豫支队副支队长兼四大队队长,在指挥崔庄战斗中,歼伪军四个团,为开辟湖西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解放战争中隶属于第四野战军,曾经参加了黑山阻击战

真正让梁兴初扬名的是抗美援朝,当时梁兴初担任38军军长,入朝作战先是失利,后打出了威风,38军也被称为万岁军。1955年梁兴初被授予中将军衔。

梁必业

梁必业是三梁中辈分最低的一位,1930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军时期他曾经担任红一军团总政治部总务部处长。

全面抗战爆发后,梁必业,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后来担任115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务。

解放战争时期身为山东军区第一师政委的梁必业率部挺进东北,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一师政治委员,第一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后担任解放军第38军政委。1955年梁必业被授予中将军衔。

三杨、三陈和三梁可谓是那个时候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也许是巧合,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战功卓著,为国家和民族立下赫赫战功,他们的美名永远流传后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0544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