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妈咪育儿经(原创丨欢迎转载分享)
4岁的元元是家里的独生女,家里长辈经常满足元元的各种需求,是真正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元元最近看幼儿园的同学带了一个智能机器人去学校,回来就非要缠着妈妈也买个一样的。
元元说的那个机器人和家里已经有的大同小异,只不过是多了一个地图定位的功能。但是元元年龄这么小,哪里懂什么地图地位呢?
于是妈妈拒绝并跟元元解释了好久,可是元元根本听不进去,还大哭大闹个不停。
妈妈以为元元只是三分钟的热乎劲儿,可好几天下来,元元每天哭闹还不算,还拒绝吃饭。
这一招可算是抓住了妈妈的“软肋”,最怕的就是元元不吃饭,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给元元买了和她同学同款的机器人。
后来元元每次有什么要求时,哭闹不成就绝食,屡试不爽。妈妈每次答应了元元的要求之后,都会教育她“这回答应你了,下不为例啊。”
可并没什么用,下一次元元又故伎重施,导致她越来越无法无天。
经常无理取闹的“熊孩子”谁家都有,家长你做对了吗?
相信很多家庭中都有元元这样的孩子,尤其是在公众场合发生这种情况,做家长的也不能放任孩子哭闹,不仅影响公共秩序,还让很多人对自己和孩子指指点点。
面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如果家长总是一味地迁就妥协,这种简单的方式虽然省了不少麻烦,但只会让孩子变本加厉,对他的成长也是百害而无一利。
孩子远远没有大人想象的那么难缠,对孩子的这几种常见的无理要求,家长用智慧和技巧,学会说“不”之道,别因心软“毁”了孩子。
“你不给我买,我就一直哭!”
现实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家长一旦满足不了,孩子就会采用“撒泼打滚”的纠缠方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种行为偶尔一两次,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纵容下去,就变成了孩子的一种“威胁手段”。
【说“不”之道】
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哭闹乱了方寸,也不要发脾气,应该耐心地给孩子解释一下“这个东西没必要买的原因”“一直哭闹的后果”等,从道理上说服孩子。
如果道理上讲不通,家长也不要一见到孩子哭就心疼得不行,可以放任他哭一会儿,可能哭累了孩子就会觉得这样没效果,自己就作罢了。
“你不答应,我就不吃不睡”
如果说孩子哭闹让家长烦心,那么当孩子不吃不睡就是“揪住”了家长的心,因为孩子处于成长期,家长们都觉得不吃不睡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
于是,很多孩子发现这样的方式能够令家长妥协,答应自己的要求,屡试不爽。
【说“不”之招】
家长要学会“无视”孩子的无理要求,其实偶尔一顿饭不吃,并不能对孩子健康造成多大的危害,而且孩子饿了困了就会妥协的。比起养成孩子骄纵的性格,少吃一顿、少睡一会的危害根本不值一提。
家长可以其他事物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毕竟大多数孩子的无理要求都是三分钟热度,可能遇到更新鲜的,转头就把刚才的要求忘记了。
“零花钱太少了,再多给我点!”
虽然现在的大部分家庭都不差多给点零花钱,但是给多少、间隔多久都要一个度,不能只要孩子没钱就给,这样就会像“无底洞”一样填不满。
时间久了,孩子抓住了家长的这种心理,在花钱方面变得大手大脚没有节制,甚至可能会拿零花钱做一些“歪门邪道”的事情。
【说“不”之法】
一般情况下,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都是足够的,如果总出现这种情况,父母要注意,不能无限制地给孩子,并且教育他钱要用在正经地方。
家长给孩子规定好日常零花钱的数额和发放的时间,这样会让孩子明白原则性,不会无缘无故地总要钱。当然如果遇到学校收费、同学聚餐等特殊情况,家长可以放宽。
如果年龄和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孩子,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兼职挣钱,不要总是寄托于父母。
PS: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和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04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