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独角兽,万亿级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集团,官宣将在科创板和港交所同步进行IPO。
中国股市这一个星期,说风起云涌都低估了。
国盾量子首日暴涨1000%,中芯国际逼近6000亿市值,寒武纪市值一度破千亿……
中国最会解读政治经济风向,也最有觉悟的科技公司,都在为科创板站台背书。
最快IPO、最高IPO……这是牛市都藏不住的可怕势头。
随着一块块“压舱石”落下,科创板体量迅速加重。
蚂蚁集团官宣之后,据财联社报道,滴滴也已计划年内在香港发行IPO,估值800亿美元,约6000亿港元。滴滴方面暂未回应。
在这个大水漫灌、热钱空转,韭菜们口干舌燥,又惶惶不安。
中国最强的独角兽们,这是全部要出笼了?
01
巨鲸扎堆入海
阿里的商业版图,又增添一根擎天之柱。
仅仅在两周之前,外媒报道蚂蚁集团最快今年在香港上市,蚂蚁集团当时的回应还是“消息不实”。
现在看来,上市消息是真,而且速度来得比猜的更快,而且没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
消息一出来,吃瓜网友们沸腾了,阿里巴巴的盘前股价已经开始飙升。
颤抖吧,韭菜们!之前错过了国盾量子、中芯国际和寒武纪,但你们可以期盼的大鱼还多着呢!
在6月时候,蚂蚁集团从“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即蚂蚁金服,更名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从金融服务变成科技公司,在那时,行业内就嗅出蚂蚁集团要搞大新闻了。
蚂蚁集团,作为阿里巴巴旗下聚集了支付宝、余额宝、网商银行、蚂蚁小贷等金融科技业务的超级巨头。
此次上市估值,预计至少是2000亿美元,兑现了其全球最大独角兽的身份,超过了美团、字节跳动和滴滴。
据报道,蚂蚁集团选择多家银行安排规模100亿美元的香港IPO事宜。
上交所回应:欢迎蚂蚁集团申报科创板!
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回应:“我们很高兴蚂蚁集团今天宣布了将在香港和上海进行首次公开招股的计划。”
这意味着蚂蚁集团在科创板部分,将会是一个天量,超过目前中芯国际近6000亿元的估值不是梦。
这对总市值2.4万亿的科创板的流动性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浅水养不了真龙。
把科创板的蛋糕做得更大,闸门进一步放开,是科创板新一年的重要任务。
除了蚂蚁集团以外,多家重量级公司都已经放出消息,谋求在科创板上市。
京东数科,前身为京东对标阿里蚂蚁的京东金融,旗下有AI科技、智能城市、数字营销和金融科技四大业务。在月前宣布将在科创板上市,估值在2000亿元。
巨头体量,恐怖如斯。
在科创板一周年到来之际,盯准了风向的巨头开始出手。
02
东方纳斯达克?
科创板被高层寄予了厚望。
目前,科技创新,是逆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引擎。
近来,美国对中国展开科技封锁,大搞芯片战争;印度、英国等国忙着竖起铁幕。
华为和TikTok成了靶子,海外中概股都面临着做空和连带的危机。
中国是有很多工厂、装备、技术,但是我们没有苹果、谷歌、亚马逊、特斯拉这样的顶尖科技公司。我们自己最好的科技和互联网公司,也大都出走海外。
香港恒生指数宣布,要在7月27日推出恒生科技指数,该指数会纳入香港市场市值最高的30家科技企业。名单中尽是龙头巨鲸:
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科技创新的周期漫长而耗资。
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走过了十几年漫长的道路,才终于迎来大爆发;拼多多、美团、滴滴等公司都还在烧钱拼赛道,出现亏损是常有的事情,但你能凭此就否认他们的地位吗?
创新这件事,越急越变形,最后就会在求快的路上整出更多魔幻的事情。
要靠一个长期、完善、能激发市场活力的健康机制,而不是定点补洞。
创造“东方的纳斯达克”一直是中国的口号,但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都没能实现这个目标。
严格的上市门槛、交易规则和不匹配的财务透明机制、退市机制等,让我们无法留住BAT、TMD这些公司,反倒滋长出了乐视网这样的大地雷。
先期商业化不明朗、无法盈利的创新企业,也需要自己的融资渠道。
科创板市值前20 截至7月20日
科创板的出现,注册制的试验落地,退市机制的完善,就是在对标纳斯达克的“宽进严出”。
在这一年的试验之后,新修了《证券法》,完善了要素市场改革,注册制和市场化改革将改变中国资本市场。
从去年7月22日上市25家公司开始,到目前一年时间里,科创板已经聚集了超过130家科技创新公司、2.4万亿的市值,可以说是开了一个好头。
中芯国际、蚂蚁集团、寒武纪等公司,正在疯狂为科创板背书。
证明中国最优质的科技公司,在国内这个更加熟悉他们的市场空间里,能够获得更好的估值、融资渠道,也更能够放开手脚、激发创造活力。
但科技创新本来就是一件不进则退、风险极高的事情,融资的渠道打开了,但退市的通路也宽敞着。
越来越多压舱石落下,谁是中国的科技引擎,谁是良马劣马,到了市场检验,用钱投票的时刻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00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