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说长则长,说短亦短。但凡是有志之人,谁都不想虚度自己的人生。【微信公号:今智塔老板课堂】
有一句话叫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虽然这话说的有些功利,但并非没有道理。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梦想。“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是一种活法;
不做名相,就做名医,是一种活法;
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又是一种活法。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各有各的活法,关键在于选择。
有些人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活出了人的气势。如文天祥,再如鲁迅先生。
人这一生想要活出气势,就应当有所担当,对社会有担当,对百姓有担当。
1
有梦想,也要有担当
王阳明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真正的、圣人般的自己,这就是一个人的良知,但大家由于没有足够的自信,没有一种担当精神,就很难认识到这一点。
有人想当英雄,却没有英雄的气质,甚至连一点英雄的担当都没有,这样的人,只能算是一个懦夫。
想当英雄,就要有当英雄的心理准备,当历史选择了你,你就要有所担当了。
秦朝末年,官逼民反,陈胜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反封建思想,率先举起义旗,冲击着秦王朝。
虽然最终陈胜没有成功,却打响了农民起义的第一枪,陈胜活出了自己的风采。
都说时势造英雄,当历史选择了你的时候,不要退缩,勇于担当才是一个英雄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2
有担当的人生,才有大作为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王阳明想当圣人,为了克服掉内心的贪婪,无所不用其极;王阳明也想当英雄,当历史到了严峻的时刻,王阳明也选择了担当。
宁王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谋反之前,曾重金贿赂了太多的朝廷命官,不少王公大臣都跟宁王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宁王一反,朝廷中竟然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指责宁王。只有身处江西的王阳明勇敢地站出来,倡导大义,毫不犹豫地起兵平叛。
当时,王阳明的弟子邹谦之也在军中,他见大势不妙,便劝王阳明谨慎行事。
王阳明听后大怒,告诫众弟子:“此为大义,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无处可逃。即使天下人都归顺了宁王,我一个人也要战斗到底,人人都有良知,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起兵平叛吗?谁胜谁败,我是不会去考虑的。”
宁王反叛朝廷,在旁人眼中,就如同朱棣当年靖难之役一样,大势所趋,必将一战而胜。
然而,王阳明看重的是身为人臣的大义和担当。【微信公号:今智塔老板课堂】
他毫不犹豫地举起义旗,平叛宁王,不说功劳大小,单就这种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在当时也是无人能及的。
3
有担当的人生,才有大格局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
有能力有本事的人,不止要勇于挑起重担,关键时刻,还要有治世安邦之才。
与王阳明时代的唐伯虎并不是缺少能力,他被考场作弊案所困,一生不得志。
后来虽然被宁王赏识,却没有那种治世安邦之才,最终落了一个裸身流落街头的下场,好不可怜。
如果不是在书画方面有所成就,那么,唐伯虎一生就算是毁掉了。
勇于担当,是一种精神。而担当的背后,还需要有自信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一个人把平生所学施展出来,精忠报国。
王阳明并没有被宁王的气势所压倒。
他凭着“夫惟身任天下之祸,然后能操天下之权;操天下之权,然后能济天下之患”的担当;
率领着一帮“乌合之众”,以神奇的谋略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宁王军周旋。
仅用了三十多天,王阳明的大军就平定了宁王之乱,为大明王朝立下了不世奇功。
人的一生会有许多机遇,这些机遇对渴望的人来说,才算是机遇,对那些迂腐的人来说,可能就是一种危险。
把握机遇,勇于担当,才能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