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棉
编辑/小棉
很多家长应该都有这样的担忧,那就是孩子丢三落四毛手毛脚的,带的东西到学校里一回来就不知道丢到哪去了,关键还不是第一次,训也不听骂也不听,讲道理也是左耳进右耳出,然而孩子还小又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因此,有的家长则动用脑筋想了这样的办法,让孩子的橡皮终于"没机会"丢了。
最先发现这件事的是学校的老师,这个老师发现学生来学校的时候,有名孩子的书包上还有根"白绳子"系着,老师好奇之下拽出来一看后赞叹:这个学生的家长可真有才。
原来,这个孩子的家长,是怕孩子老是在学校把橡皮擦弄丢了,虽然橡皮擦不贵,但是每次给孩子买的话非常麻烦,因此为了防止孩子再丢橡皮擦特地用绳子系了起来,当然,家长此外还有个想法就是避免孩子养成丢三落四不珍惜东西的坏毛病。
当然,还有其他看了这个孩子的家长所采用的方法的家长,也表示这个方法确实不错,因为孩子经常丢橡皮擦,他们都在家里准备了大量的橡皮擦备用,如果用了这个方法的话,可以暂时避免家里的库存"用"得太快了。
其实,这样善于动脑筋的家长也会促进孩子动脑筋,家长从自己为表率,教育孩子怎么在生活的小细节上动动脑子,然后运用聪明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话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加容易,甚至直接迎刃而解。
只不过,归根结底还是要避免孩子老是丢橡皮擦,也就是说改掉孩子丢三落四的习惯更为重要,因此,家长要灵活用这些方法,培养孩子爱惜和保护文具的好习惯,那么,到底是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改变坏毛病呢?
这些方法可以改变孩子坏毛病:
1、首先和孩子讲清楚
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来意,不要弯弯绕绕的,或者话里藏话,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只有成人才能理解,对孩子来说这样的方式实在过于晦涩,他们很难领悟。
因此,当孩子丢橡皮擦后,家长要表示如果再丢橡皮擦就没橡皮擦用了,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孩子一个明确的"禁止"。
2、让孩子开始长记性
如果丢了一次以后,孩子可能有一阵子的闹腾,表示自己没有橡皮擦,这时候家长要按兵不动,因为这个时候妥协就是让孩子的哭闹得逞了,家长要让孩子体会一次没有橡皮擦用会多麻烦,那么等孩子体会到再给孩子买的时候,他们才会长记性。
由此可见,这两种方法确实能让孩子有效记住怎么保护自己的文具和东西,此外,家长还可以顺便培养孩子的一些观念,让孩子顺便记住这些好习惯。
可以顺便培养孩子什么样的好习惯?
①让孩子知道赚钱的艰辛
孩子乱丢东西又不长记性,往往是因为得到太过容易,因此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什么东西没了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以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知道每个东西都是得之不易的,就是赚钱也是一样的,千万不要糟践得到的东西。
②让孩子学会自律
一个懂得独立自律的人,往往会爱惜自己的东西,因为他们的自律性让他们知道橡皮擦用完要好好放在文具盒里,不会因为没有这个观念而随便乱放导致橡皮擦丢失,因此,家长可以趁机培养孩子自律独立的观念。
结语:
孩子还小的时候,如果家长觉得他小就放弃一些观念和习惯的培养、纠正,那么可能会错过孩子的黄金教育期,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
(本文内容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97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