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梧桐
在今年的1月份,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K·西万(K. Siva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详细的介绍了印度载人航天计划,代号为“加甘扬”。该计划预估耗资约等同为97亿人民币,将在2021年12月首次实行。印度将会把本国最优秀的4名宇航员送到俄罗斯接受为期11个月各方面的训练,在最后选出一人执行2021年首次载人航天。但事实上,在火星探测方面,我国要落后印度近7年。
2013年,印度发射了其第一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在2014年印度的火星探测器第一次变轨就获得成功,这也是人类首次直接变轨成功的纪录。原本印度计划曼加里安号服役时间只有6个月,可是在接下的2年里一直在服役。不过印度的探火任务并没有着陆火星,只是携带了5个探测仪器在火星轨道上对火星进行科学研究。这5个一起分别是研究火星大气的曼阿尔法光度计,研究火星甲烷的探测器,研究火星粒子的探测器,火星大气中性粒子质谱仪和热红外光谱仪,当然高清相机也是任何探测器必不可少的。截至目前,印度的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依旧在运行。而那次取得的成功对印度航天方面是一次巨大的鼓励,印度还准备2020年再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器。
其实我国的火星探测器并不只有刚刚发射的“天问一号”,在2011年我国就曾发射过“荧光一号”火星探测器。该探测器搭乘的是俄罗斯的大推力运载火箭,由于俄罗斯在变轨时失败,所以荧光一号也就宣布失败。俄罗斯的航天事故率比较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之后一直选择用自己家航天器的原因了。不过虽然我国相比较印度在探火上而言是落后些,但是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首先,我国这次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发射到火星轨道总用时大约在7个月左右,而印度当年用了11个月。在一个就是印度的探火任务只是在火星轨道上进行科考任务,而天问一号是要降落火星地表进行科考任务,同时携带的探测仪器也更多。最主要的是天问一号在进行探索收集标本之后还会利用轨道返回器返回地球,所以从中印两次探火的难度上而言根本没在一个难度系数上,但不得不承认印度的探火成功比我们早7年。
在中国近十几年来飞速发展之际,大多数人觉得我们已经远远把印度甩在后面了,不过事实上印度在其他3个方面走在我们前面。第一个就是在遥感卫星,1988年印度就发射了该国第一颗运输遥感卫星,这个时间要早于我国第一颗遥感卫星“遥感一号”(2006年发射)。2010年印度的民用遥感卫星分辨率已经达到了0.8米级,2014年我国才发射了同级别的卫星。除此之外,印度的制药业也走在中国前面。2014年埃德尔韦斯集团发布的报告指出印度当年获批的“药物主文件”达到了300份,中国只有近一半,美国药品的市场份额印度占了三分之一。还有就是印度的海外电影市场也远大于中国,虽然都说印度的电影都很魔幻,但不得不承认人家的票房就是比我们好。中国的电影除了古装剧,在其他的电影主题和策划上亟待一场发展与变革。
印度宝莱坞影城
总而言之,有差距我们就努力去追赶,不怕我们落后就怕我们某些人有“天朝”的想法。中国发展的是很快,但是在某些领域和别的都国家还是有明显的不足,甚至说差的远。但是,我们这70多年来,在脚踏实地的努力下将大多数的落后变成了个别落后,个别领先。居安思危,艰苦奋斗的是一代又一代人,毕竟“种花家”的历史需要更多的人去书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94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