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秦朝没有马镫,无法进行持危险武器冲锋,所以无法打赢宋朝

秦朝没有马镫,无法进行持危险武器冲锋,所以无法打赢宋朝

前言

首先,秦朝没有马镫,没办法进行夹危险武器冲锋等操作。其次,中国的战马是经过汉武帝开通西域后引入的大宛马和本地良马进一步培育而成。秦国的战马从耐力到速度根本不及后世。

再者,秦朝军阵只是发展到线列,所谓25人一"伍",每走十步都要整队。秦朝末年根据兵马俑的特点也能推断出秦朝军队的作战特点,以线列为主,配合以长戈和弩箭。骑兵作为居中兵种(四面步兵)是一种预备队和救火队的存在。没有证据显示秦军骑兵会干后世轻骑兵那种骚扰的活、秦军骑兵也不会骑射。


大秦穿越到南宋?那可是一千多年的科技代差。始皇再雄才大略,白起再能打,秦军战斗力再强也抹不掉这千年的生产力发展。况且南宋优秀将领的储备并不弱于大秦。

不过秦军倒也不是没有生机:不考虑金蒙,大秦在天下一隅发展壮大,生产力追赶到与南宋持平,南宋必输。南宋方面君主是完颜构,不等秦军来攻,我先投降,任你岳武穆再强也是必输的局。



再者,宋朝问题一是出在募兵制使得兵源二流,士兵老年占了很大比重。而且因为灾年招收难民使得频频出现动荡的问题,战场上畏金如虎、畏猛如虎、战力低下。

但是蒙古灭国四十,在中亚灭国以月计量,打南宋时竟然打了三十五年,光是钓鱼城就打了三十二年。宋军在战场上能逃就逃,但是如果没有退路了,他们仍然能爆发出不弱的战力。



宋朝军队建国初期号称兵力之强前代无人能及,结果实行了几百年的祖宗之法反而越来越颓。如果能对募兵制进行改革,并且任用良将,宋军战力未必弱。例如岳家军,毕竟几百年的科技发展在那里摆着呢。

假设秦国穿越到了宋朝,只有关中故土。只打一仗,那必然是宋朝赢。科技发展了一千年多,宋朝这要是输了,那中国人不等于白活了一千年。如果秦国能在关中苟个100年,吸收一下千年的技术成果。用商君的政策,最后赢的估计会是秦国。秦国良将居多,如白起、王翦等等,都是优秀将领,而且能够受到重用,赋予其兵权。

而南宋皇帝,并不信任武将,鉴于后唐五代骄兵悍将的动荡。宋代矫枉过正,对武将既夺兵权,又加以兵将分离,军队战斗力不足。秦国能够灭掉六国,而宋代遇到西夏尚且打打和合,最终给钱议和,那会儿还是北宋仁宗朝,国力远远超过南宋时期。尚且如此,很难想象南宋遇见凶猛的秦军不议和,不认怂。

宋朝的辽金因为占据北方大片沃土,封建化速度极快,变得空前强大,既保留了游牧民族的战斗力,生产力发展的也很快。但是金朝完蛋很快,辽国前期一直很强大,感觉就是一个游牧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后期才不行的。我觉得游牧战力强族的战斗力是在一直发展的,直到他们南下夺取中原,没错就是满清,这才心满意足。秦国的最强战力和辽金相比应该差不少。

虽说南宋屡战屡败,但是南宋名将辈出那会子还是打得不错的。主要是南宋也属于苟延残喘类型了,不考虑北宋皇帝和领导人尿性的话,只让名将背靠这样的生产力打仗应该不会输。秦更有利的是文武双全的士大夫或者军功贵族,狄青、岳飞、韩世忠这种社会底层出身的武将在秦根本出不了头,不信你去查查秦国有几个高官是从底层出来的。

秦虽说有二十等军功爵制,但第四等爵公士和第五等爵大夫,在秦代是一道平民根本无法逾越的鸿沟。巅峰秦国,无论是孝公时期扼守函谷关对抗六国,昭王时期与强赵决战、一决生死,始皇帝时期南征北战、改造乾坤,甚或是亡国的前夕,面对六国重新开辟势力作最后的奋战。哪一个都不是宋代能比的。


结语

最后,个人感觉双方是一个量级,不会差得特别远。论综合国力,确实大宋很厉害,人口是秦朝四倍,但是古代战争的结果从来都不是由两国人口决定。

冷兵器时代,战役的结果很看发挥,和士兵的战斗意志关系特别大。就算是名将也做不到百战百胜,能说胜券在握。举点例子吧,像肥水之战,前秦军队表面实力远超东晋,之前更是统一北方。既有投鞭断流的霸气,又闹出了草木皆兵的笑话,原因可能是军队数量太庞大导致了兵源素质有差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8710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