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猪油渣”真的可以吃吗?

“猪油渣”真的可以吃吗?

好长时间不知道油渣儿的味道了,直到那天一位同事说某饭店供应有烩油渣儿,也同去要了一碗,类同于一般网红的大锅烩菜,只不过五花肉是出了六七成油的,有记忆中油渣儿的味道,但也不全是。





想起当时过年,生产队要杀上一两头猪给各家分的,顶年终分的结余款,分肉是件大事,队长要提前写好纸蛋,从槽头到后腿依次拈阄抓蛋,当时我还是个孩子,奶奶总是让我代替父亲去抓,说我运气好,连续能抓着腰窝子里的号,抓到两头的人家就自认倒霉了,有人还会商量着跟奶奶换号,奶奶总是说孩子爱吃肥肉而婉拒了。为这事也有走后门的,说什么孩子该办事了,准备点“礼条”或是炼点油好待客,大伙都知道各自的情况,



经过同意,也会在中间给这户人家留下一刀的,毕竟孩子成亲是大事。割到肋条肉的人家自然高兴,可不是要炖什么排骨,那时还没有这个概念,炼出猪油仅能备一年之需,全家一年的美食全赖这一瓮油脂。有一年我家也不幸分到了大腿肉,





奶奶亲自去了趟城里,食品公司上班的留桥表大爷给奶奶买了整整五斤护肉油,奶奶很高兴,说可过了个肥年,为这事村里人都说奶奶给留桥带孩子没有白带,也很是羡慕一番,以致于后来谁家办事还非要奶奶出马去买肥肉膘,我也会去屁颠儿跟着奶奶去吃上一回大桌,自然能让小伙伴们流了许多口水。





炼油、煮肉在那时过年都是一件神圣的事,一般在年三十的午后,中午已经吃过饺子了,孩子们一般也不来围着灶屋转了,奶奶总是把肥膘、肉脑洗净切片,锅中加一点水下锅,肉片就在嘶嘶啦啦、噼噼啪啪、悄无声息中出油了。奶奶手巧,总是把那油渣儿炼到金黄,透出诱人的色泽与肉香,不像其他人家,要么是出不尽油,要么是黑苦了。后来我想,或许是奶奶用水引子的缘故吧,直到有一年我看到那油瓮之中已经耗干了,才知道奶奶为何用水引子了。




虽说对油管的很严,但对于油渣儿,奶奶却要宽容得多,直接沾点盐就让我们吃上几粒,那香味如同挖了一勺油,香过了一年的清淡。烩白菜萝卜再加点粉条,烩入半勺油渣儿可不是一般的享受,尤其是除夕夜的烩菜是乘着炼油的油锅底烩制的,香味可不是平常的“白水煮鸡”,一股青菜叶子的味道。素馅饺子里加上剁碎的油渣儿末,有一种素菜荤做的感觉。奶奶则更有办法,


把炸丸子撇出的绿豆皮、葱胡子、白菜帮子等下脚料加入油渣儿,包出些杂粮包子也是很受家人欢迎的。年味儿也在这油渣儿的香味中飘散,香香的,渐行渐远。再一次点了新密名小吃,招待所的油渣儿包子,皮薄馅多,咬上一口,不是一般的香,不过考究的馅料多以粉条为主了,况且有加入猪油或是灌汤的感觉,没有了清素中香的衬托,有一家油渣儿烩面也是火了一段时间的,有点怀旧的感觉,可浓油大料的味道已经没有了记忆的苦涩。



过年的时候,想起那油渣儿的美味,也就想着奶奶的样子炼了小半碗,可怎么也炸不出那金黄的油渣儿,更找不到搭配的绿豆皮,全然没有了记忆中的味道,也只好作罢。“猪油渣”,我们东北叫“油滋了”,这东西做好了就是美味佳肴。我们这里的夜市有专门炸“油滋了”卖的,25一斤,我每回去市场都得买十来块钱的,趁热吃特别香,咬一口希苏,还不腻,那个香味在嘴里萦绕,久久不能离去。



我们这里包饺子也放“猪油渣”,把它剁碎了和在馅里,味道好极了。还有就是我们这里到过年的时候杀猪,都把猪油用锅靠成“猪油渣”就是所谓的“油滋了”,靠的时候放点瘦肉块,涟褆,腰子都放在一起,出锅后放点盐搅拌一下就可以吃了,我们都当零嘴儿吃,想吃就抓一把,就一个字香!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大家多多“关注”我吧,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8314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