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汉学家卡灵顿古德里奇将怛罗斯战役称为一场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战役。
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751年。三万大唐将士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首府塔拉兹与锋芒正盛的阿拉伯阿巴斯王朝二十五万主力军队展开的一场场世纪决战,大唐帝国VS阿拉伯帝国的怛罗斯之战,这绝对是一场震撼世界的东西帝国大决战。
话说在公元751年,唐帝国国力逐渐达到顶峰,唐玄宗李隆基开始对外用兵。唐帝国在中亚的势力大大扩张,在经过高丽人,也就是当时的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的多次远征之后,唐朝逐渐在中亚占据主导地位。
而与此同时,阿拉伯帝国在稳定国家内部之后意图完全控制中亚,这就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阿拉伯帝国想要完全控制中亚,就必须要打败强大的唐朝,而唐帝国想要恢复在中亚的霸权,就必须击败同样强盛的阿拉伯帝国,两个帝国的碰撞在所难免。
一代名将高仙芝经过周密策划,先拿西域古国开刀,欲借河中叛乱的千载良机,一举拿下河中地区。天宝十年,阿拉伯联合河中所有力量准备反击。高仙芝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于同年四月从安西出发,准备先发制人,统帅安西都护府三万最精锐,约一个加强集团军的大唐将士,雄纠纠气昂昂开拔前线,欲和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阿拉伯帝国的劲旅展开决战。
虽说部队能战的人数,抛弃辎重只有两万多人,但个个都身经百战,战力强劲。相比较的话,唐军所装备的武器相对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不光有陌刀,并且还装备有射程极远的弩,更有明光铠护身。大军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跋涉,翻越海拔四千五百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越过千里干旱的沙漠,终于在七月份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的战略要冲,达罗斯。
开战之前,详细介绍一下唐朝军队的编制和装备数量。据考证,唐军一个最基本的作战单位应该是一个连队,以三人为一个小队,三个小队为一个中队,五个中队,45人加连队长加队副,加两名旗手,共五十人为一个连队。
唐代每四十到五十个连队为一个团,每个团为一个基本战术单位,每个团都有自己独有的军服,标志和旗帜。看过长安12时辰中的第八团的军旗,应该对此不陌生。而且此剧因军人使用了复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诸多好评。剧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军队,其实用的甲胄也不一样,分别是护甲最全的龙武军,全身金甲的神武军,银色盔甲的右骁卫。而安西军甲胄跟右骁卫大体相同。如果你是在隋唐的话,你只要看到将士的穿戴,就晓得他的部队番号,兵种。
而唐军当时又以九个团为一军,每军大概辖两个轻骑兵团,每团两千人,一个装甲骑兵团,每团两千人,两个长枪兵团,每团两千五百人,一个陌刀兵团,每团两千五百人,一个刀盾手团,每团两千五百人,外加一个弩手团,每团两千五百人,再加一个辎重团,每团两千人,全军大约是20500人。这是一个基本的一个编制情况,其中的一万两千五百名步兵中,三个团手握陌刀,披明光铠占到60%,杀伤力真的很强。
除了他本来的兵员素质的话,那大唐方面的军事装备也必须要好好聊聊。这在靠血肉之躯劈杀戳刺的冷兵器时代,对战局影响很大。就在刚才,我可提到了唐朝军队当时的顶级装备,唐陌刀。只是太可惜了,我们对很多仙人的神兵利器的名字,如今都是记忆犹新,但对咱们国家帝国时代的顶峰大唐,与他赫赫武功伴生的一件神兵却少为人知,这便是陌刀。
咱们都知道,在古代战争当中,骑兵的杀伤力要比步兵占有优势。骑兵经常靠着马匹强大的冲击力,如坦克般碾压步兵。而唐朝的军队你发现没有,都是以步兵为主。在开疆拓土上,唐朝步兵,屡次把对手的骑兵挑落马下,靠的就是冷兵器时代最强兵器,加上最强战争的集合,陌刀阵。
如果说在冷兵器时代,重骑兵就相当于坦克,那陌刀一定是反坦克炮,号称骑兵克星。在战斗时如墙而进,人马俱醉,无论对手骑术多么高明,只要被陌刀触上非死即伤。大唐步兵就是在这种威力无比的神兵的加持下击败东西突厥,迎来万国来朝。陌刀也因其威力大,制作难度大,故而在唐朝是禁止陌刀陪葬的。故而到现在了,还没有实物出土。
不过呢,我们可以从一些记载当中推算出陌刀为何如此强悍。咱们先来看其外形。在旧唐书看林传中有记载,说,陌刀是双开刃长刀,和剑比较相似。唐朝一丈大约是现在三米,陌刀这件兵器长三米左右,那手持神兵利器。唐朝兵士绝不是散兵游勇,作战的时候是非常讲究阵型。据唐卫公兵法记载,与敌军展厮杀时,唐军步马结合,攻守有致,步兵为先锋,骑兵为策,步兵配弓弩陌刀,骑兵负责步兵战后的突击与追击。通常,弓弩手在前,陌刀队在后,两侧是骑兵。
这种战阵,对付骁勇游牧民族的骑兵非常有效。我们的强弩在五百步即可对游牧骑兵造成杀伤。距离两三百步时用弓箭手,弓箭手射出快,又可歼灭敌正面冲锋,若剩余敌人的骑兵冲进,陌刀手登场,由预留通道冲出来,陌刀白刃如林,远则砍戳,近则刀杆挡敌,骑兵从两翼向敌人包抄,截断敌人后路,进行包围作战,最终全部歼灭对手。
上面这个战术也创造了盛唐时期辉煌的战争历史,也创造了陌刀的神话。说到这儿,你看我讲的是天花乱坠,有朋友就疑惑了,那你说这么厉害的话,那唐之后为何历史上再无陌刀身影了呢?就连其制作技术也失传了呢?原因很简单,这是由于陌刀由于锻造费时较长,耗费铁较多,锻造陌刀的铁量可以锻造两到三把普通刀,十几个枪头,这就注定了陌刀数量不多,外加唐朝政府管制,政府规定陌刀不能私藏,不能陪葬,这就导致了后来的工匠们已经不了解陌刀的锻造技术,也就造不出魔刀。
除了陌刀,刚才也讲了远征的唐军装备了大量的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明光铠。勇猛的大唐将士,身披光芒四射的明光铠,所向无前,敌人心理防线崩溃,曰此乃铁猛兽。据考证,明光铠的其实并非唐朝独有。早在三国时代,曹魏的曹植在他的先帝赐臣铠表中就记载有明光铠。当然,历史上明光铠集大成及发扬光大的朝代,正是唐朝。明光铠。那是大唐天朝上国武将们的骄傲。如果说铠甲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有无与伦比的作用,被武将和士卒视为第二生命的话,那么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唐朝13恺之首的明光铠,无疑是铠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我们把大唐将士的武器装备说的如此厉害啊,堪称全世界最好的装备。那么历史上的这次达罗斯之战,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
唐军最终是以惨败收场啊,更有言者说,唐朝就此失去了西域全境。其实严格来说的话,唐朝的并没有因达罗斯之战而丢失西域。大约是在公元790年以后,唐朝才失去西域的。那安史之乱才是真正的原因。
那么,怛罗斯之战,唐朝为什么会失败?原本大军在名将高仙芝的指挥下,两万多接近三万的精锐部队确实发挥出了极大的战斗力。千里迢迢赶到怛罗斯,不顾疲惫,唐军立马开战,对阵十多倍的大食士兵。大唐将士毫不怯阵。唐军当时的配置是一万骑兵,六千陌刀手,四千弩箭手,首先以箭弩为主,大量射杀对方骑兵,再以两千陌刀手正面硬刚对方。
大食人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敢正面开战的重甲步兵。作为当时地表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呼罗珊骑兵挥舞着寒光闪闪的阿拉伯剑,呼喊着奋勇冲向唐军。他们以为又是一阵切瓜,不料恐怖的陌刀阵,发挥了巨大威力。两方近战,呼罗珊骑兵立马被砍的是断胳膊断腿,血肉横飞,哭爹喊娘。唐军在以一万骑兵乘胜追击,骑兵的马槊有将近三米长度,而大食弯刀虽然锋利,但才不到一米,一寸长一寸强。唐军利用重武器的长度优势,利用坐骑的机动性开始了一边倒的屠杀。第一场战役结束之后,唐军斩杀大食两万余,俘虏四千余,而己方仅战死160余人,重伤,失去战斗力一百余人,轻伤者三百余人。
初战告捷,大唐将士是越战越勇,即使是以少数对多数仍然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唐朝骑兵一度还压制了阿拉伯骑兵。阿拉伯的马是世界第一,骑兵也极为优秀。但在数量不多的唐军面前,就犹如拳头打在了棉花上,被杀的是人仰马翻,前几日战斗都被斩首数万。
但毕竟阿拉伯联军数量多,唐军也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等到战争已经进行到几日之后,厮杀过后的一天傍晚时分,原本跟随大唐出征的数万名葛逻禄的雇佣兵,突然叛变。出其不意的从背后包围了唐军的步兵,进而割断了与骑兵的联络。阿拉伯联军利用这一机会,出动重骑兵精锐,突出唐军包围群起而攻之,几乎是一种群绞的方式,将唐军绞杀。
最后,只剩高仙芝带领一千多人逃了出来。收拢士兵后,高仙芝当时并不甘心,想再次发动攻击,但被随从将领劝说,从而放弃。就此阿拉伯帝国与唐帝国的交锋,因为诸多因素,以唐帝国大败,精锐损失殆尽而告终。虽胜负已定。但是通过我的讲述,傻子也看得出来,大唐将士无论在装备上还是在战斗力上,更胜阿拉伯联军一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76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