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长已经越来越能够做到科学育儿了。知道给孩子做早教对孩子的性格培养,各项潜能发展都有好处。
所以玩具会选择益智类的,也会带着孩子看一些早教绘本。
希望孩子通过从小阅读绘本,可以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并且通过绘本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等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是相信家长给孩子看的肯定都是“有字书”。可能是英文也有可能是中文,有可能文字占的比重多,也有可能占得比重少。
但是其实比起“有字书”,“无字书”更能激发孩子的各项潜能。
“无字书”也叫做情景书,书中没有一句话,都是图案。很多大人看着都会一头雾水,会想这书是不是骗人的?
那么为什么说这样一种让人“摸不清头脑”的书籍会比我们熟知的“有字书”更能够激发孩子潜能呢?
我有一个侄女,去年暑假一直住在我家,那么在平时,自然就会带着她看看书。工作忙的时候,她就自己随便翻一本看,但是我发现,她看的津津有味的,正是我已经忽视了的无字书。有些时候,甚至能和我女儿两个人指着一个图案聊的热火朝天。
我就非常好奇,这上面一个字都没有,你能看懂吗?
结果她回复我一句话,让我知道了为什么那么多育儿专家都对“无字书”赞不绝口了。她说,有字我也看不懂呀!还把画给盖住了!
孩子在3岁前,还不认识字,在看绘本的时候,其实都会家长在一旁给孩子念文字,给孩子解读,但是其实孩子的注意力从来都是在图画上。
甚至对于孩子来说,文字就是多余的一部分。所以说,比起“有字书”,孩子会更喜欢看“无字书”。
比起“有字书”,”无字书“更容易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有字书”和“无字书”不同的是,“有字书”是有固定的故事线索叙事的,所以家长在带着孩子阅读的时候,会将孩子的想象力束缚住。
但是“无字书”则不同,没有了文字的束缚,孩子可以随意解读,去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去感受书中的故事。
比起“有字书”,”无字书“更容易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从孩子幼时起,就带着孩子阅读绘本,其中一个目的肯定是让孩子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爱阅读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对学习有兴趣。
那么孩子是否能够养成阅读好习惯,在3岁前是和认字多少是没有关系的,而是和孩子是否从中获得乐趣,孩子是否有足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关。
“无字书”又叫“情境书”,所以和有字的绘本不同,画面会非常的丰富,书中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线索,都有故事,让孩子去理解这这个故事。
那么孩子在看书中的时候就需要主动地去观察每个人或者是动物的行为和表情,然后孩子通过观察,讲故事串联起来,那么孩子的逻辑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然后当孩子把故事讲述出来的时候,更是说明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比起“有字书”,”无字书“更容易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在看有字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家长在阅读这故事,然后孩子跟着故事走。所以在阅读绘本的整个过程,注意力更多地是在妈妈身上,是在被动接收故事。
但是在阅读“无字书”的时候,孩子更多的是需要孩子自己去思考,在这个场景中,发生了什么故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专注力肯定是要比前者更强的。
“无字书”怎么读?
因为没有文字,所以家长带着孩子阅读的时候会感觉无从下手。但是因为没有了文字的束缚,家长引导孩子看“无字书”的时候也会有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 封面
在一本“无字书”入手了之后,家长先带着孩子探讨一下封面,看看从封面上能看出什么信息来,会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在什么地方发生的?
- 内容
带着孩子细微处入手,去观察角色现在有什么表情,开心?愤怒?还是惊讶?然后结合周围的场景,让孩子去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小朋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
- 预测
当孩子通过观察场景、人物动作、表情等已经将一个故事给猜测出来了,那么接下来就可以预测,那么在这个动作之后,这个小朋友会怎么做呢?
非常推荐的一套“无字书”就是《生活情景益智游戏》,一套书共6个故事,都非常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例如比较经典的场景幼儿园、游乐园,动物世界等。
每一幅图中都有丰富的场景,藏着许多的细节,例如《快乐幼儿园》中,仅仅是一幅图,孩子就可以观察到右下角有正在做操的小朋友,但是后排有两个小男生并没有认真做;
左下角有几个正在种树的同学,其中一个女生好像遇到了什么麻烦,正在向另外两个小朋友求救;左上角一个小朋友正在滑梯上滑下来,旁边的小女孩好像也想滑,但是她有点害怕……
还有很多很多细节,等待孩子去发现。让孩子获得了乐趣的同时,想象力、专注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往期文章:
从小看和不看绘本的孩子,这3方面差距会很大,对成绩有明显影响
幼儿园老师推荐:3-6岁孩子,这4类绘本要多看看(附书单)
#育儿有方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70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