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都有自己的季节,一旦错过了,就很难补救。”
在孩子的教育上,也一样,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花了20年的时间,对上千名0-3岁的婴幼儿进行了追踪,最终得出结论:
如果以17岁儿童智力发展为成熟智商100%,那么50%的智力是在4岁前获得的。
由此证明,0-3岁是孩子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也是敏感阶段。
无独有偶,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通过长期对幼儿的系统性观察,也提出了“敏感期”的理论,并将其纳入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教育法——“蒙台梭利教育法则”中。
解读“蒙台梭利的教育法则”
- 主张以儿童为中心
儿童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但他们也区别于成年人,所以蒙台梭利反对以成年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主张应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工作,独立做任何事情,学会自由的支配生活。
- 提倡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说过,教育的根本在于自主教育,她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内容,让儿童独立完善自己的人格。
这种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就是藏在蒙台梭利教育里的“不教”的教育方法。
- 合理利用敏感期
0-6岁的孩子会在特定时期出现某种特定喜好,比如2岁的孩子开始进入了可怕的“Terrible Two”,不是孩子变坏了,而是他的自我意识觉醒了,触觉能力开始快速发展了。
家长可以顺应敏感期,多多提升儿童的感觉能力,进而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 培养完善的人格
蒙台梭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儿童实现正常化、拥有健全的人格,透过环境的设计,使孩子进一步构建完善的人格,形成独立、热爱工作、专注、自律的正常化状态。
- 混龄教育
混龄是蒙氏教育的一大特色,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独立能力,缔造爱的氛围,混龄就是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一起,能让较小的孩子有模仿对象,能让较大的孩子从帮助别人中培养能力。
混龄的环境就是一个浓缩型的小社会,能让孩子提早适应。
- 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
蒙特梭利教育要求老师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根据各个阶段的儿童发展情况,因材施教,不搞特殊,更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我们不要主动地去“教”孩子什么,而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孩子的言行,为孩子设计和制作一些教学用具,对于孩子,真正的老师就是孩子本身。 ——《蒙台梭利的教育》
从蒙氏教育法则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期间影响了无数人,更是塑造了众多成功人士,包括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美国第42任总统克林顿,可以说,蒙特梭利教育是成功人士的摇篮。
蒙台梭利博士对自己亲手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和独特的教育观念,让我眼前一亮。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教育应当耐心地观察,并且根据观察设计出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做好孩子学习过程中灵感的“启发者”。
蒙台梭利教育法则总的来说就是让孩子在学习中占据主动地位,一改以往教育法中的以老师和家长为主导的形式,让孩子真正凭自己学到东西。
“真实的案例+可操作性的理论”,即便经过了100多年的洗礼,但对于新手父母来说,依旧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时刻记住: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足够自由的环境,而不是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强加给孩子。
最重要的是,汲取精华的一本著作仅需28块钱,不过一杯咖啡钱,给你和孩子无限的精神财富!
有需要的家长,点击下方商卡即可购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7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