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大暑养生三要

大暑养生三要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

大暑养生应关注以下三点:

一、大暑养生以养“心”为要

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夏季养生的关键就是养“心”。大暑天,高温酷热难免使人燥热不安,还焦躁易怒。因此,养生要从调理身心做起,所谓“心静自然凉”,让自己的身心安静下来,消除焦躁不安的情绪是大暑养生的要点。这期间可以做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如散步、钓鱼、写书法、听音乐、打太极拳等。只有平静我们的心情,才能够舒心地度过炎炎夏日。

睡觉宁心,暑天还要有充足的睡眠。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为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应该在作息上符合当季需要,晚睡早起,而相对不足的睡眠则可以用午休做适当补偿,因此,有条件的话每天15至30分钟的午觉可消除下午的困乏。

二、户外防暑,室内防寒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应尽量避免在10点至15点期间外出活动,避免在阳光下直晒,在户外工作或活动时应做好必要的防晒措施避免中暑。还要注意多喝水,增加体内排汗,以达到降温散热作用。

房间应注意通风,空调房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差不超过10摄氏度(空调建议设为26摄氏度),应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这样容易使寒气侵入体内,被寒邪伤害,造成头疼、发昏,还会让关节、肠胃和颈背部肌肉受凉,引发关节炎、恶心反胃、颈背部酸痛等症状。头部和颈背部等易受寒部位不要直对空调,或者搭个披肩。另外,要保持室内有适量新风补充。

养生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该出汗时就出汗,通过出汗可使体内的毒素及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同时有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调节体温。因此,可利用早上或傍晚出门走一走,不要整天呆在空调房中,微微出汗对身体有益。

炎热的夏天,不能直接用冷水洗澡。人体经过冷水的刺激,会对心脏、血压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运动完或外出回家后,最好先休息30分钟,待身体热量散发后,再洗澡。水温以36-39度为宜。

三、饮食应清淡、均衡

大暑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许多人只喜欢吃些生鲜果蔬,或只喝粥吃菜,不吃动物性食物,这样会导致营养不足,身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可能产生疾病。因此,暑天应饮食清淡(少油少盐),宜苦、辛、酸、咸,少甜,但还需要均衡饮食,饮食有节。

首先,果蔬不能少,多吃新鲜应节的蔬菜瓜果,如西瓜、西红柿、冬瓜、南瓜、苦瓜、豆类及青菜等。其次谷物不可少,谷物可补充必要的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最后蛋白质一定有,要适当吃些肉类、鱼、鸡蛋及豆制品等。各地都有一些清热解暑茶、消暑粥和清热消暑、滋阳补虚的汤都是很好的消暑佳品。

暑天也可适当吃些冷饮,起到消暑、开胃、解渴的作用,但如果不加节制,就容易损伤脾胃阳气,违背“春夏养阳”的原则。大量冷饮进入体内,可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缩,减少胃液分泌,导致食欲下降和影响人体的消化功能。暑天应喝些常温水或适当喝些热水或茶。

最后特别要提示大家,“三伏天”做好防暑固然重要,但一定要注意“防寒”,别落下病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6890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