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图解中芯国际VS台积电,差距有多大,希望就有多大

图解中芯国际VS台积电,差距有多大,希望就有多大

  7.16日时有不少股民说,预测中芯国际的涨幅吧,顶格申购中了2签或3签的人很多。其实,在《一文搞定“提高打新中签率与新股收益率,配仓股选择”》中也聊过,对于中签后新股的博弈。很管用的一个方法是观察近期次新股的走向,会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有几个因素,第一,是否有足够热门的题材,以及市场对此的热度;第二,相关个股的借鉴走势;第三,资金流动性溢价。除此之外,也有投资者说,中芯国际究竟会不会是中国石油第二?还是说能成为A股的台积电?今儿也来做一些分析。

台积电VS中芯国际:巨大差异,是困难,也是机遇

  我们必须要承认一点,台积电的制造工艺,技术能力远超中芯国际,同时赚钱能力更是如此。台积电(TSM)披露了2020年第二季度业绩,4-6月的营业收入为3107亿台币(约合人民币747亿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达1209亿台币(约合人民币290.3亿元),同比大增81%。更令人惊讶的是,二季度台积电的毛利率高达53%,创出历史新高(2019年时毛利率还仅仅是46%)。

  相对比来看,中芯国际的最新财报显示,2020年一季度,其营业收入仅64亿元,净利润为3.48亿元,毛利率仅21.58%。2020年一季度全球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排名中,中芯国际占总市场份额的4.5%,位列第五,而行业第一的台积电独占了54.1%的份额。2011年-2019年,中芯国际的资本开支累计金额高达1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达963.9亿元)。而2017-2019年中芯国际的营业收入增长似乎陷入停滞。

  二季报之后,台积电正式宣布2020年9月14日之后,将不再给华为供货芯片。2019年,来自华为的订单占据台积电总业务的比例高达14%,是台积电最重要的高端芯片(14nm以下)大客户之一。按工艺制程划分的收入来看,28nm以下(28、16、7)的高端芯片带来的收入占据台积电总收入的比例接近80%。而中芯国际则不同,其收入来源至少50%收入来自于90nm制程产线,可谓技术差距决定利润差距。

  全球芯片制造行业中,拥有高端芯片制造能力的厂家寥寥无几,特别是拥有7nm以下制程的代工厂,全球只有台积电、三星两家。而台积电的良率更高,生产周期更稳定,因此,台积电几乎独享了7nm制程领域的所有订单,且定价权极高。更牛的是,目前5nm制程的需求十分强劲,且这种需求将会持续到2022年。台积电的3nm制程预计将于2021险量产,2022下半年量产,3nm相比5nm工艺将带来70的密度提升,20-25%的功率提升。这样差距,很可能不是一到两代,而是三代以上,这就是差距。

  所以,很多人觉得中芯国际和台积电根本没有可比性,这的确是事实。但正是如此,中芯国际才要在科创板上市,拿到了数百亿元之后,可以加速研发和规模,芯片是一个对研发和规模要求非常高的,说实话,很难在短期追上,但至少这样能够有机会缩小拉锯。而且这个无法靠外部,只能靠自己,目前中芯国际已成为内地唯一能够提供14纳米制程的晶圆代工企业,也是唯一可能有机会更进一步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其实应该对中芯国际给予一些信心,至少从中签角度,拿出一些时间,守候一下是可以的。接下来,顺着这个话题,聊聊新股肉签的规律,尤其是中签后如何让其利润更大,还有AH股溢价方面的规律,供大家参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6701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