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影(文章原创 ,转载请注明,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高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高考秩序整个社会都要遵守,如果考生不把规则当回事,一定会接受现实的教育。
前几天高考,一位考生在英语考试开始后15分钟仍未到达考场,随后在2.47分时才姗姗来迟。但高考是一场全国性的考试,一旦迟到就不能再进入考场,尽管考生和家长苦苦哀求,但是仍未如愿进入考场。
仅2分钟之差,就导致他的3年寒窗毁于一旦。这不禁令人感到痛心,事后考生也无限懊悔,一直在考场外等候,但一切已经无法挽回。毕竟是他违反规则在先。如果保安以及考务宽容了他,便是对其他几十万考生的不负责。
无规矩不成方圆,立下高考不准迟到的规则有何作用?
首先,这会维护高考的公平性。公平是所有人追求的东西,在高考期间,整个社会为考生打开了道路。例如,在测试过程中,不允许汽车在测试室周围吹哨或放鞭炮。交警鸣笛并及时派遣考生,规则是对所有人立下的,每个人都不能破坏!
其次,保护高考试卷的保密性。 今天到处都是高科技,作弊手段是不可预测的。高考考试卷是国家机密,只能在考试室中打开。考生在收到试卷后更有可能立即从田野中通过,从而使他们能够在田野外迅速回答,并把时间差带到了考场。因此,允许15分钟的延迟就足够了。为了有效防止作弊现象的出现,一定要严守规则。
另外,有利于维护考场纪律,保持安静考试的环境。 在审核过程中,所有应试者都将重点放在该试题上。如果此时有人在考场中,它不仅会影响其他应试者的问题的想法,而且会影响考生的注意力。
如何使孩子拥有规则感呢?
1、 阐明每个阶段的原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都有三个限制。其中一个是绝对禁止的,可以称为"红灯操作"。不能做的事情不能打破原则,不要让孩子从小到大都没有形成规则意识。
2、 答应孩子的事情必须做到。可以称为"绿灯操作"。应鼓励、支持和激发孩子为了公共道德而做出的独立发展和行为,家长们要言出必行,维护心灵的秩序。
3、 禁止给予孩子无休止的选择。家长们要设定有关孩子必须做什么的规则。在此范围内,给您的孩子一些替代性的指导,这样可以确保无论孩子选择什么,其行为都在规则之内,并且这些规则自然被接受。
4、注意语言提示。父母的提示很重要,这会给孩子在关键时候警醒作用。不要辱骂孩子,更不要用暴力手段教育孩子,那样会打击孩子脆弱的心灵。当孩子越过线就用话语来制止他,给他警示。
5、不得以命令的语言说出孩子必须做的事情。同样禁止他们做的事情不能用协商的语气表达。如果长时间喝斥孩子,会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和打破规则的不良心态。
高考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紧张而刺激的时刻,也是影响他们自己生活方式的重要时刻。虽然大家对因迟到而不能入场的考生表示可惜和遗憾,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违反规则。
在这里提醒各位准高三的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确考试时间,需要注意时间概念,考试前需要拿好准考证入场,身份证和其他重要物品。规则意识是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必备技能,从各方面都要维护秩序,自己的事情要靠自己去留意,因为没有人能够为自己的粗心买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日常分享育儿身边事,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可以关注我@影妈妈育儿经,为您答疑解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63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