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朱元璋逝世那年,一男婴在杭州诞生,51年后让明朝多存活了200年

朱元璋逝世那年,一男婴在杭州诞生,51年后让明朝多存活了200年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在古代,讲究天地君亲师,君王地位排在天和地之后,为人间的统治者。拥有如此地位的皇帝,自然有很多人追捧,当皇帝遇险,这些人眼光只在皇帝身上,希望通过维护皇帝,从而换取个人利益,他们很少从江山社稷、人民百姓考虑。

有些人却能从大局考虑,不怕得罪皇帝,这种人牺牲了自己,挽救了整个江山社稷。

一、励志报效祖国

1398年,明王朝的开拓者朱元璋与世长辞,同年,在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于氏家族一名男婴出生,起名为于谦。命运是神奇的,朱元璋和于谦就像一种传承,朱元璋开辟了明王朝,他逝世那年诞生的男孩,在51年后替他守卫了明王朝,让明朝多存活了200年。

于谦自小聪颖明慧,通读四书五经,他很崇拜宋代文豪—文天祥,文天祥那永不弯折的脊梁和为国牺牲的精神,深深感染着于谦。每当读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于谦的心中激荡着悲壮,他也愿意像文天祥那样,生为祖国奉献,死为祖国而亡。

为了实现心中报效祖国的理想,于谦发奋学习,日夜苦读。1421年,考取进士,那时的于谦才23岁。于谦为人正直,做事刚正不阿,1426年,汉王朱高煦想要谋朝篡位,于谦以御史一职随明宣宗出征。

待看到汉王朱高熙后,于谦再也忍不住心中怒火,站在两军阵前,严辞斥责汉王朱高熙,朱高熙听后,竟不自觉跪伏在地上,放弃了抵抗。因为于谦出众的表现,于谦得到明宣宗的赏识,正式迈入仕途。

1435年,明英宗登上皇帝宝座,他身边的侍从和太监,都随着水涨船高,他的宠信王振,更成为权倾朝野的人物。王振此人熟读圣贤书,可他却不按圣贤教授的道理行事。

王振金银财宝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每当各地官员进京面圣,都要先向王振交一笔"面金",王振凭借自己的威势,圈得不少财产,可他却碰见了于谦。

当时于谦进京面圣,他早就听闻所有进京的人都要向王振交钱,但于谦从不贪钱,家里的房子仅仅能遮风避雨,他也不屑向宵小低头,于是他拒绝向王振交钱了。王振被驳了面子,心生怨恨,于是向明英宗进谗言,将于谦打入牢狱,并判处死刑。

幸而于谦爱民如子,将治下管理的井井有条,百姓们安居乐业,于是得知于谦入狱后,他治下的百姓,联名上书请求皇帝释放于谦,这样的事在历朝历代都很少发生,王振迫于压力,只是将于谦贬职,免除了于谦死刑。

二、轻君王,重社稷

一个人心怀祖国和百姓,就不畏惧强权,哪怕遭到报复,他也从不畏惧,因为他背后有无数人民支持。于谦被免职后,直到1448年,年过半百的于谦才被召回京城,任兵部左侍郎。

在古代,50岁已属于高龄,于谦虽然年事已高,也因为刚正不阿被打压多年,但他依然没有变,他仍然记得自己的志向,他念着《石灰吟》再次进京。

1449年,也先大举犯边,王振这个小人想留名青史,于是,撺掇明英宗御驾亲征,并吹嘘大明军队举世无敌,只要大军一到,也先必定俯首臣称,明英宗大悦决定御驾亲征。于谦得知此消息,立马觐见明英宗,劝说明英宗要坐镇京城以防有意外发生。

正在兴头上的明英宗,根本听不进去劝,并越发觉得于谦"不懂事""碍眼",但于谦实在是清廉,明英宗只得暂时将于谦收押,王师凯旋之日,定要于谦好看。

亲率50万大军出征的明英宗,在土木堡之战中,被也先军队杀的片甲不留,明英宗也被俘虏,消息传到京城后,朝廷一片哗然,有的大臣建议迁都南方,有的大臣建议俯首称臣。这时,于谦又站了出来,紧急命令周围各郡派兵援京,组织京城百姓加固城防,并收敛土木堡逃出的将领。

也先军队到达京城后,提出用京城换皇上,于谦坚决不同意这个要求,他知道一旦城破,大明朝将危在旦夕,城中百姓也必定遭受也先军队的迫害,以百姓和国家为己任的于谦当然不会同意。

于是也先组织军队攻城,于谦亲帅官兵在城墙上浴血奋战,击退了一波又一波攻击,无奈之下,也先只能退兵。

一个人拥有大格局,他的眼光看的是全局,考虑的也是全局,不会因为其他原因而影响全局发展。于谦为了百姓和江山社稷,放弃了君王,看似"不忠",实则大忠,他忠诚的永远是百姓和大明王朝,他用忠心为大明王朝延续了200年生命。

三、名垂千古

1457年,明英宗策动夺门之变,废除了英明的明代宗,并给他一个非常不好的称号,为戾王,那些曾经用生命保护国家的忠臣,在明英宗眼里像是碍眼的针,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于谦更是明英宗心里最恨的人,因为就是于谦下令死守京城,因此,明英宗杀害了于谦,并下令抄家,抄家后,才发现于谦家里只有房屋一两间,更没有什么财宝,明朝官员工资极低,于谦家里几乎没有什么余粮。

这么一个对国忠诚,爱民如已,两袖清风的好官,最后死在明英宗这个不太英明的皇帝手中。不过于谦到死也没有后悔过,他保住了大明王朝,保护了大明百姓,这对他就足够了。

于谦死后,人们并没有认为他是奸臣,反而自发的怀念他,怀念他在城门上浴血奋战的身影,怀念他不朽的精神。于谦也像他的偶像文天祥那样,成为无数人的偶像,无论时间怎样变化,于谦的忠肝义胆、清正廉明都将被百姓永久铭记。

那些真正忠于国家的人,他们为了国家,敢于得罪了权势,最后换来了死亡的下场。他虽身死,他精神永久不朽,永远在后人中传唱,他们是真正对国家有用、对人民有用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6304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