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很久以前,百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占据了大半个市场,许多人在买手机的时候都会优先考虑它们。
但是从这一两年开始,百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越来越少,打开某电商平台筛选0~1000元的智能手机,可购买的机型寥寥无几。
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去年甚至前年发布的手机,而上月底发布的红米9,已经是今年少有的新发布机型之一。
对比7年前国产手机刚崛起之时,无论是机型的更新频率还是机型数量,都是悬崖式的下跌。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落差?
成本起决定性因素
近一两年来各品牌的手机都在涨价,就连曾经那个喊出1999元的小米,到今年小米10身上也不得不以3999元起。
这一点对于百元智能机也是同样的道理,更不要说现在5G元器件的价格居高不下,以致于目前看不到价格在千元以内的5G手机。
如果想看到更多百元智能手机,那么5G元器件必须要到白菜价,不然品牌在继续推出4G手机时,一会打自己脸二会被友商调侃。
国产手机品牌定局
早年运营商补贴策略刚刚取消时,给诸多国产手机品牌一个机会,而千元以下正是需求量最大的价位段。
各手机品牌需要抢占市场份额,推出的机型也就越来越多。
以那时的魅族(含魅蓝)手机为例,相近配置推出了多个型号手机,让用户可以根据偏好进行取舍,目的也就是通过机海战术来巩固市场份额。
但随着品牌之间的厮杀,让现在的国产手机品牌数量屈指可数。
目前除华米OV这四家外,其它品牌的旗舰机想分一杯羹都难,更别说是百元智能手机。
既然国产手机品牌数量少且已成定局,那百元智能手机的决定权,自然就交到它们手中。
只不过,有谁还愿意深耕这个价位段的手机呢?
用户需求逐渐升高
以前对智能手机的要求并没有特别高,但随着使用场景的愈发丰富,当下智能手机要承担的责任就越来越重。
比如拍照视频、聊天购物、刷短视频等等。
与之伴随着而来的是对手机性能的综合考验,只不过百元智能手机,还达不到用户的使用需求,让很大一部分用户选择加钱购买更好的手机。
当然有人会说长辈对智能机的要求不高,但当他们学会使用像微信语音、视频这种功能后,他们也会明白这个价位段的手机并不能满足需求。
更不要说“卡顿”和“流畅”是可以有强烈感知的,只要用的不舒服,即便长辈也会想着换好一点的手机。
正因为这样,手机厂商们慢慢降低了对百元智能机的重要性。
用户需求不够,产品不值得买
综上所述无非两点,一是用户对百元智能机的需求越来越低,二是手机厂商逐渐缓和自家产品线对百元智能机的布局。
在用户不要厂商不想的因果关系下,百元智能手机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那么正在看这篇内容的你,买手机首先考虑多少元价位的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54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