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李清照在乌江凭吊楚霸王项羽时发出的一声长叹,同时也是这位奇女子自身对生命的宣言,活要活得堂堂正正,死也要死得顶天立地。
生与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文人名士面对这个话题阐发过精辟的论述。对于有的人而言,他们害怕活得碌碌无为,死得默默无闻,为了心中的信仰,舍生取义是他们最后的光荣。
然而世界上的人总是多种多样的,有人选择伟大,自然有人选择卑下,有人流芳百世,自然便有人遗臭万年。而刘文彩明显属于后一种人。
刘文彩在四川盘踞数十年,同时也荼毒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数十年,恐怕连他自己都无法说清,他这一生究竟犯下过多少罪孽。
对于这样一个不折不扣的魔鬼,后世的人只会厌弃,然而对于当时的人而言,却是无尽的恐惧和灾难。那么刘文彩在四川都做过哪些骇人听闻的恶行?他残暴的一生又是怎样结束的呢?
一、川西大地上的阎王
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个苦难深重的中国,川西大地上的人民对于这一点的感受尤为深刻和真切。1887年,刘文彩出生了。后来,他集军阀,土匪,地主,商人多重身份于一身,在川西作威作福了数十年。
仗着亲兄弟担任川军旅长的威风,刘文彩也大施淫威,为了敛财来满足他的野心,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还公然逼迫当地百姓种植罂粟。若遇到农户抵挡,不肯种植,他便网罗罪名说该农户懒惰,要征收“懒税”。
自古以来,封建王朝苛捐杂税名目众多,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还从未听说过有“懒税”这个名目。这种奇葩的税目名称,没有出现在封建社会,反而出现了民国时期,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同时也可以说明,刘文彩的贪婪,暴虐,不仁比之封建王朝的昏君暴君犹有过之。
刘文彩不仅对人民横征暴敛,为了自己的野心私欲,他甚至忘记了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本分,罔顾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一手炮制骇人听闻的“五人堆惨案”。
二、“五人堆”事件的幕后黑手
1931年3月28日,是一个应该被历史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五名英勇不屈的烈士为中国的前途献出了他们的生命,这就是四川历史上有名的“五人堆惨案”,而这一惨案就是刘文彩一手策划的。
当时为了组织工人,进行武装暴动,孔方新、蔡涛、沈玉琪、黄大舜、朱汝正、闵南轩等人举行了秘密会议,但是,由于保密工作未能做好,消息外泄,会议现场被尾随而来的密探包围,除了朱汝正因事先走,闵南轩趁乱脱身外,其余五人被捕入狱。
在暗无天日的牢房里,五人遭受了刘文彩爪牙惨无人道的迫害,却始终坚持信念,毫无动摇,最终一起走上刑场,从容就义。
毋庸置疑,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中国前途晦暗,命运未卜,任何一个有良知有血性的中国人都应该为国家民族的命运感到担忧,但是,刘文彩为了维护自己在川西的威势,竟然甘愿充当反动军阀的走狗和刽子手,公然杀害为国家奔走呼号的义士,将个人私利放在家国大义之上,人性竟能泯灭到如此地步,这实在是让人感到心惊。
同时,刘文彩对川西地区妇女做出的恶行,也同样书写不完,浪淘不尽。
三、五任妻子,命运各异
作为一个霸道残暴的土匪恶霸,刘文彩自然没少干烧杀劫掠的恶事,在他恃威横行的那些年代里,究竟糟蹋了多少无辜的妇女,这恐怕是一个永远也无法统计清楚的数字,但就他正式娶进门的妻子而言,一共有五任。
原配妻子并没有留下名字,根据记载只知道她姓吕,吕氏为刘文彩育有一儿一女,却都先后夭折了,在那以后,吕氏也撒手人寰。
随后,刘文彩娶进了第二任妻子杨仲华,这个曾为刘文彩养育了七个子女的女子有几分烈性,由于看不惯刘文彩在外花天酒地,包养外室,同他分手了,其后,刘文彩又先后娶了烟花出身的凌君如和她表妹,这一对姐妹花红颜薄命,最后都是悲剧收场。
刘文彩的第五任妻子王玉清与刘文彩最是臭味相投,沉迷于醉生梦死之间,哪怕新中国成立后,也丝毫没有对自己以前的生活感到悔悟,真是可悲可恨也可叹。
总而言之,对于刘文彩这样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女人对他而言,只是满足自己的私欲的工具,他恐怕一辈子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情爱。爱情这种人世间纯洁真挚的情感,是这个恶魔永远也无法企及的奢侈品。
对于这个恶魔而言,恐怕只有死亡,才能终止他的罪行。
四、恶魔终入地狱
1949年,在人间晃荡了62年的恶魔刘文彩终于在病痛中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回到了地狱,人间终于迎来了清平。
在川西大地上笼罩了半个世纪的阴霾终于散去。久违的天光再一次投射到这片伤痕累累的的大地上。刘文彩活着的时候,被人畏惧了一生,也被人暗里咒骂了一生,他的离世,让所有被他压迫的人民都得以站直身子,自由地舒展自己的身躯。而同时,刘文彩永远不会有洗涤罪恶的机会,丹青史册已经将他的罪恶一笔笔记载了下来。他注定了要被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世世代代被后人唾弃。
刘文彩后代众多,他们回来祭拜的时候,酒席竟摆了200桌之多,然而这些人里面,有一个是真心敬仰刘文彩吗?他们真的为有这样一个先祖而感到自豪吗?恐怕不是吧,刘文彩只是后人们成了宗族聚会,联络情感的一个借口罢了。
对于这些后人而言,祭拜的是刘文彩还是刘武彩并没有什么区别,都只是灵牌上几个没有意义的文字符号,仅此而已。
结语:
白居易曾经说过:“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意思是说,如果不符合心中信奉的道义,君子不会轻视自己的生命,如果有实现自己理想信念的机会,君子不会吝惜自己的死亡。
对于有信念有底线的人而言,最可怕的不是死亡,是死得没有意义;最珍贵的不是生命,是自己的信念变为现实。他们可以为了理想而生,为了信念而死,而刘文彩是永远是不会体悟到这种境界的。
辛弃疾曾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生前扬威,死后留名,自古以来是多少人的梦想,但是想要赢得生前生后名,不是看你一辈子收拢了多少财富,也不是看你掌控了多少权力,而是看你对于他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多少贡献。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付出,而不是索取。
刘文彩虽然生前通过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收刮了数不清的财富。虽然他曾经掌控了四川的财权和军权,曾经有那么多的人畏惧他的权势,可是身死势消,所有财富都消散于无形。刘文彩曾经的威名随着他的死亡而土崩瓦解,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东西能够让后人敬仰。后人讨论他,不会说他的财富,不会说他的威权。只会辱骂他的人品,唾弃他的暴行。
人活一世,总要留一些对后人有用的东西,将自己最大的价值奉献给社会,而不能像刘文彩一样,对社会无节制地索取,否则身后骂名,千秋为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51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