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国有着很长的海岸线,船舶业发展也是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在与国外船只贸易往来中,就遭遇了不少退单事件,而且还往往是有苦说不出。今天要说的就是大船海工因为被取消订单,最后无奈破产的事,这也是一个教训。
订单签订初衷良善
之前我们国家大船公司是一个规模很大的船厂,有一家来自挪威的海上钻井平台就找上门来寻求合作。于是两方商议之后就达成了一致,非常爽快地签订了订单。订单的主要内容就是大船海关帮挪威修建8台海上钻井。
按照谈判的结果,每一台钻井的造价可以达到2亿多美元,8台钻井加起来的金额能够折合人民币超过130亿元,这个订单对大船海工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
当时国际贸易上订单的定金一般都是30%,但是想着是第一次合作,如果能帮助挪威顺利完成工程,定金少一些也没什么。所以最终挪威只给了10%的定金,大船海工也接受了。
莫名取消订单还索赔定金
时间一晃就是5年,这时候8台海上钻井的大工程已经完成了一半还要多,但是谁也没想到,挪威海上钻井平台的真实面目就露出来了,这根本就是一个“毒订单”!
“挪威船王”无缘无故忽然提出要取消订单,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反悔了6座钻井。这个时候已经完成的钻井成本已经超过了17亿美元。挪威说取消就取消,就意味着所有的款项都要被终结了。
2019年时,“挪威船王”一不做二不休,把第7座钻井的订单也取消了,大船海工面临了20亿的负债,资金紧缩毫无办法,上千万的劳工债务也不能偿还,所以直接面临了破产。
大船海工无疑是“摆了一道”,更过分的是3月份“挪威船王”还用“不按时交付”的借口想追回当初10%的定金,真是太让人气愤了!以往“挪威船王”与别的国家的订单出现纠纷的时候,他们往往是诉讼胜利的。不出意外,大船海工也是进行了破产重整。
为什么有冤无处诉?
这种“毒订单”为什么我们只能吃哑巴亏呢?这是因为很多我国的企业在与外企签订合同时,上面都有说发生纠纷时由买方国家仲裁,这也注定了我国船厂怎么申诉都是败局。
结语
在签订合同时一定得根据我们国家的法律走程序,这样一旦遇到问题还能有所保障。毕竟,“毒订单”的代价往往都是难以承受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44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