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妈妈
编辑/苗妈妈
学习成绩自然无法反映出一个孩子智商的高低,因为很多时候学习成绩仅仅是孩子学习成果的"检测报告",因此家长千万不要用学习成绩来决定孩子的成功还是失败,然而对于能不能学习这件事,李玫瑾教授曾经有这样的发言。
李玫瑾教授对学习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她表示:身上有三个特征的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不是"学习的料"。
当然,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如果有这三种特征,多半是家长没有及时督促和归正导致,那么,到底是哪三个特征呢?
具体是这三个特征:
第一:下课立马跑出教室
如果孩子下课之后完全没有心思在回味老师的"作业",而是直接地跑出教室了,那么这样的行为可以看出孩子的玩心是比较重的,虽然孩子玩心重是天性无可厚非,然而却无法把心思用在学习上。
第二:成绩不影响孩子的心情
成绩是检验孩子学习成果的检验报告,而收到成绩的时候的心情也能看出孩子平时态度端不端正,毕竟对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成绩的好坏实质上能对孩子起到一定的影响,至少努力学习的孩子不会想看到自己的成绩这么差,因为这关乎于他的努力成果。
第三:对新知识没有表示渴望
很多孩子看到新的知识的时候,都会表现出渴望了解新知识的渴望,但是如果平日里不爱学习的孩子,显然就会兴致缺缺,因为平日里没有心思在学习上,因此对于新知识还是旧知识也就不在他的关注"列表"当中了。
由此可见,这三个特征的孩子确实是不用功学习,并不是"不会学习的料",因此家长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教育,让孩子的不良习惯纠正过来呢?
家长可以教育:
①耐心沟通
显然,孩子平日里对于学习的态度和家长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家长平日里没有给孩子一个需要好好学习的氛围,那么孩子会因此不以为然,因此家长一定要耐心与孩子沟通,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学习有什么用,这些都是要慢慢去引导的。
②与老师沟通
因为以上的情况都是需要和老师沟通后知道的,当然家长也不要用惩罚的态度去和孩子沟通,否则只会起到"抵触作用",应该让孩子知道这么做是不好的,对学习要有一个虔诚之心,当然也不要让孩子"忆苦思甜"想当年大人有多么不容易。
因为这样的做法只是感动家长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任何帮助。
③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实际上,家长即使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可以从现在做起,就是从一些课外书慢慢挖掘孩子的乐趣,毕竟孩子的天性还是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书籍慢慢诱导孩子,培养出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既然家长已经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了,那么家长还可以做哪些方面的事情来帮助孩子投入学习的氛围当中呢?
家长可以做这些:
1, 带孩子到图书馆
图书馆的氛围或者由书籍散发出来的味道,显然能把孩子带入到这种学习的氛围当中,因为这里安静且有个非常好的空间,因此家长前期可以带孩子过来阅读,然后让孩子在这里写作业,这样就有个好的环境让孩子慢慢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 带孩子去郊游
对孩子来说,毕竟读书是一件很烦闷的事情,因此家长可以在放假的时候带孩子到郊外去游玩,这样在一定程度能让孩子抒发一下胸中的闷气,也让孩子好好在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和精神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结语:
学习实际上是要在家长的引导和教育下慢慢养成的,因此家长一定不要随意以为孩子不是学习的料。只有家长不去努力帮助克服困难的孩子,没有因为困难挫折而不愿去挑战的孩子。
(本文内容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44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