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从岳云被杀的角度看风波亭冤案,宋高宗在下好大一盘棋

从岳云被杀的角度看风波亭冤案,宋高宗在下好大一盘棋

北边的金兵虎视眈眈、咄咄逼人,他们是想要把南宋政权彻底吃掉而后快的。南宋政权如果和金兵拼死一搏,无论胜败都不是赵构想要的结果。

前言

抗金英雄岳飞在风波亭被南宋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如果说杀岳飞是宋高宗赵构怕岳飞迎回徽、钦二宗而危及自己的皇权,那杀掉岳飞本人这一隐患便可解除,又何必同时杀掉岳云和张宪呢?有人说杀岳云和张宪是怕这两位为岳飞报仇而造反,不能说赵构没有这份顾虑,但赵构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下好投降这盘更大的棋!

皇帝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每一个称职的皇帝,每天考虑最多的事情就是如何稳定自己的政权。宋高宗赵构作为南宋的第一个皇帝,他深知自己的政权来之不易,所以他对如何让自己的政权更稳定费尽心思。

绍兴二年,赵构迁都杭州,南宋朝廷暂时站稳了脚跟。面对外忧内患,为了使自己的政权更稳定,赵构确定了向金兵投降的大政方针,为防止朝廷内部产生影响大政方针实施的因素,赵构采取并实施了消除藩镇割据的策略,杀岳飞,只是整体计划的其中一部分。

岳云是岳飞麾下一等一的猛将

影响南宋政权稳定的几个因素

南宋政权的建立时,正值徽、钦二帝被金兵俘虏北去。当时还是康王的赵构于乱局中自立为帝,虽然说那时赵构自立为帝从大面上说是为了稳定当时的局势,可多少有些乘人之危的嫌疑,再加上金兵围困京城时,朝廷曾命令当时身兼河北兵马大元帅一职的赵构救援京师,可是赵构却率领大部分军队移屯北京大名府,只派了少部分军队前去救援京师,这不禁叫人浮想联翩。特别是在金兵的追击下,赵构连连放弃长江以北大片国土,引得朝廷上下群情激愤,直接导致了武将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所以说赵构刚刚迁都杭州时,南宋政权是四面楚歌。

徽、钦二帝被金兵俘虏北去

1、外族入侵

由于北宋时金兵对宋朝的打击简直可以说是如入无人之境,连国家的皇帝竟然也能被俘虏而去,所以在金兵的眼里宋朝的军队不堪一击。金兵不停追击赵构,目的就是要彻底消灭南宋政权,完全吞并宋朝疆土。

虽然赵构在不断败退的过程中,南宋诸将拼命抵抗,使金兵的凌厉攻势受挫,给了南宋政权得以喘息的机会,但金兵一直对南宋虎视眈眈,灭亡南宋的战略意图并没有改变。

北宋时金兵对宋朝的打击简直可以说是如入无人之境

2、内部军阀势力

大宋的天下是怎么来的,赵构心里不可能不清楚,当时的动荡局势和宋太祖赵匡胤皇袍加身时很相似,赵构不可能不防!

张俊、岳飞、韩世忠、刘光世,这四人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将,他们每个人都有条件成为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诸侯,进而尾大不掉,形成藩镇割据的局势。如果他们中有人打着勤王的旗号起兵,随便拥立哪一个赵家子孙为帝,指认赵构的南宋政权为伪政权,或者哪天高兴了也来上个皇袍加身,那对于赵构来说就会是灭顶之灾。

3、徽、钦二帝回归

前边已讲过,赵构建立南宋政权是因为徽、钦二帝被金兵俘虏北去,那么有朝一日徽、钦二帝从北边回来该怎么办?难道能够把皇权再交出去吗?不可能!这是赵构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更令赵构心烦的是,那个丝毫不懂得揣摩圣意的岳飞还想着一路向北进军,誓要迎回徽、钦二帝,这叫赵构笑着比哭还难看。别说是赵构不想叫岳飞用军事手段迎回徽、钦二帝,就是金人敲锣打鼓把徽、钦二帝送回来,赵构也会想方设法阻止。

徽、钦二帝日夜思归

可以说徽、钦二帝,特别是宋钦宗一日在人世,赵构的皇位就坐不安稳,因为一切都有可能,比如明朝时发生的"夺门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就是被蒙古人俘虏后变成了太上皇,后来又借助大臣的势力成功复辟。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赵构为稳定政权采取的策略

赵构是个城府极深的人,也完全是一个称职的皇帝,对于皇帝来说,为了皇权的稳定,其他的任何人和事都可以牺牲。他难道不知道岳飞是个人才?他难道不知道岳飞是冤枉的?他肯定知道,但从作为当时皇帝的他的角度来看,岳飞必须死!

为了应对南宋政权当时面临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赵构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赵构是个城府极深的人


1、对于外族入侵只能投降求和

北边的金兵虎视眈眈、咄咄逼人,他们是想要把南宋政权彻底吃掉而后快的。南宋政权如果和金兵拼死一搏,无论胜败都不是赵构想要的结果。

如果战胜金兵,这里先不说有没有这个实力,只是说如果,那就肯定要迎回徽、钦二帝,这又回到上边谈到过的问题,对于赵构的政权稳定不利。

如果被金兵打败,那赵构就一定会步徽、钦二帝的后尘,别说政权了,连小命都可能丢掉。金兵之所以一直不杀徽、钦二帝,就是想用他们来要挟南宋朝廷,一旦要是要挟的对象都消失了,还会要人质吗?

赵构对于金兵只能投降以求和,虽说丢人是丢人了一些,但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权的存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古时候不就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先例吗?

南宋政权地形图

2、坚决不能让徽、钦二帝回来

不能让徽、钦二帝回来的原因前文已说过,徽、钦二帝回来,赵构交出皇权,则越构是白忙活一场,为他人做了嫁衣;赵构不交出皇权,那赵构就得落个不忠不考的千古骂名,要是再弄出个"夺门事变",赵构岂不是婊子没做成,牌坊也坍塌?

赵构不让徽、钦二帝回来的办法就是向金人投降求和,就是让徽、钦二帝在金兵那儿做人质,就是让金兵用徽、钦二帝来要挟自己。赵构的这招很巧妙,一箭双雕!既能让金兵暂缓进攻,使自己能有喘气的时机,又能保住徽、钦二帝的性命,如果徽、钦二帝被耗死了,那也与赵构无关,大家想是不是这样?

3、对内消除藩镇割据,顺者生,逆者杀

上文讲过,张俊、岳飞、韩世忠、刘光世,这南宋中兴四将每人手中都手握重兵,所以赵构必须收回他们手中的兵权,收了他们的兵权,他们才不敢对赵构的投降政策说三道四,赵构的投降策略才能顺利执行。

张俊、韩世忠、刘光世这三个人都是滑头,一看皇帝的意思是想要收回兵权,就乖乖地把兵权交了。只有岳飞是一根筋,赵构用了十几道金牌才把他叫回来,叫来回还闹情绪,不担对赵构的投降政策持反对意见,还辞职回家去给母亲守孝。

岳飞是一根筋,赵构用了十几道金牌才把他叫回来

这还了得,要知道当时的岳家军是南宋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岳飞在军队和民间都有极高的威望,他这样不配合国家大政方计,对朝廷上下影响极大,所以必须杀,只有杀了才能解除后患。

岳飞有功无过,要杀也得有个理由吧,所以经过秦桧一系列的安排,"莫须有"的罪名便横空出世。

杀岳云和张宪是要毁掉岳家军

通过前文咱们知道,赵构这个人城府极深,他不会为了杀岳飞而杀岳飞,他杀岳飞的是为了最终成达成投降金兵的目的,而不仅仅是岳飞不听话,岳飞要北伐迎回徽、钦二帝。

赵构在杀岳飞的时候,赵徽宗已经死了,赵钦宗也已发表声明回来也不会和赵构索要皇拉,

南宋绍兴十二年三月,宋金关系有所缓和,韦贤妃连同装有宋徽宗、郑皇后、邢后梓官的十余辆牛车踏上了回归南宋之路。她离开时,赵桓挽住她的车轮,请她转告宋高宗赵构,自己若能回归南宋,当一太乙宫主足矣。

所以赵构因岳飞要迎回徽、钦二帝而杀岳飞的理由己不存在,所以赵构杀岳飞的目的是要毁掉岳家军,因为岳飞不同意赵构的投降政策。这其间,岳飞还参与赵构的立储之事,所有这些,都让赵构心里很不痛快。

岳飞的志向就是还我河山

杀岳飞一人能解决问题吗?肯定不行,因为如果只杀掉岳飞,岳云和张宪这两个岳飞的铁杆粉丝还在,岳家军就还在,只有把岳云和张宪同岳飞一起杀掉,使岳家军群龙无首,形不成气侯,才能彻底瓦解岳家军。

听雪者说

不得不承认,宋高宗赵构是个城府极深的人。他杀岳飞是为了执行投降政策,杀岳云和张宪为了杀岳飞和瓦解岳家军,并且杀人还要借助于秦桧的手,让秦桧来背这千古骂名。赵构的思维之缜密,绝非常人可比。

秦桧留下千古骂名

如果从民族大义上来讲,岳飞等三人死得很冤,至今秦桧等五人还跪在杭州的岳王庙前,可如果从维护皇权稳定的角度来讲,赵构好像也没有做错什么,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赵构没有跪在杭州的岳王庙前的原因。

至今秦桧等五人还跪在杭州的岳王庙前

皇权作为封建社会的标志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可是勇于抗击外族侵略的民族精神,一直在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中传承。现在西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为振兴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自己的力。



参考资料:《宋史》、《说岳全传》

听雪之无声,察未动之机。听雪者评文说字只是就事说事,各位切勿对号入座,祝大家身心安康!

声明:本文由听雪者原创,欢迎关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小编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3554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