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高中考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家长,都是巨大的考验,竞争之激烈程度,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独木桥”不好挤,许多同学就想着另辟蹊径,也能以比平常录取分低的分数考上好大学。可是,教育部即将执行的两项政策却彻底堵死了这两条路。
1.“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
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下发通知,取消高校“自主招生”的招生方式,而空缺则以“强基计划”替代。
二者有何区别?在两者的选拔定位上就有很大的区别。“自主招生”主要是面向在某一个学科上有着自己的特长或是在某一方面有着创新天赋的学生,而“强基计划”则是选拔作为未来为基础研究与基础科研建设的在基础学科上较为拔尖的学生。
在往年,利用“自主招生”,考生往往能以低上10分左右的分数被学校录取。而在“强基计划”施行后,更加强调基础学科的考核,同时表明招生的重点在人才较为稀缺的基础研究以及基础学科方面。
同时,“强基计划”采用综合折算的方式。具体的计算方式是以考生不低于85%的高考成绩加之高校综合考核结果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评估成绩综合折算为总成绩。
在教学上也有很大差异。“自主招生”进入大学的培养方式与正常考入的并无不同。而“强基计划”录取的同学则是采用导师制、小班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全新的本硕博衔接培养方式。
也就是说,相较之“自主招生”,“强基计划”对考生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在优势学科方面,是真正选拔及培养尖端人才的方式。
2.取消“特长生”招生
在高考期间,有许多同学凭着低于普通考生一百多分的文化分数进入大学,使得许多同学和家长艳羡不已,这样的同学被称为体育/艺术特长生。
关于取消“特长生”的通知要追溯到2018年,在当时印发的一则通知中明确指出,要逐步减少特长生的存续数量,并且争取在2020年前彻底取消“特长生”的招生工作。
这对于那些文化成绩不好,想要依靠艺体特长考进重点中学,进而考上大学的同学来说无疑影响甚大。当“特长生”的道路被阻断,虽然对于有着艺体天赋的同学不是很公平,但是这一决策使得考试更向文化成绩靠近,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考试更加公平。
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取消特长生招生无疑是一种趋势,想要依靠特长生身份冲击高考的同学和家长应当引起重视。
结语
无论是取消“自主招生”代之以“强基计划”,还是逐步取消特长生招生,都使得招生考试更加趋向公平与规范。这一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堵死了一些同学升学的“捷径”,后来的同学当应注意调整心态,冲击更高的文化成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32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