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孩子不要整天看书了,教你4个方法,助力养成好习惯

孩子不要整天看书了,教你4个方法,助力养成好习惯

#育儿指南针#

四岁的男孩子,已经开始上了幼儿园了,有了基本的行为价值观,但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很少能够表现得老气横秋的,此时的孩子他需要的是什么呢?

一、需要的是性格、思维、语言逻辑的培养。

1、性格的培养。

4岁的孩子正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逻辑,其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和人多沟通交流,在交往中成长。

如果整天让孩子呆在家里的话,除了跟自己的家人沟通,在学校之外就没有的交际圈,很难去接触到不同的行为习惯,不利于其性格的形成。

2、思维逻辑的培养。

如果想要培养孩子的思维逻辑,就需要让他"多经历点事情",而不是呆在家里学习,这是家长需要重视的地方。

3、语言逻辑的形成。

语言逻辑的基础是沟通和交流,并且需要开放型的沟通和交流。4岁的小男孩,很少出门,必定会影响其表达逻辑,对后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小结:对于4岁的孩子来说,性格、思维、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仅仅从书本中得到的知识就显得太单薄了,因此"走出去"才是正确的选择。

二、整天让孩子看书学习,很少出门,会产生什么后果?

1、自卑。

孩子经常在家的话,见识到的新东西就非常有限,去幼儿园的时候,别的小朋友说起来什么新鲜事他都不知道,也插不上嘴,肯定会自卑的,长此以往,他就不敢和别人交往了,变得很孤独,也很怕和别人交往。

2、自闭。

长期在家,那么学校以外的朋友是很少的,同龄人之间的相处乐趣就没有了,狭小的空间内会产生自闭感,交际能力急剧下降,孩子的性格也会越来越孤僻。

3、胆小。

除了看书以外,孩子并没有其他的事情,孩子经历的事情太少,很多事都是父母做主,没有主见,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变得非常胆小。

4、消沉。

孩子最珍贵的是"童心",正所谓"童心未泯"说的就是这个情况,也是孩子体现天性的地方。但是孩子除了看书以外并没有其他的能够引起兴趣点的事情来做,就会变得很消沉,少年抑郁。

三、作为4岁孩子的父母,这个情况下应怎么做?

1、减少这个年龄段孩子看书的量,留主要的部分。

对于孩子目前所看的书,要有选择的留下一些,或降低看书的时间和频次,充分是减压才是第一步。

2、让孩子赶紧在小区内建立起来自己的朋友圈子。

让孩子在周围建立起来同龄人的朋友圈子,让他体会到大家一起玩耍的快乐,这样才有利于身心的成长,才能够培养天性。

3、帮孩子培养起来兴趣爱好,寓学于乐。

帮孩子培养一种兴趣爱好,可以是球类、武术类、书法类等等,这样不完全呆在家里学习了,并且也是一技之长。

育儿结语: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都想让孩子成才,但一定要讲究合适的方法,不要过度的让孩子去看书学习,在尊重孩子天性发展的基础上去促进身心同步发展,这也是一个长期要坚持下来的育儿理念。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1548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