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朗妈妈课堂(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不爱说话,平时见到别人也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不是孩子内向,而是没礼貌,家长一定要多注意,提高孩子的礼仪意识,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昨天碰到邻居带孩子出门,邻居孩子4岁,和我家侄女一样大。见到我之后立马问好,嘴特别甜,特别招人喜欢。
可是我家侄女却不喜欢和别人打招呼,之前带孩子出去玩,就算是见到孩子自己认识的长辈,也默不作声,低头不语。
两个孩子年纪一样,平时侄女性格也很外向。找邻居请教之后才了解到,想要让孩子懂礼貌,首先得了解孩子为什么不爱和别人主动交流,家长们一定要做好准备,让孩子变得更有礼貌。
一、为什么孩子不爱和人打招呼?
1、缺乏意识
平时在父母的教育中,没有让孩子养成主动打招呼的习惯,甚至有些家长根本没有做好这方面的教育。
导致在孩子的认知中并没有懂礼貌这个选项,久而久之就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
2、边界感
孩子还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萌芽,并且逐渐成长,就会建立起一种严肃的边界感,简单来说就是不愿意和别人亲近,反而喜欢和别人保持距离,越远越好。
在他们心中的自我意识太强烈, 遇到不喜欢的人和事并不会选择主动去和别人交往。
3、逆反心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家长的强迫行为导致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家长有着非常严重的强迫行为,每次都强行让孩子主动打招呼,孩子内心感到恐惧和不满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变得不愿意和别人打招呼了。
所以孩子不愿意和别人打招呼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家长们要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成为一名优秀的孩子。
二、三方面,让孩子有礼貌、懂礼仪
1、灌输礼仪知识
很多家长都缺乏理论知识的输出,一直以来都是用命令式的口吻去要求孩子,最后都会导致孩子内心产生抵触情绪。
想要让孩子懂礼貌,我们得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礼貌,你和孩子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孩子就能够感受到礼仪背后的魅力,随后才会做出相应的行为,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最后导致孩子变得更加叛逆。
在灌输礼仪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比如绘本或者动画片的形式,让孩子在娱乐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这样也更乐于接受礼仪知识,变得更懂礼貌。
2、鼓励孩子
当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获得胜利和奖励时,大脑就会分泌一种多巴胺,从而强化这个行为。对于孩子来说,主动打招呼和游戏一样,当孩子能够接受到父母的表扬,内心就会产生喜悦,最后就强化了打招呼的行为,从而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地和别人打招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和孩子说,打招呼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当孩子真正主动去完成这个行为时,一定要及时做好反馈,给孩子做好相应的奖励工作。
当然我们不能让孩子以来这些奖励,但也不可避免地和孩子传递出这类的信息,让孩子更积极主动地打招呼变得更加懂礼貌。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做好及时的奖励,并且要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方式,避免孩子产生依赖性。
3、家长做好榜样
如果父母平时和别人交往时,就是一个不礼貌的状态,孩子就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也不会产生礼貌的行为。
并且当一个不懂礼仪的人去要求孩子做一些懂礼貌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根本没有说服力,孩子内心无法认同,甚至会感到排斥。
所以家长的榜样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让孩子感受到背后的力量。同时家长一旦做出了正面行为,孩子也会受到家长行为的影响,从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不管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是在和孩子交往的环节,我们都要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做一个懂礼貌的家长。
孩子不愿意和别人打招呼,不是孩子性格问题,而是家长教育失误。我们一定要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从而能够学会懂礼貌。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朗朗妈妈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14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