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美国在燃烧

美国在燃烧

30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市迎来“居家令”放松后首个周末,路上车辆和行人稀少,但宾夕法尼亚大道美国海军纪念广场却人声鼎沸。


“没有正义,就没有安宁!”示威者齐声高喊口号,抗议美国警察暴力执法,要求为乔治·弗洛伊德伸张正义。



46岁的非裔男子弗洛伊德25日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被4名执法警察逮捕,并被按在地上。白人警察德雷克·肖万用膝盖长时间压迫他的颈部,他神情痛苦、声音嘶哑,屡次恳求说自己无法呼吸,随后疑似陷入昏迷,被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弗洛伊德之死触犯众怒,明尼阿波利斯等多个城市相继爆发大规模抗议并引发骚乱。


弗洛伊德之死


在美国海军纪念广场,记者看到抗议者大多戴着口罩并手举纸板,纸板上面写着各种口号,比如“黑人的命也是命”“身为黑人不等于犯罪”“肤色不是被怀疑的理由”“我是下一个吗”等。


马路对面的美国司法部大楼被警车围了一圈,警察神情严肃,时不时通过步话机交流信息。一队由抗议者驾驶的车辆从大楼旁经过时纷纷鸣笛,车身上贴着或写着抗议口号。与此同时,广场上的抗议者开始朝国会大厦游行。



白宫北侧的拉斐特公园旁也聚集了不少抗议者,其中两人在模仿弗洛伊德被捕时的情形。这些抗议者随后在白宫附近的道路上游行,几辆警车被抗议者涂鸦,挡风玻璃也被打破。



29日晚,抗议者同警察在白宫北侧围栏外的人行道形成对峙,双方发生肢体接触,局面紧张,出于安全考虑,白宫一度被关闭。之后美国特工处扩大了白宫周边的警戒范围。


明尼阿波利斯连续几日发生打砸抢烧事件,一座警察办公楼甚至被抗议者烧毁,当地不得不实施宵禁。明尼苏达州州长蒂姆·沃尔兹30日命令明尼苏达州国民警卫队协助警察恢复秩序、维护治安,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明尼苏达州首次动用国民警卫队。


30日,纽约、费城、匹兹堡、迈阿密、芝加哥、米尔沃基、亚特兰大、洛杉矶、西雅图等城市的抗议者也纷纷走上街头,不少地方还发生纵火、抢劫等骚乱事件,媒体也不断报道抗议者受伤或被捕的消息,许多城市发布宵禁令以给紧张局势“降温”。



费城市长吉姆·肯尼迪在社交媒体上说,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之际,美国种族主义阴魂不散,人们当然感到愤怒,但应该和平抗议,遵守防疫措施。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就弗洛伊德之死发表声明说,对于美国人来说,种族歧视是一种“常态”,这不仅是悲剧,还令人痛苦、甚至愤怒。


“我对弗洛伊德家人的伤痛感同身受。”2014年在纽约遭白人警察“锁喉”致死的非裔男子埃里克·加纳的母亲格温·卡尔日前在同弗洛伊德家人交流时泪如雨下。她说,弗洛伊德之死“就好比是揭开伤疤在伤口上撒盐”。


“美国正在燃烧。”美国国会非裔女众议员瓦尔·德明斯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此番燃烧之后,美国能否解决种族歧视的顽疾,恐怕只有美国自己知道。


特朗普:乔治·弗洛伊德之死是一场“严重的悲剧”


美国总统特朗普30日表示,明尼阿波利斯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之死是一场“严重的悲剧”。



特朗普当天在佛罗里达观看了美国宇航局(NASA)商业载人航空计划的首次载人试航发射。随后他发表讲话,先用了大量篇幅谈正在美国各地越演越烈的抗议示威活动。


他说,“乔治·弗洛伊德在明尼阿波利斯街头死亡是一场严重的悲剧。这不应该发生。它让全美各地的人们充满了恐惧、愤怒和悲痛。”


特朗普表示,“我理解人们的痛苦。我们支持和平抗议者的权利,并听取他们的要求。但现在在我们城市的街道上看到的,与正义或和平无关。对乔治·弗洛伊德的记忆正在被暴徒、抢劫者和无政府主义者玷污。”


5月30日,距乔治·弗洛伊德遭警察执法失当而身亡已过去6天。据媒体统计,美国至少有34座城市暴发大规模游行示威,一些城市还引发了骚乱。



特朗普把抗议中出现的暴力事件归咎于“激进的左翼组织”。他强调,在美国,正义从来不是由一群愤怒的暴徒来实现的。“我不会让愤怒的暴徒占据主导。保护美国的法治和司法独立至关重要。”


美联社评价称,特朗普当天的讲话比他最近几天有关抗议活动的推文更有节制,这是他首次就弗洛伊德之死以及由此引发的全国性抗议活动发表较长时间的评论。


正当特朗普在佛罗里达见证火箭升空之时,美国首都华盛顿连续第二天爆发反种族歧视抗议活动。29日,数百名示威者曾在白宫门前彻夜抗议至凌晨,最终被警方驱散。



30日华盛顿的抗议示威规模比一天前要大得多。抗议者当天下午3时许在司法部门前集结,并沿宾夕法尼亚大道向白宫方向行进。抗议的人群不断高呼“我无法呼吸”“不要开枪”“黑人的命也是命”等口号。



临近傍晚,游行队伍在绕行非裔美国人历史文化国家博物馆、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等地标后,返回位于白宫北侧的拉斐特公园外继续抗议。


记者在现场看到,白宫附近的一处历史建筑——狄卡特之屋外墙被喷涂了示威标语。入夜之后,示威人群与警方发生冲突,并数度引发小规模骚乱。有示威者点燃了一处垃圾箱,并向警方投掷水瓶等杂物。警方则多次施放催泪弹驱散人群。


美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前副总统拜登当晚发布声明表示,过去几天的事实表明,美国是一个对不公正感到愤怒的国家。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能理解美国有色人种经历的严重创伤。


拜登对烧毁小区、破坏商店等暴力行为予以谴责。他说,承受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将所有的痛苦转化为前进的目标。



由抗议示威引发的骚乱越演越烈。据美国媒体报道,洛杉矶、芝加哥、亚特兰大、迈阿密和费城开始实施宵禁。警方自28日以来的3天里,已在17座城市逮捕近1400人。


加拿大多伦多等地发生反对种族主义游行示威


在加拿大和美国最近都发生黑人涉警死亡事件后,数千人于当地时间5月30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参加游行示威,反对种族主义,呼吁维护公义。


多伦多警方估计,示威人数约为4000人,游行期间没有发生暴力事件。但受人流影响,多伦多市中心多条道路一度交通中断。



5月27日,多伦多警方接到有人身攻击事件的报警后,派员赶到29岁黑人女子里吉斯·科钦斯基-帕奎特(Regis Korchinski-Paquet)位于一公寓楼24楼的居所。其家人称,本意是希望警方将里吉斯带去戒瘾与精神中心接受治疗。里吉斯向警方提出要上洗手间后,警员随其入屋,但拒绝其家人进入。之后警员证实其从阳台坠楼身亡。里吉斯的家人怀疑她是被警员推落阳台。


此案随即引发社会舆论关注以及对警方的质疑和批评声浪。多伦多警察局长和市长均已表示,会对此案进行彻查。安大略省警方特别调查组已介入调查。



多伦多示威游行的组织者表示,此次示威旨在抗议针对黑人和原住民的种族主义。示威者打出“没有公义就没有和平”“我们需要答案”等标语,同时也引用了近日美国因弗洛依德命案引发的示威活动中使用的“黑人的命也是命”“我不能呼吸”“不要用膝盖压着我的脖子”等口号。


在里吉斯的家乡、加拿大东部沿海城市哈利法克斯,30日也有类似的游行示威活动举行。



非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依德因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涉嫌动作失当而身亡,已在美国多地引发示威浪潮和暴力冲突。


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5月29日对媒体响应说,种族主义在美国和加拿大都是真实存在的。他呼吁加拿大民众继续努力,一致反对针对黑人、亚裔等族群的种族主义。


近年来美国警察对非洲裔暴力执法事件回顾


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名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5月25日因遭白人警察粗暴执法致死。尽管4名涉事警察遭解职,但该事件在全美多个城市引发抗议示威。


美国媒体指出,这是2014年非洲裔男子加纳在纽约被白人警察“锁喉”致死以来,又一起警察针对非洲裔的种族歧视丑闻。民主党总统竞选人拜登表示,弗洛伊德之死不是偶发事件,说明美国社会存在“系统性非正义”。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多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种族歧视一直深深植根于美国的历史与现实之中。白人警察针对非洲裔暴力执法问题仅是美国社会种族问题的一个缩影。过去6年,美国就发生了数十起警察对非洲裔暴力执法事件,其中主要包括:


2014年7月17日,纽约非洲裔烟贩加纳被白人警察潘塔莱奥“锁喉”致死。同年12月3日,纽约地方法院大陪审团决定对涉事警察免予起诉。这一裁决引发纽约市持续多日的大规模抗议示威。纽约市长德布拉西奥说,此案“让警民关系和民权问题成为今天美国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2014年8月9日,密苏里州弗格森市18岁非洲裔青年布朗在没有携带武器的情况下,遭白人警察威尔逊拦截搜查并开枪打死。同年11月24日,密苏里州地方陪审团宣布威尔逊被免予起诉。随后,美国百余城市爆发抗议示威,部分地区演变为暴力骚乱。美国《赫芬顿邮报》刊登的一篇文章说,弗格森事件是美国存在系统性种族歧视的最新证据。



2014年11月22日,12岁非洲裔少年赖斯在克利夫兰市一个游乐场挥舞玩具气枪时被白人警察勒曼开枪射伤,随后因伤势过重去世。2015年12月,当地一个大陪审团认为这起事件中存在诸多“误会”,裁定勒曼无罪。《华盛顿邮报》刊登的统计显示,种族是导致美国警察滥用开枪权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5年4月12日,25岁的非洲裔青年格雷因非法携带刀具在巴尔的摩市西部街区遭到警方盘查,他在试图逃跑时被警方控制并逮捕,在被押入警车的过程中脊椎严重受伤。一周后,格雷因伤重死于医院。格雷之死引发巴尔的摩民众愤怒抗议,示威一度演变为大规模骚乱。《纽约时报》评论说,“格雷成为这个国家警察暴行的最新象征”。



2016年7月5日和6日,路易斯安那州、明尼苏达州先后发生白人警察枪杀非洲裔事件,导致两名非洲裔身亡。事发后,美国主要城市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联合国非洲裔问题专家工作组主席松加三世曾发表声明表示,美国警察对非裔美国人过度使用武力的现象之所以经常发生,就是因为“缺少对此类杀人事件肇事者的问责”。


2018年3月18日,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市一名22岁的非洲裔青年克拉克被警方误认为“危险分子”,在其祖母家的后院身中8枪死亡。事后,警方仅在克拉克身上寻获一部手机,并未发现任何枪支。该事件引发多方抗议。加州民主党众议员芭芭拉·李表示,加州长久遗留下来的“种族脸谱化”与警察暴行问题亟须改变。


2018年11月22日,亚拉巴马州一家购物中心内发生枪击案,21岁的非洲裔男子布拉德福德在帮助其他顾客脱离险境时,被警方视为枪手而打死。律师本·克朗普说,布拉德福德无辜丧命再次证明“非洲裔男性仅因肤色就被视作威胁而遭枪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1237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