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家陪读都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孩子写作业拖拉又慢,老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非常令人头疼,拖拖拉拉,磨磨唧唧,没完没了。可是,就算父母坐在孩子旁边,盯着孩子写,一笔一划指导他写,孩子未必能改变写作业磨蹭的毛病。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因为大部分家长没有找到孩子写作业慢的真实原因,孩子写作业慢,有可能是因为他逻辑性差---学习没方法,也有可能是基础差---造成学习没有兴趣、有困难,还有可能是不会时间管理,家长一定要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改变孩子写作业磨蹭的毛病。
01
案例解析
前阵子帮某连锁学校语音家庭教育时,我提到最近好几个微博信息,「三十出头的父母陪孩子写作业气到抓狂」。讲完之后马上有好几位妈妈留言反馈,自己也是同样状况,于是我对在线将近四百位家长进行简单的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二的父母表示每天为了小孩写作业一事困扰得很,而且从一到六年级家长的分布很平均,似乎没有因为年纪增长而比较轻松,不论有去托管班或自己带,从陪写到解题预习到复习、考前还要猜题,甚至还要完全重教好几遍......爸妈们纷纷表示真的很辛苦!其中令他们最痛苦的莫过于孩子自己写作业实在太久了,虽然在旁边盯着会稍微快一点,但依旧会耽误就寝时间,也牺牲了亲子相处的质量。有个爸爸接着说:“曾试着跟班主任反馈,认为可能是作业量太多,但后来发现有些动作快的同学如期完成的也是大有人在,我也觉得应该要培养孩子挑战与适应环境、解决困难的能力,可是试了很多方法还是不见起色,不论怎么教?怎么讲?怎么骂?我二年级的女儿还是一下子不专心、一下子说手疼,不然就是字写得歪七扭八、鬼画符,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下班后已经很累了,我和太太就算轮流分工都很崩溃,真的能体会那种濒临抓狂的感受,其实看到孩子难过我们也心疼。”
另外一位妈妈说:“我了解那位爸爸说的,我们家四年级的儿子也差不多,我照着专家说要把读书环境整理单纯,白桌子上只有作业、铅笔、白橡皮擦、座位面对白墙,全家安静地不敢开电视和讲话,孩子就是有办法整个晚上都坐在书桌前东摸西摸到十一点还没写完作业,效率之低!后来我调整方法让他每隔几分钟休息,结果他更加忙碌了,喝水、洗脸、上厕所,回桌上之后又需要一段时间进入状况,搞到最后还是要出动我陪在旁边监视,才能提早一些时间!但睡眠的量依然不足,老师说他白天上课精神不济,成绩低于全班平均值,我们真的非常烦恼”!
02
作业写太久有很多原因,父母不妨先思考下,练习下推理,这样以后遇到孩子的问题时更能抽丝剥茧找出原因。
(一)孩子本身的可能原因
1、专注力不够、计划能力弱(不懂分配顺序)。2、课业学习状况不好(认知能力或老师教法不适合)。
3、没有时间概念(不知多少时间能做多少事、缺乏对时间流逝的感知)。4、肌肉力量不足、手眼协调能力或身体部位稳定度不佳(视知觉问题)。5、体力差(想睡觉)、缺少运动、讨厌读书没有兴趣等。
(二)照顾者的可能原因
1、要求超出孩子的能力(如时间、完成速度、作业质量)。2、没有教会孩子如何有效率的方法(只是一直下指令或帮忙)。
(三)其他原因
1、作业真的太多或太难、环境太多干扰(声音、人事物)。
2、光线不足。
3、工具不好(文具或桌椅不合适)。
以上列举的是可能常见的原因,但还是会因人而异,先帮助父母思考问题的来源,再根据推测尝试寻找并解决。以上的两个案例后来私下聊过,发现正好都是属于手部肌肉力量与稳定性不佳,造成孩子写作业时心有余而力不足,想要快也快不起来通常会出现的情况有:a.写字歪斜:大小不一、横竖不够直、字的颜色不一(力道一下太轻一下太重)。
b.容易手酸:因为要把笔握住拿稳,需花费比一般人还要多的力气,常常写字会有快抽筋的感觉。c.握笔姿势不良:不够轻松省力、握笔的位置一直跑、握姿不断改变、手腕太内弯等。
改善方法:(1)最省力舒服的姿势是「动态三点握姿」,即用大拇指和食指握在笔尖上2~2.5CM处,笔捍靠在中指的最后一节与虎口,手腕微微伸直, 前三指来动,后两指稳定。(2)姿势不良有可能是前三指或手腕的肌力不足,稳定度不佳,协调性不够。
(3)成熟的握笔姿势:六岁左右会成熟, 所谓成熟表示是用手指运笔,而非手腕、手肘或整只手臂。握笔姿势在小学二年级会有固定习惯,要改正会比较困难,所以若发现孩子的握姿不成熟,为避免日后写字费力想调整,最好在大班到小一这段期间练习。
03
改善作业拖拉之方法
一、把作业分阶段。先了解孩子当日的作业量,然后与孩子定出在时间内必须完成,如期完成奖励积分。如果作业太多,可以把作业分割成几个阶段。如第一次规定做30分钟,完后休息一会,然后再下一个30分钟,再休息。当孩子的注意力提升之后,往后所定时间就可以慢慢延长,等养成高度集中学习的习惯时就不用再分割时间了。
二、孩子写作业与学习的地方要安静。孩子学习的地方要简洁、整齐,尤其是书桌,只准备要用到的文具,不可堆放玩具、杂物等会分散孩子专注力的东西。孩子学习的环境还要安静,不要在孩子学习时,中途为了关心孩子,又为孩子送水果,倒水,这其实也是在干扰孩子。
三、培养孩子专注力。小学阶段孩子专注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孩子的特点。年龄越小,专注力控制的时间越短。这是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还处在发育当中。因此,对于专注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可进行一定的训练,以提高注意力。
四、训练感统协调能力
孩子磨蹭的原因还可能是孩子生理方面的。虽然二胎,当今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家长都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儿童应有的摸、爬、滚、打、蹦跳等行为,在发育的自然历程中被人为破坏。儿童该爬的时候没爬,日后可能出现协调性、平衡感差、该哭的时候不让哭,口腔肌肉缺乏锻炼,心肺功能弱,甚至语言表达差。独生子女出现感觉统合障碍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运动、缺乏游戏、缺乏大自然的熏陶。
现举两个因为感统方面的原因影响了作业速度的例子:
(1)手脑协调不好。
小刚上小学一年级,十分聪明,就是有一些内向,不爱说话。妈妈反映小刚做作业时太慢了,每次写完作业时,由于他思维比较快但是表达和书写太慢,所以就会经常写错、漏写、跳字甚至串行。
这个案例表明了有些孩子思维和手不能同步进行,尽管思维比较快,但是表达和书写都比较慢。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样的孩子普遍不太善于交流,有时还会出现说话吞吞吐吐,甚至轻度口吃的现象。家长平时多跟孩子交流,多鼓励他跟别人交流,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
(2)手眼不协调。
小名是一年级的学生,写作业时总是慢慢腾腾、歪歪扭扭,而且经常是写在横格线下面的,还爱横跨两格。晨晨经常就是看着“惯”却写成“贯”,看着“朋友”写成“明友”。在学校问题更加严重了,写字速度慢,经常在考试时答不完题,而且做题时还经常出错,成绩特别差。
04
训练手部肌肉和握笔的四大方法
手部肌肉发展对于日后的各种工具使用、字处理甚至动作能力、手眼协调都很重要,建议带着孩子在生活中边玩就边训练,像是美感创造的蜡笔及有趣富变化的黏土都是很好的教材。
一、加强手部肌力(记得大小肌肉要同时加强不可偏废)
➊大肌肉(使用肩膀、背肌、胸肌、手臂) :
拉单桢、双手往上拍气球(类似排球的托球)、过肩的丢接球 、投篮、伏地挺身、趴姿双手伸直撑住上半身(进阶:脚放在椅子上,脚高头低时把手撑起)。
❷小肌肉:用指尖压扁气泡纸、烤肉夹夹积木或玩具、晒衣夹夹小弹珠(用指腹)。 另外,「玩黏土」也是很好的选择喔!挑选无毒、色彩丰富的黏土;除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还可以提供触觉刺激,并训练手部肌肉,让孩子从玩乐中轻松训练多种能力。
二、加强手腕稳定度,手来擦窗户、擦门或擦桌子也行针对手腕加强稳定:练习自己扭干毛巾、工具组玩具(用螺丝转起子扳开钉子之类的)、往下拍球、打羽毛球等,还有使用握力器、压喷水器的喷头(拿着水瓶帮忙浇花)。三、加强手指协调1.用全部的手指沾颜料作画
2.使用剪刀:会用到大拇指与食指中指的力量与协调练习剪不同的线条,不同的纸(越厚越需要出力)。
3.手指比数字、做出不同动作、四指分别与大拇指的指尖触碰(越快越好)。
4.有兴趣的话可以学习需要按压的乐器。四、加强握笔
四到六岁是建立正确握笔姿势的时间,大班之前若日常生活中有从事多样的活动,接触不同的玩具与物品(因为有些孩子都玩差不多的东西或做缺少变化的事), 其实不需要太过担心或关注这件事,不一定要刻意让孩子拿笔画图写字,可依据他们的意愿或爸妈的规划自己决定,想从小开始练习也无妨。五、培养孩子写字的兴趣要求孩子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并将其编成儿歌,便于孩子记忆并根据儿歌提示调整姿势:“学写字,要记牢,头正腰直腿放好,五指执笔笔杆正,一拳一尺一寸高。”在日常学习中要从严要求,养成习惯。要注意培养孩子写字的兴趣。可以给孩子讲讲古代人勤练书法的故事(例如:《怀素写字》故事),欣赏一些书法作品,引起孩子对书法的兴趣。帮助他们选好字贴,建议选用苏教版配套的《硬笔习字册》,效果较为理想。练习写字时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稳步提高。先在田字格练,再往方格里练,然后过渡到横线格。先要求正确、清楚,再要求迅速、好看,纠正孩子写字贪快、字迹随意的毛病。
05
教养小便签
没有不聪明的孩子,只有不够好的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我们要改善孩子拖拉与写字的问题只要注意下面三点:1、生理状况要先考虑(如:肌肉力量、手眼协调能......)。2、责怪前先寻找并了解孩的难处。3、"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是怎么教”的问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0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