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自北周建国以后,国内就没有闲下来的时间,宇文护每天不是忙着收拾旧臣,就是忙着收拾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这样的状态一直到宇文邕登上皇位,宇文邕吸取了两位兄长的教训,他知道宇文护已经在朝廷上彻底站稳脚跟了,所以要想除掉宇文护只能徐徐图之。
因此,宇文邕表现得非常低调,朝廷上的大事小事一概不问,全部由宇文护说了算,宇文护也觉得宇文邕就是他需要的类型,用起来相当顺手,慢慢地宇文护就将整个北周治理得有模有样了。
宇文护想找高湛麻烦
等北周国内安定了下来,宇文护就开始琢磨着要怎么经营好一个大国了,放眼望去,北周境内他已经再无对手,北方境内除了其他少数民族自治的小国家,也就东边的北齐看着碍眼。所以,在北周"独孤求败"的宇文护盯上了高湛。
图一 宇文护
如果在以前,宇文护绝对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打北齐的主意,可是在侯景之乱以后,后南北朝时期的基本格局就是周、齐、陈的顺序。这不仅是因为当年宇文泰运气太好,征战千里,立下了不世之功,更因为当时的高二少运气太不好,遇上了南方地区唯一的硬骨头,陈霸先。
就在宇文泰狂扁萧纪和萧绎两兄弟时,高二少同样看出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以高二少那种人不犯我我也要欺负人的性格,怎么可能放过跑到南梁去占便宜的机会,只不过,这就只能怪天意弄人了,从地图上看,宇文泰的西魏如果要攻打南梁,应该是从汉中向四川,再顺着长江往下游打,可是北齐的地理位置要想打南梁,就必须从长江中下游向南打,那时候的长江中下游是在陈霸先的控制范围,高二少还为此出动了北齐军中五员大将,这五个人论军衔、论能力都在伯仲之间,都是沙场悍将,本来应该是稳赢的局面,可是高二少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五个人到底谁说了算,正因为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所以谁也不服谁,那三军指挥权究竟花落谁家,就只能等这帮人分出个高下再说了。可是战场局面瞬息万变,等他们分出了高下,花儿都谢了,所以,好好的便宜愣是没捡着。也就是从那以后,北齐与北周之间的实力从北齐强于北周,变成了北周高于北齐。
图二 文宣帝高洋
高湛在军事上远远不如他二哥
公元563年10月,宇文护和突厥联合,兵分两路,浩浩荡荡地杀到了北齐来。联军从南北两个方向攻来,北路是主要作战部队,是由杨忠率领一万的周突联军,目标:晋阳。南线是由达奚武率领的三万人,目标:平阳。其实南线的主要目的是牵制北齐兵力,等杨忠到了晋阳,再由达奚武率军与之南北夹击晋阳。
图三 达奚武
杨忠作为北周大将,同时也是未来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父亲,那实力可不简单,一开始就势如破竹连下北齐20座城池,之后又一鼓作气带着联军到了晋阳城下。晋阳是北齐军事要地,其重要程度仅次于北齐的都城邺城。所以高湛一收到晋阳城的消息,一刻也不敢耽误地来到了晋阳,本来高湛是想着在杨忠大军没有到来之前,先亲自去,稳定军心,鼓舞士气。
可是等他到了晋阳,才看到城下黑压压的一片,显然已经是大军压境的迹象了,这可给高湛吓了一激灵,好不容易他才当上了皇上,还没当够呢,可不能把小命交代在这里了,所以高湛就想跑路了。要不怎么说高湛远远不如他二哥呢,这事儿要是被高二少碰上了,绝对不可能认怂,说不定一听说宇文护要跟他打仗,人那边部队还没出国,高二少就已经兴奋得带兵杀到北周边境了,高二少这种战争分子,你要不给他仗打,他就会浑身不自在,人家当年可是为了打仗,专门带着几千百保鲜卑跑到突厥去找削,就是这么铁血,这跟高湛一比较,高湛明显跟他二哥不是一个段位的。
图四 高湛
只不过高湛也没跑成,他被河间王高孝琬和赵郡王高睿拼死拦住了,这两人表示:领导你可不能走啊,你这一走,军心必乱,晋阳可就破了。晋阳有多重要,高湛不会不清楚,要是在自己手上弄丢了,那他可就没脸下去见他们高家的任何一个人了。所以高湛一咬牙,决定跟周突联军拼了,接着高湛开始认真布置城防,并下令把段韶调来晋阳全权指挥军事。
名将段韶力保晋阳
段韶是北齐有名的大将,当年邙山大战,就是段韶凭着一己之力把高欢从西魏军手上救回来的,所以段韶是啥实力,北周军不会不清楚,再加上这些年,段韶打了不少仗,早就威名远播,北周军又是远道而来,人疲马乏,因此北周军上下也知道这回碰上了硬茬,而杨忠倒是没怕段韶,毕竟人家也是北周名将,还是出了名的胆儿肥,所以北周军心还算稳定。
图五 段韶
可是,杨忠稳得住,突厥却怂了。突厥一听说高湛在晋阳,瞬间感觉乌云密布的,这倒不是因为高湛有多厉害,而是他二哥的余威尚在,突厥当年在北方小胜了柔然几次,正是意气风发少年时的状态,却在当时被高二少一记闷棍打得眼冒金星,高二少的百保鲜卑那都是以一敌百还不要命的主,一仗下来,差点给突厥整灭国了,所以百保鲜卑给突厥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创伤,这会儿,听说高湛在晋阳,那就意味着,百保鲜卑也在晋阳,突厥人的心理阴影一下子被无限放大。
而且,突厥人本来就打算跟在宇文护屁股后面捡便宜,当然是出工不出力了,一看战场上苗头不对,突厥人借口说宇文护忽悠他们,北周的情报不准,晋阳早有防备,这就怪不得我们不讲江湖道义了,说完突厥人便收拾完东西走人了。
图六 突厥人
杨忠一听突厥撤了,也是在心里狠狠地鄙视了一把突厥人,这明眼人都看得出突厥是在找借口,仗都打了几个月了,北齐能一直没有防范让你削啊?何况晋阳城的意义堪比北齐都城,人家能让你轻松拿去那才见了鬼了。
只不过,杨忠骂完突厥人,也是觉得此地不宜久留,本来兵力就不多,现在又分兵了,还有段韶在晋阳镇着,每天都严阵以待的,要是再待下去,就这点人马,说不定就要被段韶反攻了,所以杨忠只好撤退,晋阳之战北齐胜。
图七 杨忠
结语:
晋阳之战虽然是北齐胜了,但是北齐名将青黄不接,老将中能征善战者大有人在,但年轻一辈中除了兰陵王,没有一人能撑起场面,这些状况全部被宇文护看在眼里,宇文护清楚,只要北齐的几位悍将不死,他就无法攻克北齐,但是他也不着急,这只是宇文护跟高湛的第一次交锋,未来他们还有很多切磋的机会,宇文护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找到高湛的弱点。
而高湛经历了晋阳之战,国内声望更高,短时间内也是很得意的,不过很快,他的舒心日子就又被宇文护给搅和了,因为他想消停,当个太平天子,可宇文护偏偏不干,道理很简单,宇文护要在高湛身上,树立自己的威望,只要他宇文护立下的功劳越大,那么未来,他取代宇文邕当皇帝的阻力就会越小,所以有宇文护在,高湛要想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是不可能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03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