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大名鼎鼎的维生素C,但估计很多人很少重视另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素——维生素B1,巧合的是,维生素C的发现与远洋海手有关,而维生素B1的发现也与海洋行军有关。
维生素B1缺的人不少
维生素B1是最早发现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因其结构中有含硫的噻唑环与含氨基的嘧啶环而得名“硫胺素”。
维生素B1易被小肠吸收,并通过血液运输进入到全身的组织细胞,在细胞内形成五种磷酸化衍生物,磷酸硫胺素、焦磷酸硫胺素、三磷酸硫胺素、腺苷二磷酸硫胺素、腺苷三磷酸硫胺素。这些磷酸化衍生物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吸收后可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在肝、脑、肾居多,也可进入乳汁,在体内不贮存,血浆半衰期约为0.35小时。维生素B1在肝内代谢,经肾脏由尿液中排出。
最新的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维生素B1缺乏比例高达28.2%。从1982年到2002年的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20年来,随着我国居民富裕水平的提高,维生素B族的摄入量却完全没有随着食物供应的充足而增加!
事实上,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摄入量,都在随着富裕水平的升高而不断下降,其中维生素B1的下降幅度尤其迅猛,从2.5mg/d降到了1.0mg/d。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居民维生素B1摄入低于推荐摄入量的比例高达80%。
缺乏表现
正常人群中,也可出现许多轻度的维生素B1缺乏,但容易被忽略。最严重的表现是“脚气病”,人患脚气病首先出现体弱、易疲倦,然后表现为头痛、失眠、眩晕、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此时如果不补充维生素B1就可能继续发展为脚气病。
干性脚气病表现为肢端麻痹或功能障碍等多发性神经炎症状;湿性脚气病主要表现为心衰、肺水肿等症状。
如果已经出现莫名疲倦、失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除了维生素B1缺乏,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所致,可医院就诊,及时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
如何补充维生素B1?
1.维生素B1不是万灵丹
维生素B1是一种人工合成工艺成熟的维生素,很多食物都任意添加它,美其名曰加强营养成分。许多人服用维生素B1片剂或少数几种复合的维生素B,就自以为可补充所有的营养。保健食品只能辅助调节机体功能、缓解某些症状,并不是灵丹妙药哦。
2.适当补充维生素B1,不是越多越好
建议成人的每日摄取量是1.2-1.4mg。妊娠、哺乳期每天摄取1.5-1.7mg。短期内摄入过量的维生素B1会通过肾脏排出,不会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但长期单独摄入维生素B1,其它维生素B群的需要量跟不上的话会造成身体不适。
3.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
处于紧张状态的人、生病、焦虑、精神打击、手术后等,不仅需要补充维生素B1,而且需要补充B族中所有的维生素,也就是说应该加服复合维生素B制剂。
4.食物来源
维生素B1的食物来源非常丰富,粮谷类、薯类、豆类、酵母、坚果类、动物的心肝肾、瘦肉、蛋类等都是其丰富的来源。其中谷类和胚芽中含量最高,蔬菜水果中含量较少,其中长豇豆、菜豆、香椿、黄花菜中较多。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盲目的补充维生素。如果有条件的朋友应该在营养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补充,避免“过犹不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94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