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对外掠夺的脚步如火如荼进行着,两次进攻日本均损失惨重,忽必烈不得不考虑是否再次远征,夺回属于帝国的荣耀和战利品。
另一片而尚不明朗的区域就是东南亚,忽必烈同样不能放过。
公元1288年,蒙军由昆明沿着红河进入交趾,路上有投降的少数民族说在西南方有个势力非常强大的国家,叫八百媳妇国。
这名字好奇怪呀,元朝人来了兴致,这个可以有啊......
真有叫这个名字的国家吗?
《新元史·外国传·八百媳妇》:“八百媳妇者,夷名景迈,世传其长有妻八百,各领一寨,故名”
这个名称是元朝一开始对这个国家的称呼,是泰国北方的泰族群落,被称为泰庸人。
历史上他们曾经缔造了辉煌一时的兰那古国。
到现在泰族依然是泰国境内最主要的民族,和我国境内的傣族在文化习俗上非常相似。
早期泰庸人建立了恩央王国,此时还处于芒莱王朝初期。
从方向和地理位置来看,这个地方是跨泰、缅地区的国家,由千八百个大小不同的城镇和山寨组成的,类似部落联邦。
每一个山寨的首领均由女子担任,反映出当时南亚地区还存有母系社会的遗风。
当然这些个女强人以精明和干练著称,否则怎么领导一帮老爷们呢,你看看现在泰国男人身上,是不是还有被女人统治过很久的痕迹!
南亚地区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山多林密,河道纵横,终年闷热潮湿,很多地方都无人烟,多烟瘴之地,不通道路,即便有路也是泥泞不堪,时断时续。
这种地理条件是当时那一片儿国家的天然屏障,减少了被侵略的危机,同时也多少阻断了同先进文明的交往。即便是交趾(越南),历朝历代也没有牢牢占据的先例,都是以附属国的地位存在的。
1253年,忽必烈南征大理,1292年平定西双版纳,1296年设立了“彻里军民总管府”。
蒙古人可不管那个,1292年蒙古军准备妥当,远征八百媳妇国……
结果媳妇没看到,还赔了不少钱。
《明史·云南土司》中记载“……元初征之,道路不通而还,后遣使招附”。
攻打“八百媳妇”还有个挺重要的理由。
当时南亚泰国境内还有个国家叫“女王国”,在泰国历史上叫“哈利奔猜”,前后存在530余年。
“女王国”首领确实是女人,那边女人为王很普遍,并不是独有的,所以弄出个几百个女汉子当老大一点儿不出奇。
当时哈利奔猜就曾两次向元朝纳贡,因为兰那一直向外扩张,哈利奔猜已经感到严重威胁,她向元朝俯首称臣也是为求得保护。还没等到元朝出手,哈利奔猜就被兰那吞并了。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帮媳妇们破坏了规矩,元朝出师有名了,决定远征兰那。
结果是路途遥远,在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后未能达到战略目的,毫无成果。
然而在远征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西双版纳,借此一举征服,并建立了“彻里军民总管府”,算捞了个偏门。
总的来说,元朝在取得南宋后,对外扩张的计划和动作就一直没停过,不过脚步开始一瘸一拐了。
纵观当时的地理版图,蒙古人占据了富庶的整个汉地,通过战争获得利益的做法已经到头了。
往北是一望无际,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往西是同门兄弟的地盘,往东是几乎没什么油水的朝鲜半岛。
日本虽然看上去还不错,但隔海相望,天然屏障一直没能突破,即便拿下了,给他带了来的也不一定是好处。
越过日本就是一片浩瀚的太平洋,除非忽必烈能肋生双翅,否则以元朝的能力根本到不了美洲。
南亚倒是有人有地,但这些地方勉强能称得上部落联邦政权,还远未到富庶到有利可图的地步,远征爪哇(印尼)就是因为掳掠所得不能偿其所,令忽必烈大失所望。
忽必烈的南征政策的结局注定是劳民伤财、收获寥寥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91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