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为何盗墓贼不愿盗坟头有柳树的墓?有什么原因么?

为何盗墓贼不愿盗坟头有柳树的墓?有什么原因么?

在中国历史上,盗墓也是一种文化,不管是在哪个朝代,盗墓这个行业就没消失过,而曹操更是将盗墓这一行业正规化,搞了个摸金校尉的名号出来。盗墓贼一般都会一些特殊手艺,而且在当时中国人还是非常相信鬼怪之类的东西,因此盗墓这行忌讳颇多。

盗墓也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他们更像是江湖门派,盗墓手法也划分领域,区分出了许多门派。虽然门派大不相同,但是所做之事却是殊途同归。


而在古代的时候,国家对墓葬也有专门的制度,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划分等级,如果是皇家贵族去世后,他们的墓葬规格就十分的庞大,能够凸显墓主人的生前地位,如果是朝中大臣的话,去世后墓葬规格就属于中等规格。而对于一些民间老百姓的话,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毕竟老百姓没有皇家那么的富有。自古以来,在亲人去世后,人们都会在墓穴封好之后,在上面种植一些树木,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如果是皇家的墓,墓穴上面就会栽一颗松树,如果是王公大臣的话,就会栽一颗柏树,平民百姓的话,就会栽一颗柳树。而古代的盗墓贼就是通过墓穴上的树的种类来辨别墓主人的身份。


在盗墓界是有一些通用忌讳,比如“鸡鸣灯灭不摸金”,许多电影电视都能看到这样的情节,那便是下到墓穴,盗墓贼第一要做的事便是在东南西北四个角点上蜡烛,如果蜡烛灭掉,就必须放下东西离开,还有到了黎明鸡叫的时候,不管做到那个地步,都必须出墓。


在盗墓行业还有个规矩,那便是父子是不能一起盗墓的,虽然盗墓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职业,但是那时的人们觉得,盗墓挖人祖坟是一个缺德的事情,干多了是要造报应的,而且就算没遭到上天的惩罚,但是被官府抓到的话,也是一个砍头大罪,如果父子上阵的话,要是被抓了那不就是要绝后了吗?因此在盗墓行业,一般都是舅舅和侄子下墓,这样也算是断了断子绝孙的风险,毕竟都是亲人,背后下刀子的事情也不见得做得出来。还有便是心里作用了,盗墓是最容易遇到灵异事件的,而舅舅和外甥的搭配,也可以通过谐音字的方式来获得一点心里安慰。

其实按照本人的想法来看,虽然盗墓是件缺德的事,但是几千年文化传承的这些忌讳,或许也有它存在的道理,毕竟空穴不来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9032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