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上甘岭前奏②:强强联手
作者:刀削面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1951年6月的一天,在芝浦里地区阻击美韩“联军”的志愿军15军,收到志司发来的一份电报,电报内容只有10个字:“秦基伟,我十分感谢你们!彭德怀!”
这是一份感情色彩十分浓重的电报,彭德怀戎马一生,几乎没有给部属发过这样的电报。
志愿军第15军芝浦里防御战示意图
为什么彭德怀会给15军发这样一份电报?故事还得从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讲起。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的战斗,主要集中在中线和西线,作战对手是美军,第二阶段的战斗主要集中在东线,以韩军为主要对手。第3兵团的任务是,是割裂美军与韩军的联系,阻止美军第10军增援,保障第9兵团东线歼敌。
在第二阶段的战斗中,志愿军打得很快,也很猛,有些部队打到了三七线附近。12军向东线穿插,打到了春川以南很远的地方,12军91团穿插到了三巨里。春川位于半岛中心地带的铁原郡,是汉城到元山、金刚山的交通要地。60军部队也都在春川以南地域与敌展开激战,180师打得最远。27军在12军西侧,追敌至明洞地区。
通过前几次战役,美军指挥官李奇微发现了志愿军作战规律:志愿军每一个作战周期基本上都是7天,到了第8天基本上都会自行停止进攻。通过情报分析,李奇微判断,这绝非巧合,主要原因是志愿军后勤供给落后,士兵们携带的弹药和供给只能够坚持1个礼拜的攻击势头。李奇微称此现象为“礼拜攻势”。
抗美援朝战争,一名志愿军战士越过美军遗弃的坦克,继续追击美军
所以,从第五次战役一开始,敌人就有一种“能战则战,不能打就跑”的心理,但这种逃跑并不是盲目的逃跑,而是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意图,那就是诱志愿军深入,然后趁志愿军人困马乏、弹药粮草补给困难时,予以反击。
此次战役,敌人有计划地撤退至北汉江、昭阳江以南地区,在这个地域,敌人可以充分发挥机械化部队的作战优势。他们用强大的炮火建立起防御体系,只等志愿军到来。
久经沙场的彭德怀对战场态势变化的嗅觉很敏锐,他立马察觉到了异样的气息,随即命令部队停止进攻,立即回撤。李奇微是1917届西点军校的毕业生,是战场上一只狡狐,他察觉到志愿军有撤退的迹象,立马赶到一线,命令范弗里特全面反击。美第1军以汉城、铁原为主要反攻方向,美第9军向春川、华川进攻,美第10军向杨口纵深突击,韩第1军沿东海岸向北推进。4路人马都有一个“特遣队”,这个“特遣队”由摩托化步兵、炮兵和坦克混编而成。
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场
大兵团作战,组织进攻容易,组织撤退就比较麻烦。志愿军后撤,战线出现多处空隙,敌人从这些空隙乘虚而入,使得志愿军陷入被动。为了稳定中线战局,彭德怀命令第3兵团以1个军的兵力,在场岩里、国望峰、史仓里一线阻击敌人,遏制敌人的反扑。而此时的中线已经出现混乱。首先是第3兵团没有严格执行志司的回撤命令,在39军先行撤离的同时,第3兵团部也于22日黄昏提前转移了,更为糟糕的是,兵团部的电台在转移途中被敌人空袭炸毁,兵团指挥员与各军之间的联系中断了好久。
都说通信是部队打仗的千里眼、顺风耳,是作战指挥的神经,但第3兵团通信联络好像在第五次战役中着了魔怔。就连秦基伟都为他们着急,他在1951年5月30日的日记中写道:兵团移动40里1天1夜未搞通电话,这样如何实现不间断的指挥与及时了解情况……我们为他着急。
志愿军第15军在第五次战役中战斗示意图
中线的混乱打开了潘多拉盒子。15军攻得快,撤得也快。接到志司撤退的命令后,秦基伟立即命令全军的报话机统统打开,他把全军的团长一个一个喊出来,亲自交代回撤时间、路线及掩护问题。为了防止军部直属队拖拉,他让参谋长张蕴钰组织军部直属队撤离。这位参谋长更是个狠人,到了直属队,立马就是一个紧急集合,直属队数百勤杂人员立刻就集合起来,张参谋长立马带着这些人小跑撤离。在回撤过程中,唯独15军军属高炮团擅自撤离,遭敌人空袭,损失了19门37毫米高射炮,为此秦基伟痛心疾首。
志愿军第15军在大水洞搜剿残敌
15军快速撤离,12军又配属给了第9兵团,接到志司的阻击任务后,3兵团只好将任务交给60军。而60军的180师为掩护兵团8000多伤员转移,正在汉江南岸打阻击。180师左侧的15军已经撤离,右邻65军在两翼暴露的情况下坚守了4天,被迫后撤,63军见形势不对,主动收缩部队,由于撤退比较仓促,63军没来得及通知左侧的180师,等180师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直至26日志愿军27军、12军军部及所属2个师,还有60军的180师,被敌堵截在三八线以南。
27日,彭德怀急调63军、64军、15军、26军、20军、朝军第2、3、5军团,于临津江至杆城一线展开防御,牵制敌人,策应27军、12军及60军180师回撤。15军被部署在芝浦里地区,这个地方是铁原、金化的屏障,是敌人进犯的必经之路,也是掩护策应27军、12军及180师向北回撤的重要阵地。
此时,44师已经被志司抽调支援其他部队,15军只剩下29师和45师2个作战师,要在正面9公里,纵深19公里的防御地带,打击敌人尾追、阻止敌人穿插。经过第五次战役第一、第二阶段的连续作战,部队减员比较大,45师134团2000多人只剩了600多人,29师也不满员,87团4连只剩下了38人。
15军受领任务时,彭德怀亲自打电话给秦基伟,要他克服一切困难,阻敌7至10天。秦基伟知道自己部队的情况,但他还是咬牙保证,至少顶住10天。15军29师在角圪峰一带展开防御,45师在朴达峰一带展开防御。敌人对此地志在必得,持续猛烈攻击多次,加拿大25旅打不动了,美25师、美3师接着上,好几天,好几次,这2个山峰差点被敌人攻克。6月4日,美3师一部在坦克的掩护下,突入角圪峰主阵地。得知这一消息后,彭德怀立即打电话到15军,接电话的是15军谷政委,彭德怀对谷景生吼道:“守不住角圪峰,我撤销你们军的番号!”
【芝浦里阻击战中,志愿军第15军涌现出的二级战斗英雄刘兴文。作为炮手的他与机枪手赵金平2人联合坚守阵地,打退美军1个连11次进攻】
防守角圪峰的29师顿时感到压力山大,师长张显扬组织三次反击才把阵地抢了回来。有时候打仗不仅要靠能力,还的靠运气。就在45师与敌激战之时,美军一部向文岩里进犯,刚开始45师摸不清这股美军的意图,后来才知道,这股美军是瞄着38军的一个炮兵团去的。部队回撤时,这个炮兵团因故没有跟38军在一起,落单了。美军见有落单的志愿军炮兵团,便直扑了过来,幸好45师为友邻解了这一难。你说巧不巧,就在45师缺乏炮火支援,屡受敌炮火欺压的时候,意外的遇到了38军的一个炮兵团,就在这个炮兵团以为要被美军吃掉的时候,遇到了45师。
45师将这个消息报告军部,秦基伟高兴坏了,将这个炮兵团部署在29师和45师阵地后的中间部位,这样既可以支援29师,也可以支援45师。38军这个炮兵团愉快地接受了任务,他们用上千发炮弹配合15军2个师作战,抵住了敌人数昼夜的进攻。战线终于稳定下来了,被困的27军、12军,在众兄弟部队的策应下,两军交替掩护,终于突出重围。
【芝浦里阻击战,志愿军第15军涌现出的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右),击毙敌营长1人,毙敌百余人,立特等功】
这是15军入朝后第一个阵地防御战,为上甘岭战役做了很好的铺垫。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87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