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亦农同志是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他是湘潭人,是最高首长(主席)、彭老总的同乡。
罗亦农于1902年5月出生于一个富绅家庭。他的父亲罗子厚是管辖罗家几所公堂的地方团总,还在当地开了家碓坊。
罗亦农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他自小就替贫苦农民说话,常劝父亲善良处世,安分持家。
14岁那年,罗亦农考入美国人在湘潭创办的教会学堂益智学校学习。
读了两年后,罗亦农退学了。家人问:“他不读书干什么?”罗亦农回答说:“我要找一条救国救民的出路,要到长沙去”。
结果,罗亦农离开家后,经过辗转到了上海,找到了陈独秀。
1920年,经过陈独秀介绍,罗亦农进入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
之后,罗亦农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批团员。
1921年5月,罗亦农和任弼时、少-奇同志、肖劲光等人一同赴苏俄留学。
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期间,罗亦农转为党员,被推选为旅莫斯科支部书记,并介绍少-奇同志等人入党。
1925年3月,罗亦农按党组织要求回国,做宣传工作,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工人罢工。
罗亦农先后领导了多次工人罢工运动和武装起义,是我党工人运动最早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之一。他曾与周公、赵世炎等在上海组织了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两次工人武装起义,但由于军阀的残酷镇压和工人力量准备的不充分,惨遭失败。
消息传来,人心动荡。但罗亦农并没有感到气馁,他说:“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罗亦农与周公、赵世炎、汪寿华等人继续筹划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最终,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了成功。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罗亦农到武汉参加党的五大。之后,他先后任江西省委书记、湖北省委书记。此时的罗亦农只有25岁。
1927年8月7日,在会议上,罗亦农当选为委员。同年11月,罗亦农被推选为常委。
之后,罗亦农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冒着极大危险,到湖南、湖北等地了解情况,听取各地同志汇报情况,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制定全国革命斗争方针作准备。
1928年元旦,罗亦农同李文宜结婚。之后,他准备赴莫斯科开会。
就在罗亦农动身之时,1928年4月15日,因叛徒出卖,罗亦农在上海被捕了。
出卖他的叛徒是谁呢?
何家兴、贺治华!
何家兴又名霍家新,贺治华又名贺稚番、贺兴华、何芝华、郝稚华。
值得一提的是,贺治华是开国元帅的前妻。
贺治华原是开江女中的教员,后来随同朱老总赴欧洲留学。在欧洲,贺治华嫁给了朱老总,并生下女儿朱敏。
后来,因性格不合,贺治华与朱老总分开了。贺治华又跟何家兴(霍家新)结婚了。
1928年初,何家兴、贺治华夫妇回国。
之后,党组织安排何家兴、贺治华看守一处秘密机关,何家兴兼任罗亦农的秘书。
何家兴、贺稚华二人素来贪图享受,经常频繁出入茶楼酒肆、舞场剧院。对此,多次受到罗亦农的批评。但何家兴、贺治华却不知悔改,怀恨在心,再加上对革命事业悲观失望,他们决定出卖同志的生命来换取敌人的赏金。
1928年4月,何家兴、贺治华向租界巡捕房密报,称:“我们手中有数百个党员的名单和地址,条件是要一笔钱,还要办两张去德国的护照。”
拿到钱后,何家兴、贺治华提供了罗亦农的住址。
1928年4月15日上午,巡捕房依照何家兴、贺治华的话行动,果然抓住了罗亦农。
罗亦农被捕的消息传来,周公立即通知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命他组织营救。
不料,租界巡捕房知道了罗亦农的重要身份后,提前引渡了,将他送往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
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与威逼利诱,罗亦农坚贞不屈。
蒋介石恼羞成怒,下令将罗亦农枪决。
1928年4月21日,罗亦农同志在狱中留下一首绝命诗后,慷慨就义。
诗曰: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躯何足惜,大敌正当前。
陈赓的特科很快查出,是何家兴、贺治华是出卖了罗亦农。
1928年4月25日清晨,特科人员冲进何家兴、贺治华住的法租界蒲石路178号二楼。
特科人员开枪打死了何家兴。贺治华被打瞎了一只眼睛,钻进床下装死得以逃生。
贺治华被国民党特务送到医院救治。
后来,贺治华回到了老家,又嫁人,在解放前病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4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