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大的必须让着小的”,这几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摧毁你的孩子

“大的必须让着小的”,这几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摧毁你的孩子

现在网上流行一种游戏,很多父母把养育孩子,当成了一个漫长的“养成游戏”一路升级打怪,然后把孩子变成自己预期的样子。

在宝宝牙牙学语的时候,大人们似乎就格外在乎宝宝开口叫的第一个人是谁,再大一些,带着宝宝出去玩,周围的大人也都喜欢逗小孩子喊自己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大人长辈喜欢小孩子肯定是发自内心的,那种喜悦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而很多父母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受欢迎,也会很高兴。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礼貌,乖巧听话,见人要打招呼,要学会分享,在外人面前还喜欢让孩子表演,就好像在“炫耀”。而半大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了,父母会抓住一切机会来教育孩子:要懂礼貌,见人要问好,吃东西要分给别人一半,大的要让着小的,小的要尊师重道等等。

可以说,“中国式教育”,一代一代传承,在礼貌这一方面,从未缺席,但是很多父母都用错了教育的方式。尤其是下面这几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摧毁你的孩子。

01“你是大的,必须让着小的”

在自己孩子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有玩具,父母会下意识的要求自己的孩子把玩具拿给别的小朋友玩,有好吃的要学会分享,不可以吃独食。

但是两岁以后的孩子,已经有了“物权意识”,这时候,在孩子的眼里,自己的东西是属于绝对的私人物品的,如果这时候父母不采取正确的引导方法,而是很强硬的命令态度,孩子就很难养成正确的自尊自主的意识。还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让孩子变得自卑。

02强迫孩子当众表演节目

孩子再大一点,尤其是学了艺术的宝宝,父母带出去,会下意识的命令宝宝

  • “来,给阿姨跳段舞,”
  • “给阿姨唱个小星星,要是你不唱,阿姨可就喜欢别的宝宝咯!”

类似这样的带有命令和恐吓的语气,再小的孩子都会下意识产生排斥心理,而且,孩子也会有羞耻心,长此以往,甚至会产生心理阴影。

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变得自信,乐于向外人表现自己,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引导,而不是命令,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跟孩子做朋友,而不是命令。

03逼着孩子打招呼、叫人

在父母眼里,孩子爱说话,见人问好,会讨长辈喜欢,就是好孩子,所以,跟着父母出去,就要“笑脸”迎人。其实,孩子比大人的心里还要敏感的多。

如果孩子不问好,就会遭到父母的呵斥,这时候,小一点的孩子还不明白为什么,会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了,会下意识去讨好般的照着父母的要求去做,但是,孩子的心理会留下创伤,让孩子变得自卑,甚至会养成“讨好型人格”。

04“命令式教育”

在中国的教育观念里,“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条定理似乎一直被尊为真理,父母会用命令式的口吻来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事,

“你要怎么怎么做,你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不能出一定差错”殊不知,这样的教育,孩子很容易养成自卑的性格,而且以后,孩子的自主意识也会变差,不利于在社会上生存。

每一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活泼开朗,讨人喜爱,但是,每一个宝宝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孩子,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而是一个和自己平等的朋友,陪她一起成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6795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