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为何爱会伤人?家长的“情感绑架”对孩子伤害有多大?

为何爱会伤人?家长的“情感绑架”对孩子伤害有多大?

文 | 林竹妈咪(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也许大多数父母都不曾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爱竟然会伤害到孩子,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的原因,竟然来源于自己的“情感绑架”。

我的妈妈虽然很爱我,但我总觉得她的爱像是一种“情感绑架”,让我产生深深的无力感,所以我并不是很赞同她爱我的方式。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我一直跟着妈妈生活。我虽然能体会到妈妈的不容易,但母女之间难免会有小矛盾和争执的时候,我喜欢就事论事,认为自己对的时候我犟得很,但知道自己错的时候我都会很诚恳地道歉。

但妈妈不一样,她喜欢打“感情牌”,像“你现在敢这么逆着我?我辛辛苦苦养了个白眼狼啊,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能记得我一点好?我养条狗尚且还能朝我摇摇尾巴,养你就是浪费大米!”

“孝顺孝顺,孝就是顺,懂吗?你必须得好好听我的话,否则你就是对不起我!”

“要不是因为你,我现在用得着过得这么辛苦吗?”……

诸如此类的话,我已经听到烂熟于心。

虽然这可能只是妈妈一时的气话,但我却听得懂话里的潜台词。

处于爱妈妈的天性,我慢慢形成了“都是因为我,才让妈妈这么痛苦”的想法,于是常常压抑自己的需求,讨好妈妈。

比如为了让妈妈不要气坏了身子,常常在认为觉得自己没错的情况下,委屈且违心地道歉。

我想,很多父母会犯这个常见的错误——对孩子情感绑架,情感绑架本质上是家长利用孩子的愧疚感控制孩子,让孩子最终屈服于自己。

一、每一个讨好型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控制型的家长

控制型的家长往往利用孩子的“愧疚感”来控制孩子。

就像上面提到的例子,从小到大环绕在孩子耳边的都是一些带有怨气的话,通过不断强调自己为孩子做出了巨大的付出,让孩子始终处于一种“亏欠父母”的愧疚中,以此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爱父母是孩子的天性,为了让父母开心,孩子常常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听从父母的安排,于是渐渐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做什么事都先处处考虑他人,常常忽视自己的想法,不敢遵从自己的内心。

孩子就是在控制型家长一直以来的“情感绑架”中,一步步变成讨好型人格的,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健康吗?

二、在愧疚感中长大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

1、 变成讨好者

在长期的愧疚感中成长的孩子,可能会成为所有亲戚朋友眼中“懂事的孩子”,然而只有孩子自己知道这种“懂事”是多么辛苦和无奈。

这样的孩子,不管遇到什么事,首先都习惯先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就算这件事情根本不是他的错,他也会找到一些可以怪在自己身上的点,压抑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在亲密关系中,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容易缺乏自己的底线,过度讨好对方,很容易在感情中吃亏。

2、 变成叛逆者

在愧疚感中长大的孩子,过度压抑自己之后往往会成为另一种极端——变成叛逆者。假如是这样的情况:孩子不断压抑自己去迎合父母,而父母丝毫看不到孩子的委屈,处处对孩子不满意。孩子很可能心里会觉得:“不管我怎么做,你都不满意,那我干嘛还要这么累,这么傻地委屈自己?”

出于报复的心态,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叛逆者,处处和父母作对,父母让好好学习,他偏不,父母希望他身体健康,他偏要糟践自己的身体。

这两种孩子,看起来是完全想法的,但实质上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没有建立起独立的人格。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们应该怎样避免让孩子背负上愧疚的包袱呢?

三、避免孩子背上“愧疚感”的包袱,家长这么做

1、底线法

高中的时候,我的舍友黄萍在宿舍夜谈的时候向我们诉说过自己的烦恼。高中的学习除了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黄萍想要利用网上的有效且方便的学习资源,于是想买一部手机,但又不敢跟父母开口。

“是家里比较拮据吗?”舍友们问。

“不是的,家里的经济条件还可以。可问题是,每次向父母要钱,我都会产生深深的愧疚感,因为从他们的言语能感觉到,他们又为我出了一次学,他们很心疼这个钱。这让我心理压力特别大,总觉得花钱很不懂事,而且万一花了这个钱,我的成绩没有提高,父母的钱就白花了。”黄萍无奈地说道。

相信不少父母都会像黄萍父母这样给孩子带来“愧疚感”,因为他们习惯于一边拿出钱满足孩子的需求,一边觉得自己很亏空,于是不断地跟孩子说赚钱很辛苦,企图让孩子回报这笔辛苦钱。

其实父母大可不必这么做,这么做只会增加孩子的“愧疚感”,家长们不妨尝试一下底线法。

顾名思义就是向孩子坦诚说出自己的底线,比如跟孩子说:“爸爸妈妈经济能力有限,买手机的话只能给你一半的钱,剩下的你自己去赚。”

父母如果能如实地说出自己的底线,心理就不会有匮乏感,没有匮乏感自然就不会传给孩子愧疚感。

2、不要总想着回报

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应该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不应该试图在孩子身上捞回什么。只有父母心甘情愿为子女付出,孩子才不会为大人感到愧疚。

就比如当孩子说想去参加夏令营,需要一笔费用的时候,家长不妨说:“虽然妈妈经济能力有限,但会尽量给你这笔费用,不够的你要自己兼职赚钱哦,你去夏令营要玩的尽兴!”

3、注意措辞

像“要不是因为你,我现在用得着过得这么辛苦吗?”有时候只是家长们的气话,也许很多家长都感到委屈,我确实辛辛苦苦把孩子带大,那些话有时候就是宣泄一下自己而已,孩子就这么“玻璃心”吗?说一下都不行?不说的话,孩子也许都不会体谅父母的辛苦。

冷静下来想想,这样的话也许说出口的时候一时得到宣泄,但实际上却没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加重孩子的愧疚感,这将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发展。

所以,家长们就算内心真的有觉得孩子亏欠自己的想法,也请注意自己说的每一句话,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

父母的爱不应该成为一种“情感绑架”,“情感绑架”只会让孩子背负着愧疚感生活,活得压抑、矛盾,不快乐且不尽兴,父母们请尽早停止这种伤人的爱。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林竹妈咪,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6033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