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陈嘉乐聊育儿(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现如今许多父母为一个问题忧心,那就是孩子不主动学习,这是大部分孩子都存在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们首先要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自学是一种能力。”一个孩子拥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意味着这个孩子具备勤动脑的好习惯,且他自己已经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一、孩子不主动学习的原因?
1、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家长们过于严苛的要求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一些家长因为孩子一次成绩退步就对孩子大加指责,让孩子的内心对学习产生了抵触。又或者父母对孩子过于束缚,毫无自由的生活让孩子没有了进步的欲望,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2、丧失探索欲
每个人都应有对未知的探索精神,但现在很多孩子却丧失了这种精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很多孩子只能走家长为他们安排好的路,没有了自己选择的权利。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慢慢就没有了对未来的好奇,对未知的探索欲。
3、孩子失去了自我
目前存在很多家长掌控欲过强的情况,他们总想知道孩子的一切事情,但他们忘记了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空间,孩子也是如此。孩子们不可能永远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生活,他们需要有自我选择的权力,需要自己独立地去面对生活中的难题。
父母们对孩子过分的掌控欲,只会让孩子养成依赖父母的坏习惯,丧失了独立的能力。父母应该让孩子独立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这有助于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家长应该怎么做?
1、不以孩子的成绩判断成功
很多父母会制定一些目标,例如要求孩子在期末考试考入前三名。这种目标是通过成绩来判断一个小孩是否成功。而家长们要试着通过孩子是否获得新的技能来判断孩子是否成功。
研究发现后者更利于孩子的成长,这些孩子更具有求知欲,更愿意去尝试、去探索。所以家长们与其关注孩子考了多少分,不如多关注一下孩子每天学会了什么。
2、在方法上给予孩子引导
孩子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家长可以提出一些意见。能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孩子可以坚持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同时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学习不是一种负担。
父母不要替孩子解决成长道路上的难题,而是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鼓励孩子大胆的尝试。
3、家长适当的评价孩子
在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时可以给孩子一些奖励,这可以让孩子更加有动力。但也要注意,千万不能过度的夸赞孩子,过度的夸赞会让他变得自负。在孩子表现优秀时,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在孩子莽撞冲动时,不要纵容孩子去犯错。
4、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告诉他现如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虽不是成功唯一的途径,却是最有效的途径。当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他的责任时,他自然就会为之奋斗。
5、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好的学习环境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能量,孩子可以在这种环境下心无杂念的学习。孩子学习效率高,自然学习成绩就会进步。成绩的进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他就会慢慢的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孩子们不仅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讲,回到家也有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而只有在课余时间高效地学习才能和同学们拉开差距。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孩子正在书房认真的写作业,而他的父母却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节目中吵闹的声音传到了孩子的耳朵里,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集中精力去完成作业。家长们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千万不能因为自己耽误了孩子的学习。
三、总结
好习惯是孩子成功的助力剂,是孩子一生的财富。“父母是孩子未来的决定者”,所以负责任的家长一定会注重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希望以上的叙述可以帮助家长们更科学、更有效地培养孩子。当主动学习变成一种习惯,孩子定会更加优秀!
共论育儿话题,让孩子健康成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42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