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茶气”与生命元素

“茶气”与生命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是一个哲学概念,风水把“气”发展为“生气”,代表一种能带给万物以生命的气,它能左右万物的盛衰和消长,生气与生命元素特别是微量元素有关。

中国土壤中环境生命元素(微量元素)总的趋势是西南山的高、沿海低,云南的土壤环境生命元素含量最高。普洱茶的气味随土性而异,茶气足不足与普洱茶品质、茶多酚、咖啡因含量有关。普洱茶的“茶气”强弱与种植地土壤元素(微量元素)有关。

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是脏腑百骸活力的基础。《黄帝内经》形容它如雾露一样地灌溉全身,有“熏肤、充身、泽毛”的作用。人体生命元素是人的生命过程必需和有益、促进作用的元素。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生命元素有一定的关系。据资料分析云南的普洱茶微量元素含量较高,普洱茶越陈越香,与它微量元素含量多、五行之“气”旺有关。普洱茶汤中蕴含有很强的五行之气能量,茶汤中无形的气进入人体,茶气在品饮者经络间起作用,谓之茶气,茶气足则人体反应大。

据研究,人体经络的结构与人的微量金属元素场有关,与人摄取的微量元素有关。人身体健康时金属元素场稳定,且经络通畅。普洱茶微量元素含量很高,常饮可补充微量元素,使人体金属元素场平衡,身体健康。

东柔西刚北苦南涩

云南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七个气候类型。地形复杂和垂直高差大,气候垂直变化差异明显。普洱茶生长的生态环境、天气气候作用而形成不同茶质(滑度、甜度、香气、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口感(香型和苦涩度)不同。云南茶山的气候、土质、五行属性不一样,形成北苦(南温带至中温带气候、山地红壤、黄壤)南涩(南亚热带气候、红壤)东柔(亚热带气候、红壤、黄壤)西刚(中亚热带、山地红壤)气候的特点。

从宏观上说我国北方五行(属水),南方(属火),东方(属木),西方(属金),中部(属土)。五行的这种差异在云南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种植的普洱茶也体现了东柔西刚北苦南涩的特征。如易武及六大古茶山茶区多属亚热带气候、黄壤地区、五行属水;西部临仑普洱茶五行属金为主;云南南部南亚热带气候、红壤地区,风化淋溶作用强烈,土壤中绝大多数元素含量较低,五行属火,出产的普洱茶苦涩一些。

出产、口感、转化与五行

普洱茶是“活”的产物,它的采摘出生、陈化受宇宙环境场的影响。茶最原始的用途是作为药用,按中医的观点:不同年份出产的普洱茶都具有不同的五行的属性,且遵守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普洱茶出产的年份的五行属性,可根据十二生肖推算。虎年、兔年出产的普洱茶五行属木;蛇年、马年五行属火;猴年、鸡年五行属金;猪年、鼠年属水;龙年、羊年、狗年属土。如2014年(马年)采摘出产的茶,五行属火。

绝大多数普洱饮用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些普洱茶今年口感好,到明年口感就变了。这与普洱茶叶(茶叶采摘)年份的五行属性有关,例如水年(鼠、猪)出产的普洱茶,在五行属土(龙、羊、狗)的年份品饮口感不好(土克水);在五行属金(猴、鸡)的年份品饮口感好(金生水)。普洱茶品饮的口感与年份的五行相生相克有关。所以,选择五行相生年份的普洱茶品饮口感好。普洱茶转化一个周期为5年(与五行有关),普洱生茶经历三个五年周期15年口感好进入适饮期。

普洱茶的品质与出产年份、地理环境有关的两个因素中,普洱茶出产地的五行属性对其品质影响为大。如易武及六大古茶山茶区五行属水;西部普洱茶五行属金为主;云南南部出产的普洱茶五行属火为主。

品饮、收藏与养生

茶字就是人在草木间,普洱茶吸收天地精华,喝普洱茶使人吸收较多的微量元素,调整人的微量金属元素场,促进身体健康。紫砂壶、日本南部的铁壶五行之气旺,配合五行之气旺的水用来沏普洱茶,不失原味且气旺,常饮对健康有益。

普洱新茶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且苦涩味重,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是岁月让茶拥有醇厚的味道。普洱茶收藏其品质的保持与地“气”有关,按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水观点,风水好的地方,地“气”(五行之气)旺,收藏的普洱茶味道能保持纯正。另外,坚持每天喝普洱茶,家里存放一定数量的普洱茶,对改善家庭内气场;稳定身体金属元素场、健康长寿很有好处。

按中医观点,普洱茶的归经是“入心、肝、脾、肺、肾五经”。人的五脏与五行之气的关系是心属火、肝属木、肺属金、肾属水、脾胃属土。品饮普洱茶可以调整人体五行之气。五行之气与人的关系判断如下:

五行中金气

金“气”与人的肺、皮毛和头发有关。一般歌唱家、演员金“气”(肺功能)都比较好,中气足。缺金“气”的人皮肤和头发较差,表现在中年以后会脱发秃顶;患感冒时多表现在鼻涕较多。

五行中木气

木“气”与人的肝功能有关,有些小孩患肝病与木气不足有关;睡眠不好,脸面上有黑眼圈为木气不足。中国东南沿海木“气”普遍不足,患肝炎的人多。

五行中水气

水“气”与人的肾相关,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与父母遗传有关。运动员和喜好运动的人肾气都比较好。肾气旺的人,很少得病,偶尔感风寒,1~2日便好;肾气不旺的人精力欠佳,感风寒,要数日才好。有过肾炎、腰力不好的人肾气不旺,五行缺水“气”。

五行中火气

火“气”与人的心脑血管、血液循环系统有关,缺火的人昜患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现代人由于吃的东西太精细、肉类较多,患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人多。

五行中土气

土“气”与脾胃有关,缺土的人消化、吸收系统不太好,表现在人瘦弱或虚胖。土气旺的人酒量比较大。我国中原一带患胃病的人较多,与缺土“气”有关。从身体来说,人的土“气”从两个方面发展,有些人比较胖,有些人很瘦。

普洱茶性味有温凉之分,普洱生茶的茶性随时间呈现出“寒→凉→平→温热”的转化趋势,熟茶和老生茶属温热类型,可依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性饮用。现代社会很多人存在营养过剩、营养不均衡,常喝发酵的普洱茶可解之,也可调整人体五行之气,强壮五脏六腑,促进身体健康。

茶气与元素关系

物质所组成.

  (1)儿茶素

  儿茶素类是鲜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最丰富的一类,占多酚类化合物总量的70~80%,没食子儿茶素和没食子酸酯是鲜叶中含量最多的一族,占总量的50%,特别是芽中含量更高。酯型儿茶素具有强烈收敛性,苦涩味较重,而简单儿茶素收敛性较弱,味醇和而不苦涩。这种具有涩味和收敛性特点,也称为“单宁”(是鞣质译音)。

  (2)黄酮醇类

  黄酮醇类是儿茶素的氧化体,呈黄色,属黄酮类,在茶叶中发现10多种,其含量占鲜叶干物质的1.3~1.8%。如槲皮甙和杨梅甙等。这类化合物是溶于水的黄色化合物,容易发生自动氧化,是多酚类化合物自动氧化部分的主要物质。

  (3)花青素类

  花青素是一种类性质比较稳定的色原烯衍生物,种类很多,呈青色、铜红、暗红、暗紫色等,含量很少,随茶树变异而增高,如紫芽种等。

  (4)酚酸类

  酚酸类是一类分子中具有羧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它多为没食子酸、咖啡碱、鸡纳酸的缩合衍生物,总量大约占鲜叶干重的5%左右。

  3、蛋白质与氨基酸

  蛋白质与氨基酸是两类近缘含氮化合物,蛋白质由氨基酸合成,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分解成氨基酸。

  [1]、蛋白质

  就植物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而言,对植物生命活动起主导作用的是蛋白质,它且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功能,如体内的酶、核酸、激素、生物模、原生质、叶绿素等都是蛋白质组成的,植物生命和普洱茶品质生命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研究和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也是探讨生命奥秘的必经之途。

  蛋白质的组成特点是含有氮,蛋白质占生物组织含氮量物质的大部分,故可将生物组织的含氮量近似作为蛋白质所含量。大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相当接近,约为15%~17%,平均为16%,样品中每克氮的存在,大约表示该样品含有100/16=6.25克的蛋白质。普洱茶鲜叶中含氮3.5%~4.5%,蛋白质含量为21%~28%,蛋白质中除了含有氮外,还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和硫、磷、铁、铜、锰、锌、钼等,有的蛋白质还含有碘、氯和硒。蛋白质的结构复杂,目前为止,我们对蛋白质的化学结构了解不多,不能采用化学结构来分类,也没有一个合理的统一方法。如按其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状况,可以分为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如按其功能来分,可以分为酶蛋白结构蛋白、贮藏蛋白。如按其存在状态来分,可以分为单纯蛋白和结合蛋白两大类。

  蛋白质最大特点:(1)高温(78℃以上)低温(-10℃以下)时会凝固,(2)常温常压,蛋白酶作用下会发生水解,生成氨基酸。所以,生产、贮存普洱茶一定要在常温常压下,高温、低温都会阻断蛋白质水解,使普洱茶艺术品失去活性而停止转化。

  [2]氨基酸

  氨基酸是茶叶中具有氨基和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是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目前有26种之多,大约有20多种存在于蛋白质里,即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另6种是以游离态存在于叶内,称为游离氨基酸,它约占茶叶干重1%~4%,其中茶氨酸占70%左右,是组成茶叶鲜爽香味的重要物质之一,对普洱茶品质有一定影响。

  氨基酸有几个重要性质:(1)氨基酸易溶于水(2)氨基酸熔点很高,一般在200℃以上易分解。(3)氨基酸有光学活性(4)氨基酸有化学两性电荷性质等,了解掌握氨基酸这些特性,对普洱茶艺术创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普洱茶艺术品鲜爽、香气的基础物质,必须精心保护,比如,为了保持普洱茶滋味,在贮藏时必须避免受潮,避免光照,以免茶品氨基酸溶解、挥发、流失。

  4、生物碱

  生物碱是指植物体内的碱性含氮化合物,因氮都含在杂环内,也称杂环化合物。它们不是蛋白质的直接水解产物,具有复杂的组成和很强的生理作用,生物碱在古希腊时就被认为是能治疗一些疾病的物质,是最古老的药物之一。

  茶叶中的生物碱主要有茶叶碱、咖啡碱、可可碱等,合称为生物碱。在普洱茶鲜叶中含量为4%~5%,其中以咖啡碱含量最多,其他两种含量甚微。

  (1)生物碱能刺激中枢神经,兴奋大脑皮层,减少疲乏,故能增强思维,提高工作效率。

  (2)生物碱是血管舒张剂,提高胃液分泌量,帮助消化。

  (3)生物碱能加快血液循环,增加肾小球的过滤率,起利尿作用。

  (4)生物碱对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疗效。

  (5)生物碱食入人体以后,最后产生去甲基作用,以尿酸形式被排出体外,不会残留于体内,不产生毒素。

  生物碱是含氮物质,在芽叶含量高,随着茶叶生长发育,含量逐渐下降。嫩叶比老叶多,春茶比秋、夏茶多。遮光茶园比露天茶园多,大叶种比小叶种多。

  生物碱可提高滋味的鲜爽度,有抑制蛋白质凝固作用,有利于茶汤滋味的形成。咖啡碱能与多酚类化合物,特别是与多酚类的氧化产物茶红素、茶黄素形成络合物,不溶于冷水而溶于热水。当茶汤冷却之后,便出现乳脂沉淀,这种络合物便悬浮于茶汤中,使汤混浊呈乳状,称为“冷后混”,这种现象在高级普洱茶中尤为明显。说明普洱茶艺术品中有效化学成分含量高,是原料品质良好的象征。

  5、糖类

  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习惯上称为碳水化合物,但较为确切的定义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后能够产生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如水果、蔬菜、甘蔗等等。

  糖类物质在普洱茶(包括鲜叶)中存在形态主要有三种形态,一种是游离态,是可溶性的,例如葡萄糖、蔗糖,第二种是结合态的,必须经过某些水解酶作用,可水解为可溶性的糖,例如黄酮醇类和花青素结合的葡萄糖和鼠李糖,第三种是不溶性的,例如纤维素、淀粉、木素、果胶等。

  糖类在普洱茶鲜叶中含量达25%左右,其中可溶性的(包括在鲜叶的结合态存在的,经过加工后水解出可溶性糖和糖基的)约占晒青毛茶的4%左右,其余部分均为不溶性的,不溶性糖类(果胶物质等结合多糖,纤维素、木素等)在普洱茶中主要是构成细胞壁物质,起到支撑茶叶片有一定形状作用,它们的含量多少决定了茶叶的老嫩程度、嫩叶低于老叶。

  可溶性糖类(包括结合态在制茶中水解后的部分以及长期存放酶促水解后增多部分)是普洱茶汤滋味和香气的来源之一,它们是茶汤甜味的主要成分,对茶的苦味和涩味有一定的掩盖和协调作用,这部分糖含量越高,茶滋味越甘醇而不苦涩,这也是越陈越香的原理之一,更是越陈越甜越甘醇,糖含量不断增加(高分子糖水解断链变低分子糖而溶于水),普洱老茶苦涩逐渐减弱而甜度不断增加的机理原因之一。

  6、类脂类物质

  凡是利用乙醚、丙酮、乙醇、苯、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提取的生物体内的物质,统称为类脂类物质,其分类如下:

  ①脂质类物质。脂质类物质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脂质是生物膜的结构成分,例如质膜、液泡膜、核膜、细胞质内部的网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等,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脂,习惯称为油脂,主要贮藏于茶籽中。普洱茶茶籽的含油量约40%~45%,其它省茶种的茶籽含油量为30%~35%。蜡在生物体内常与脂肪共存并分散在细胞中,也存在于叶片的角质层中,也覆盖于果实角质层及果皮中。蜡质含量高,叶质硬,制茶不易成形,被认定是粗老料的指标,蜡质的含量一般是老叶大于嫩叶。普洱茶蜡质较其它茶种低,紫色芽叶高于黄绿色芽叶。

  ②类脂物质除茶叶皂素以外,都是给茶叶带来良好的汤色,香气,滋味及丰富营养的物质。这类物质主要有以下三类:

  a.萜烯类

  凡是分子中含有C10H16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称为萜,“萜”字在化学上指10的意思,“烯”是指化合物且有双键,此类物质性质活泼,可以氧化、加氢、裂解及意想不到的分子重排,此类物质在普洱茶制作过程中经过热、力、酶等作用,发生复杂的变化,是构成茶叶香气的重要成分。普洱茶中单萜类物质有牻牛儿醇、香叶醇、橙花醇。倍半萜有橙花叔醇、二萜有维生素A、三萜有茶叶皂素、四萜有类胡萝卜素等。

  b.叶绿素

  主要集中在叶绿体内,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中微小的绿色工厂,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完成地球贮存太阳能的最重要的生物过程。在叶绿体组成成分中,约有50%为蛋白质,40%为脂质,其余为水溶性的小分子。脂质部分主要是叶绿素约占23%,其次是类胡萝卜素约占5%,其它还有磷脂,糖脂和质醌等化合物。

  叶绿素的含量与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关系极大,叶绿体是茶树光合作用的器官,茶树体内物质(水分除外)90%是光合作用的直接或间接产物,10%是根中吸收的物质转化来的,因而产量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说没有叶绿素,地球上的植物世界,乃至动物世界就不可能存在。

  茶树中的叶绿素含量多少与茶树本身的生长条件有密切关系,云南因为光照强,且光照时间长,叶绿素含量比其它省低,叶片呈嫩黄绿色,特别适宜制普洱茶和红茶。其它省因光照时间短,光照也较云南弱,故其叶片厚,叶绿素含量多,叶色为深绿,特别适宜制绿茶和青茶(清汤绿叶)。但过高的叶绿素含量,如墨绿色叶子(老叶),因其它条件差,纤维素类、脂质类含量过高,也是制不出好茶的。

  c.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分子结构中含有4个C10H16,所以也称四萜,习惯把类胡萝卜素分为复烯烃类和复烯醇类两大类:复烯烃类以胡萝卜素为主,复烯醇类统称叶黄素。类胡萝卜素在茶叶中含量约为0.05%左右,它不但与叶绿素一道进行光合作用,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更为重要的是对普洱茶香气带来极好的影响,类胡萝卜素的衍生物α和β-紫萝酮、茶螺烯酮、二氢海葵内脂和萜品松等四种芳香物质,赋予普洱茶更多的花香、甜香和温和甜美元素。高山茶叶胡萝卜素含量是平地茶叶的1倍以上。普洱茶的胡萝卜素含量是中国茶的2倍。自古以来认为“高山出好茶”,“普洱茶味最酽,最温和内敛”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7)维生素

  维生素(Vitamin)是小分子有机物,化学结构各不相同,有的是胺类,有的是酸类,有的是醇或醛类,还有属于固醇类,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如有VA,Vo,Ve,Vk,Vc,Vp,Vu,B族多种维生素和肌醇等。普洱茶中维生素含量约为0.6%~1%左右。人和动物不能自行合成维生素,故植物是人体和动物中维生素主要来源。

  维生素是维护身体健康,促进长生发育的调节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大类有机物质。在人体主要影响氧化还原过程,调节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起到像酶和激素一样的调节作用。人体内维生素含量不足或过量均有碍健康,茶叶中的维生素可称为“维生素群”,人们长期科学合理饮茶,可使“维生素群”作为一种复方维生素来补充,并满足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增进身体健康。

  8)芳香物质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是种类繁多具有挥发性物质的总称。芳香物质在茶叶中的含量并不多,一般鲜叶中含量为0.005%~0.03%,但它的组成极为复杂,归纳起来碳氢化合物、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内酯类、羧酸类、酚类、含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10余类,由于分别含有羟基、醛基、酯基香气基因,所有物质均对普洱茶香气有一定的影响,如大多数酯类具有水果香,芳樟醇具有百合花和玉兰花香,香叶醇是具有玫瑰花香,醛类具有青草香,糠醛类具有裸麦面包香。茉莉酮又称素馨酮,具有水果般素馨香或强烈而优美的茉莉花香,紫萝酮具有木香等等,普洱茶除具有很多香气物质外,它特有沉香醇及其氧化物陈香,及微生物发酵的氧化而形成的熟香等等。普洱茶的香气成分大约有612种之多,它的香气是持久的,不像其它茶类的香气那样短暂。

  普洱茶香味的刺激具有兴奋和活跃高级神经系统的作用,它能给予人们以兴奋愉快之感,当喝上一口香味怡人的好茶时,会感到精神振奋,头脑清醒,疲劳之感也随之消失。人们青昧普洱茶艺术,很大程度是因为香,这种香不仅停留在气上,更应将香收敛入汤中,达到最大的汤香极限,这就是普洱艺术的制香原理。所以汤香是评判普洱茶的方法之一。所以普洱茶艺术的香与味绝不分离,他们能更加的融为一体,浸入人的味蕾细胞,浸入人的肺腑,真是沁人心脾。

  9)酶类

  茶树体内存在多种酶。在鲜叶中的酶,对茶叶品质形成影响较大的有水解酶和氧化酶,水解酶中有蛋白质酶、淀粉酶等。氧化还原酶中有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等,这些酶在制茶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是形成茶叶品质的决定因素。整个普洱茶艺术的生命过程就是酶化学。尤其在普洱茶科学存放中都离不开酶的化学原理。酶促反应是普洱茶陈化中最为重要的机理之一。酶的活性是普洱茶艺术生命的具体体现。

  10)色素

  茶鲜叶中含有各种色素,主要是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花黄素、胡萝卜素等,在普洱茶汤里,色素更表现得丰富多彩。生普经过长时间存贮氧化,熟普经过微生物发酵,色素会依次出现茶绿素、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颜色不断由淡变深,由浊变亮。这是普洱茶又一大景观。


茶叶无机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P磷、K钾,其次是Ca钙、Mg镁、Fe铁、Mn锰、Al铝、S硫、Si硅,微量元素有Zn锌、Cu铜、F氟、Mo钼、B硼、Pb铅、Cd镉、Na钠、Co钴、Se硒、I碘、Br溴、Cr铬。

  无机化合物的元素是指除C碳、H氢、O氧、N氮元素外的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也称矿质营养元素,在各个生物学过程中这些元素都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遍及整个生命科学。在特定的氧化状态下,仅有特定的金属离子能够满足那种必不可少的催化作用或结构要求。因此,可以认为金属离子决定生物体复杂的生物过程。从普洱茶树整个生长过程,制作加工过程,贮藏科学管理过程中都已论证了,金属离子许多酶的辅酶和辅基,在酶促反应中起催化剂作用,诸如基团转移,氧化还原或水解过程等。另一方面,金属离子在机体内起着渗透调节剂的作用,调节机体内酸碱平衡,在维持细胞膜功能的完整上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矿质元素缺乏会引起人体多重疾病,硒与克山病和肝病,铬与粥样动脉硬化,锌与智力发育健康,铅与免疫力强弱,锌钙比与高血压发病率,氟与龋齿病发病率,矿质元素总水平与痛风病等关系均已得到证明。矿质元素在机体内既不能自行形成,又不能消失,它只能随食物摄入,为机体提供恒定的内循环。不少金属离子在其富余时可以储存,在缺乏时可以动用调节,所以矿质元素对机体的电解质平衡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如若机体内电解质失平,将会导致机体不能健康和健全的生长发育。

  普洱茶树是一种多年生长的木本植物,生长过程中选性地从环境和土壤中富集多种矿物质元素。为其生长发育所需,其决定因素是土壤内质和茶树品种。矿物质元素总量为茶叶经过高温灼烧残留下来的物质,总称为“灰分”,约占干毛茶5%左右。灰分有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之分。

  普洱茶必需大量元素有C碳、H氢、O氧、N氮、P磷、K钾、S硫、Ca钙等八种,必需微量元素有Mg镁、Fe铁、Mn锰、Cu铜、B硼、Na钠、Si硅、Zn锌、Mo钼等九种,非必要元素有Al铝、F氟、Se硒、As砷、Ni镍、I碘、Cr铬、Cd镉、Pb铅、Co钴等十种,其中Al铝、F氟、Se硒三种元素对茶树来讲是非必要元素,但它们在普洱茶成品中的含量高,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3406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