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战不休”,三国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时代,在那一个时代里涌现出了各种各样杰出的人物,创造着各种各样的奇迹,在智、谋、德、忠、义、勇等等方面,都有着很多走到了极致的英雄杰出之士,那么在这么多的三国英雄里,谁的后人混得最好呢?
相信很多人都想不到真正的答案,这个人的后人中出了两个总统,但他并不是刘备,而是刘备的老师卢植。我们知道刘备小的时候,家境非常的窘迫,一度不得不靠着编草鞋卖草席才能够生存,但他后来却有了一身文学武功,还与公孙瓒这样的诸侯有了交情,最终成功地创建一番基业,他人生中必然有一个非常重大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其实就是在15岁那一年,刘备的母亲拼尽全力,动用他父亲留下的关系,再加上一些善良族人的帮助,终于让刘备去到了卢植的门下读书,让他有了一个“大师弟子”的身份,算得上是有了一个非常过硬的学历,以及相当杰出的师门关系,这才让刘备有了后来的一切,可见卢植是一个多么猛的猛人。
卢植与皇甫嵩(董卓老领导)、朱儁三人并称为“汉末三将”,他们三人是平定了黄巾之乱的主要人物,如果不是他们主动放弃兵权,后来三国时期的那一些诸侯如董卓、袁绍之类的那确实不够看,只是他们因为忠于汉室,主动放弃了兵权,同时演义中也将他们的胜利光环都转嫁到了刘备身上,所以很多人对他们都不太了解。
卢植出生于136年,是郑玄、管宁、华歆等著名文学家的同门师兄,他年少时候拜大儒马融为老师,在其家中攻读经书,尽管马融家中经常会有漂亮的歌女进行歌舞表演,很多的同门师兄弟都按捺不住前去观看,只有卢植从来不会去哪怕是瞟上一眼,少年时期展现出来了足够远大的志趣与惊人的定力。
等到卢植在马融那里完成学习以后,他就返回了家乡涿县去教学,公孙瓒与刘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拜入了他的门下,成为其弟子。卢植此时虽然身为布衣,但是才名已经传遍天下,朝廷也因此多次征召他去当官,不过他一直都没有答应。
直到168年以后才成为博士进入仕途,在熹平四年(175年)的时候,九江发生蛮族叛乱,卢植被任命为九江太守,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叛乱,于是他的文武全才之名流传天下,因此在黄巾之乱爆发以后,他也就很自然地领命前去平叛,并且做得很成功,在平定叛乱以后回到京城,只是交出了手中的兵权。
后来董卓入京执掌权柄想要废掉皇帝,卢植站出来反对,董卓大怒想要杀他,卢植走小路回到家乡,于192年去世,他的子孙后人很多,在唐朝末年的时候有一支为了躲避战乱而去到了高丽,发展出了著名的“交河卢氏”,出现了卢武铉、卢泰愚两位总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09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