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每个宝宝都是天才!培养早期学习能力需注意3大要点,值得分享!

每个宝宝都是天才!培养早期学习能力需注意3大要点,值得分享!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王安石《伤仲永》

伤仲永

每次想到“方仲永”这个人和“伤仲永”的这个事,神逗都会觉得这篇文章放在医院配发的育儿手册上似乎更为合适……

我想,王安石当年写这篇文章,应该也是想给那些想做父母或者已经做了父母的人看的吧。然而这篇文章被放在了初中一年级语文课本里。单单从文学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并不是最优秀的,它只是具备了很深层次的教育意义,提醒父母们和教育工作者们要有正确的教育方式。于是我便又想歪了:这可能是给老师看的……因为等到孩子长大成人养儿育女的时候,可能早把这个故事还给老师了。天生的“神童”不多,每个宝宝其实都是天才,后天的正确引导决定了宝宝将来的高度。

爱学习的宝宝


没有不想教,只有不会教,

少年天才方仲永的故事基本上耳熟能详,即使背不下来这篇文章,也能有所印象,至于能否有所感悟,那就与人的现实处境有关了,重视孩子教育的人,多半心里有数,但毕竟人们的处境都不同,教育的缺失也是不可避免的。

古代中国,读书人著书立说,一直在努力提升人们的教育理念,很多流传下来的知名文学作品都有在教导人们要重视子女的教育。比如《三字经》里的“子不教父之过”,也比如王安石的这篇文章,这只是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神逗积累的不多便不去卖弄了。

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国的老百姓都已经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再加上现代社会对义务教育的普及,你不想教都难。所以说现在的教育,没有不想教的问题,是如何教和没有能力教等“不会教”的问题。

“如何教”是个问题


没有不会教,只有不会学

一样的老师一样重视教育的家长,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有的孩子成绩一般,有的孩子成绩垫底?小学课程很简单,为何有的孩子在小学的学习阶段成绩都不太好?虽然说老师的教学方法会有些区别,父母的教育会有不同,学习环境也会有较大差异,这些因素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事实也并非全是这样!

我们常常会发现,有很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其实并不一定拥有比别人更好的老师、更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只要你想找,一个班里你总能找到几个这样的孩子。甚至能找出一两个学的好、玩儿的也好的孩子来!神逗曾经遇到一个孩子的家长,他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说邻居家的孩子,看起来并不比自家孩子聪明,也一样贪玩,可是人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就算是玩游戏也比自家孩子玩的好,并且兴趣广泛,擅长很多自家孩子不会的东西,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孩子。其实很简单,别人有好的学习方法,有好的学习方法能让学习过程变得事半功倍。有好的学习方法,就能够高效利用时间,如果孩子能再勤奋一点,成绩不好都难。

会学习比努力还重要

由此可见,可能也没有不会教的问题,更多的是不会学的问题。能否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是提升孩子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

这里有个题外话:很多孩子学习中都有一个误区,神逗发现很多学习成绩不是太好的孩子,都有走入这个误区,如果您的孩子在上学,请务必提醒他!当然神逗当年的学习成绩并不是那种最拔尖的啊,中人之姿嘛,加上自己比较勤奋刻苦,也算能名列前茅。这个误区就是“先易后难”的思维方式。其实老师们给的这个方式只是一个考试技巧,却被大多数人理解成了学习技巧!考试的时候,是有技巧的,学习却没有什么巧!考试的时候“先易后难”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被那些对自己比较难的考题耽误太多时间而没能把握住你“应得”的分数。神逗发现很多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孩子,在平时练习中,也会“先易后难”,把那些自己熟知的作业做得行云流水,而没在自己觉得有难度的题目上花太多精力。大量的时间被这种重复的练习所耽误。这就决定了孩子不能有效利用学习时间。

考试技巧非学习技巧

今天在这里就谈到这里,如有需要,神逗可以在这方面分享更多的关于学习方法方面的知识,帮您的孩子提升学习成绩,记得关注神逗奶爸并留言。


每一个宝宝都是天才

神逗的儿子现在不到两岁,孩子很多时候的聪慧表现让神逗感到震惊。孩子的超强记忆力和观察力现在已经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很难想象一个只有17个月的孩子在将近4个月的时间没有在武汉家中,过来之后居然还记得之前家里他感兴趣的东西放在何处!我们很多被他玩丢了的东西,过后让他去找,他大部分都能找到!他甚至记得他只有9个月的时候常玩的一个收音机,拿过来就开始各种按、扭……

我想我们家孩子应该不算是最聪明的,在这方面的表现比他突出的一定有很多。从遗传学角度来说,孩子的智商有一小部分继承与父母,更多的来自于后天的教育。神逗和孩子的妈妈还算不上中人之姿,或者说最多也就中人之姿吧!社会上比神逗优秀的人十之八九。

每个宝宝都是小天才

所以神逗认为,其实每一个宝宝3岁乃至6岁之前,都是天才!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差别不是那么大的,影响孩子今后发展的因素更多地体现在孩子是否具备好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6大模块

学习能力分6大模块,即: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

神逗个人认为,对于6岁以下的儿童,我们应更注重于前四个模块的培养: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孩子有更多的知识积累,在孩子9岁乃至12岁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具有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影响到孩子将来的升学前程。

照葫芦画葫芦和照葫芦画瓢不一样

神逗常常跟家长朋友们说这样一句话:小学的学习是“照葫芦画葫芦”,孩子只需要看到了或注意到了该注意的、记住了该记住的东西基本就能有很好的学习成绩;初中的学习是“照葫芦画瓢”,没有具备好的学习方法和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成绩就会下滑。孩子们需要积累足够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有好的成绩;到高中就不一样了,没有好的学习能力和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孩子就很难跟上学习进度。这就是很多家长问,为什么我的孩子小学成绩很好,初中以后就慢慢的变差了,高中往往成绩垫底的原因。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做具体分析,今天的重点还是围绕我们6岁以下的宝宝。

每个阶段,学习方法不一样,学习能力很关键


6岁以下儿童的学习能力培养

对于6岁以下的儿童,我们需要更多的集中在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和想象力这4个模块的培养。

●注意力

很多家长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很难集中注意力到一件事情上,或者很容易用别的东西吸引孩子注意力,有很多小孩在上学前班甚至是上小学了还不能专心写作业。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往往越小的孩子,注意力越不集中其原因在于,越小的孩子所见的事物越少,越具有局限性。孩子的好奇心会驱使他去观察和发现身边“更有趣”的事情

●观察力

这一点和“注意力”在某种层面上来讲是相悖的,也是相通的。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让他观察到更多的事情,注意力过于集中,则会让孩子“错过”那些家长不希望错过的东西。观察力在智力上的区别可能更在于是否能够观察的更深入。具体表现大致在人们常说的“眼力见”。孩子观察到了,有没有采取具体行动,表明了孩子是否具有较高的观察力。

观察力取决于注意力

说到这一点上,神逗就又想“嘚瑟”一下我家小朋友了!每次我们在做卫生的时候,在一边玩耍的小家伙看到我们拿扫把扫地,就会跑过去拿撮箕,在一边帮倒忙,而且不是一次两次了;家里来了熟悉的客人,这个小不点会去拿他的小凳子用小手拍着说“坐!坐!”;自己找玩具挪动了椅子桌子等,会自己使劲的挪回去。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眼力见”,神逗常常被孩子奶奶调侃说我还不如这个小朋友!类似的事情蛮多了,我理解的更多的是他可能就是觉得好玩儿,因为我们虽然重视孩子早期的教育,但这类事情还真的没有教过他这样去做,毕竟他还太小。

●记忆力

这个看似是天生的,其实也不完全是天生。孩子是一张白纸,是一张崭新的“内存条”,他所记忆的东西大多来自生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某些他感兴趣的事情,会被更早地“存储”起来。所以记忆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观察力。孩子记忆力是否强大,表现形式很多,也容易理解,这里就不多说。

想象力靠观察力和记忆力的积累

●想象力

“想象力”似乎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高度。想象力来自于记忆的积累和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能找到事物的规律,总结出事物的相似之处是想象力的基础。想象力表现在孩子能否感知到事物的相关性,是否能够举一反三、推己及人。所以随着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孩子的想象力会更充分的表现出来。

谨记3个要点,尽早培养宝宝学习能力

要点一 、尽可能少的打断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的宝宝们会为了一件想要的事情一直闹情绪,不给他东西他会哭闹不止。比如我家臭小子会因为想要没节制地玩手机或者看电视被拒绝而一直哭闹。相信这样的情况,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家长都遇到过,而且会很多。这个时候家长的做法就显得非常关键了!家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对应事物的本质来决定是否向其妥协或打断。一部分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可能直接就“投降”了,或者是有求必应了。大部分家长会选择看似聪明的办法,就是拿其他的东西去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让他忘了之前的事而停止哭闹。

宝宝哭闹何时打断才好?

直接妥协我们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这不对。那么转移其注意力的办法,是否真的可取呢?在很大程度上,这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最有效也是最主要的方法,这个方法也是很有可取之处的。但孩子在这方面貌似“固执”的表现其实是有值得肯定的一部分的!一方面孩子需要有自己的坚持和毅力,另一方面孩子太容易被打断极容易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发育。这个时候,是否要打断、何时打断、如何打断就体现了父母们的真实水平。

要点二、尽早带宝宝认知各种事物

这就在培养观察力的范畴了,培养观察力不只是带孩子观察身边的事物、户外活动的指引,更在于阅读习惯的养成!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其天然的局限性。你一个人肯定无法感知到太多事情。更多的感知来自于阅读。

喜欢阅读很重要

想象一下,一个人不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在他经历了所有之后,把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写成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你只需要花几分钟或者几小时就能学习到他的经验和教训,为什么还非要自己去经历一番,碰的头破血流呢?我们通过他的书、他的文章就能感知到他的人生他的经历,何乐而不为呢?

尽早的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吧!我们自身也需要阅读学习,这件事做起来也不会耽误自己的时间。宝宝小的时候陪他一起看绘本,教他认识各种事物,顺便也引导孩子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培养观察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孩子的注意力,可谓一举多得!孩子大一点了,我们一样可以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在孩子身边阅读,看书学习。一是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二是榜样作用。当然家长们要注意不必揠苗助长,要循序渐进!

学习氛围很重要

要点三、找动力而不只是给压力

学习需要方法,更需要动力,而动力来自于孩子对事物的求知欲和压力。只有压力,没有主动的求知欲,有好的方法也很难学得精、学得透。宝宝小的时候,家长没有太大必要给孩子安排太多的学习内容,更需要侧重于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好的方面及时给予鼓励,坏的方面及时制止。理想状态是让孩子自己产生那种学习热情而非家长给的压力。

曾经有一个家长问神逗,孩子5岁了给孩子报什么“特长班”比较好。神逗当时的回答是,对于5岁的孩子不存在什么“特长班”,说成“兴趣班”可能更为合适。神逗没有细说,因为不知道他的孩子具体的兴趣爱好,我胡乱推荐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只是说她一定要报的话,可以报体育运动类的课程,比如游泳这样的必备技能。

找动力而不是给压力



没有4、5、6,更没有7、8、9,因为这里只说要点!在神逗个人的理解上,家长谨记这三大要点,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便能帮助宝宝尽早的培养好的学习能力。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好,师之惰。”

时代变了,社会进步了,不存在“养不教”的问题,“养不教”也不只是“父之过”了,“教不好”也不只是“师之惰”了,我们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也都有较好的物质条件,也有越来越优秀的教师。信息化的时代,孩子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只有从小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时代。家长的帮助义不容辞,如何让宝宝从小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我们一起研究一起努力!

困惑中的孩子需要指引

Ps:神逗以前的文章曾被评论为不是在“育儿”,而是在教育父母。很尴尬啊,想想也是,神逗不否认!说了很多不好听的话,比如什么样的女人不配做母亲,什么样的男人不配做父亲,把所有人都得罪完了!大多是写观念性的东西,而没有实际的育儿方面的干货。但也确实是有一小部分父母知道培养孩子的重要性,却在自身观念和知识能力上有欠缺,需要做一些引导,虽然不一定被他们看到,但神逗说了自己想说的,也算是一吐为快吧!今天写到这种话题也算是抛砖引玉,如果您对这方面的话题比较感兴趣,或者有孩子早期教育方面的难题,请评论留言,神逗会尽我所能多分享一些真实有用的东西。

神逗一直都认为教育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博人眼球不能被允许,也非我所愿!流量当道的年代,人们大多都很浮躁,神逗也深陷其中。如果这个话题吸引了您,说明您是一个有良好的学习心态而且正在努力做好父母的人,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专注早期教育,分享育儿心得!我是神逗奶爸,如果您有育儿故事请关注@神逗奶爸,如果您有育儿难题也请关注@神逗奶爸,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很乐意为您解答!一定记得点赞关注,留言支持哦!谢谢您!

【文章为神逗奶爸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0582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