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张文宏不让喝粥因争议,古代的人们喝粥么?

张文宏不让喝粥因争议,古代的人们喝粥么?

近日,“网红专家”张文宏教授建议“早餐不喝粥”引“爱国”争论


据悉,张教授根据新冠病毒的治疗原理指出:战胜病毒不是靠药品,主要还是依赖自身免疫力,吃药只是辅助而已

所以在一次讲座中他直言不讳:早上不要在喝粥了,应该喝牛奶、吃三明治鸡蛋等


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热议,有支持、也有反对,支持的人认为牛奶面包确实比喝粥更有营养、反对的人给出的理由是:喝粥养生


更有人拿出上下五千年文明来论证,表示喝粥是中华自古传下来的传统,不容颠覆,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的祖先到底是不是喝粥长大的呢?

我们今天就谈一下粥的历史


1.诞生功能非充饥


有一种说法,说粥早见于周朝,当时的中国地区已广泛种植稻谷


所以应当以米粥居多,至于当时是否家家户户以粥为食,尚待考证


秦汉时期,史料逐渐趋多,比如“居丧吃粥”的出现,而这种吃法只是借克制享乐方式,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


假如这是粥的真正源头,那么可以断定,粥在秦汉时期体现的并非“充饥”功能。



2.低端食物,没有什么营养价值


关于古代粥的食用价值,我们从各种成语中便能猜到一二,比如:“僧多粥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再比如古代每逢大灾之年就会“广开粥铺”来接济灾民


从这些俗语中不难看出,粥在古代并不是一种高雅之食,甚至还很下贱


灾民充饥之用的食物想来也不会有什么营养,仅为果腹

3.腊八粥


说到粥,就不得不提腊八粥,能够进入一种节日并成为里面的食材,也足以证明其不可或缺的价值


其中蕴含了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粥的感情


但古代的腊八粥跟今天我们腊八节所用的粥可大不相同


腊八粥相传起源于佛教,为了纪念佛祖成佛之前所遭受的苦难,进而取谷物和果实制成杂拌粥


到了宋代,逐渐形成在腊八节喝粥的习俗。

到了今天,粥的范围更广,制作更讲究,品种也不断翻新:银耳粥,八宝粥,燕麦粥等等


一些养生大师为其加入了一些中医元素,使得粥的“身价”暴涨


虽然在某些地区也有食肉粥的习惯,但总体而言,还是以五谷粥为主


我们从前几年所谓“养生大师”张悟本炒作绿豆不难看出,粥的营养价值确实被夸大了


正如张文宏教授所言,粥固然可以补充各种膳食纤维,但要说提高免疫力,恐怕还是得鸡蛋和肉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9683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