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一艘帆船参战了,而且还把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耍得晕头转向。
而且还不是像二战中的波兰、埃塞俄比亚那样,国小民弱,只能拿骑兵长矛去对抗装甲坦克,这艘帆船隶属于堂堂德意志帝国皇家海军。
就是这玩意儿:
yy战胜一战时的海上霸主英国海军可以,但别人yy都是往回穿越,拿现代的潜艇航母去降维打击,你非要往后穿越,拿这差不多中世纪的老爷子去打铁甲利舰,还想打赢……
就问你扯不扯?
想出这个疯狂主意的是这位爷:
德国海军少校费利克斯·冯·卢克纳尔伯爵(Felix Graf von Luckner,1881—1966)。
卢克纳尔出身名门,却自小我行我素、叛逆不羁,13岁时化名离家出走,周游世界,做过各种工作:水手,灯塔管理员,拳击手,酒保,铁路工人,袋鼠猎人,魔术师……甚至墨西哥总统的警卫。
20岁的时候浪子回头,回到德国,进入海军学校学习,1912年加入帝国海军。
一战爆发后,德国海军在日德兰海战后一蹶不振,再也无力挑战英国皇家海军。英国舰队封锁了德国港口,德国军舰只能龟在家里装孙子了。
卢克纳尔给德皇出主意,既然主力舰队不中用,要不您给我艘帆船,我伪装成商船,出去找英国人的晦气。
本来把商船改装成武装劫掠船袭击协约国商船也是德国常干的事,但收效甚微,而且现在被英国城管取缔了不少,再说,帆船?现在都是铁甲蒸汽时代了啊……
威廉二世一想,都这样了,死马当活马医吧,反正下雨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但那时候,大型帆船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了,不好找啊,就算找到了,也是德国风格太明显了,挂相。好不容易找到一艘俘虏来的英国三桅帆船(1888年下水,搁帆船里也算爷爷了),卢克纳尔如获至宝,改装了一下,加上两门大炮,配备上机枪,两台500马力的辅助蒸汽引擎,以及扩建了的船员住舱,取名“海鹰号”(Seeadler),就算加入德国海军序列了。
卢克纳尔把“海鹰号”伪装成挪威商船(伪造航海日志,水手全部熟练学习挪威语),高高兴兴出海了。凭着高超的演技和好运气,海鹰号顺利穿过英国的封锁线,躲过了英国军舰的检查,来到了浩瀚的大西洋上,开始大显身手了。
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发现协约国的商船,靠上去套近乎,比如问问现在几点了?对方见了,都会挺同情的:这该死的战争,瞧把人家逼得,都把老古董拉出来跑生意了……而且就一条破帆船,还能咋地?
等离得很近了,突然露出隐藏的大炮,炮口对准对方,升起德国海军旗,宣布:你们已被德国皇家海军俘虏了,马上放下武器,不准反抗……
帆船是帆船,可也是军舰啊,大炮可是真家伙,打是打不过,跑也来不及了,只好乖乖投降。
卢克纳尔把对方船长和船员全部带到“海鹰号”上,把对方的商船凿沉了。(对,本大爷只要人,不要货)
就这样,一艘,两艘,三艘……协约国的商船接连被俘,统统凿沉,船员全部成了俘虏。前边说过,“海鹰号”的船舱是扩建了的,带的补给也足够多,养几百个俘虏绰绰有余。卢克纳尔是个绅士,对这些俘虏礼遇有加,在漫漫旅途中双方逐渐培养出感情,和很多人后来都成了朋友。
商船接连失踪,终于引起英国海军的注意。看样子,应该是被德国的武装劫掠船袭击了,但这事怎么看怎么透着邪性,搞不明白啊:
——封锁那么严密,德国军舰是怎么跑到海上的?(卢克纳尔:这,你得问你们家海军去……)
——我们成天在海上巡逻,怎么从没碰见?(卢克纳尔:碰见过啊,前几天咱们还打过招呼呢……)
——失踪船只遍布赤道南北,沿途都是我们的据点,德国船怎么可能在不靠岸补充燃料的情况下航行这么久?(卢克纳尔:废话,我这是帆船,烧什么煤……)
——这么多船被袭,为什么没有一个船员获救或报案?难道都被杀了?(卢克纳尔:别闹,我又不是奥地利下士……)
英国海军百思不得其解,只能派出大量军舰疯狂寻找这艘看不见的幽灵船……
有时候海上遇见“海鹰号”,英国海军还会叮嘱几句:
——你好啊,看见过一艘德国船吗?
——没有啊老总,前边大大的安全。
——你们小心点啊,这帮德国佬不留活口的。
——谢谢您嘞,军爷辛苦!
卢克纳尔抓俘虏上瘾,但“海鹰号”的空间毕竟是有限的,俘虏快装满了,怎么办?总不能真学奥地利下士吧?那放了?放了他们英国人不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啊,那还怎么玩?
正好又抓获了一艘法国船,巧了,也是帆船,没蒸汽机,也没发报机。
卢克纳尔有主意了,把这艘法国船的上桅砍掉,附加的船柱和船帆也都收走,装上充足的补给品,把所有俘虏都放到船上。这时候是在南大西洋,这艘去了势的帆船要漂到最近的巴西海岸,也得十多天。
那位说了,不怕他们路上出事了?
多新鲜,十多个船长凑一起,还伺候不了一艘破船?
等漂到里约热内卢,船长们马上向英国海军报了案(倒不是船长们绝情,而是法律规定,被劫持的船员一旦获救或靠岸后有义务报告情况。所以卢克纳尔释放战俘的时候,有个君子协定,你们靠岸后才能报案,路上就算遇到其他船也不能主动报案,也算钻了个法律的空子。而船长们也很绅士地遵守了这个约定)。英国人这才明白过来,嘛玩儿?帆船啊?跟我玩逆向思维啊,谁说德国佬死板的?气急败坏的英国海军直扑南大西洋,疯狂寻找一艘挪威籍三桅帆船,这时候的“海鹰号”,早溜达到南太平洋去了。
英国的商路主要在大西洋,太平洋上没什么英国船。“海鹰号”变度假了,好无聊啊。
这天远远看见一艘船,卢克纳尔精神一振,追了上去,一看,美国船。
美国是中立国,不能打,真特么的没劲。
卢克纳尔正无精打采地要放弃,没想到美国船还挺热情,主动上来打招呼:
——哈喽啊,最近有什么新闻吗?
——没有(卢克纳尔懒得理他)
——唉,参战以后还不知道仗打得怎么样呢……
——嗯,我也不知道……嗯?等会儿……参战?美国参战了?……二营长,把你的意大利炮他娘的赶紧端出来……
美国人懵逼了,what?what?what?why?why?why?fuck!fuck!fuck!我tmd就想聊个天,怎么成俘虏了?!
卢克纳尔原地满血复活,捕猎美国人行动开始!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海鹰号”遇到海啸,在一个小岛上搁浅了。“海鹰号”毕竟是老爷帆船,经不起这么大折腾,无法修复了。
卢克纳尔没办法,让船员和俘虏们都待在岛上,自己带着几个弟兄坐一艘小艇前往最近的斐济,寻思着抽冷子再劫一艘船,接着干。
一开始挺顺利,但最后卢克纳尔一行人被一队警惕性高的斐济警察盘查。卢克纳尔不希望有人流血,只得投降。投降之后才发现,这队警察身上没枪,只有手铐……(警察们也吓一跳,本以为就是一帮德国海军失事军舰的船员,没想到,他们有枪?!)
卢克纳尔只得摇头苦笑:老子终日打雁,没想到今天被雁啄了眼……
战争的剩下时间,卢克纳尔和他的兄弟们在新西兰的战俘营度过,战后回到了德国。
二战时,卢克纳尔拒绝与纳粹合作。1966年,卢克纳尔在瑞典马尔默去世。
在“海鹰号”8个月的传奇冒险中,共击沉14艘敌船,俘获462名俘虏,只有1人在交战中死亡(还是误伤),卢克纳尔的部下则无一伤亡。
这个战果,听着好像也挺扯淡的。
如果对文章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我一下,我会一些更好的文章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7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