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不引导孩子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就容易失控

不引导孩子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就容易失控

导读:【教子事例】

晓玲的父母平时由于工作忙,很少和晓玲进行沟通,尤其是爸爸,还总是采取粗暴的方式来教育晓玲。她爸爸要求晓玲什么事情都得听他的,否则就大动肝火,有时候还要动手打晓玲。

一天晚上,晓玲写完作业,坐在客厅里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熊出没》动画片。这时,爸爸下班回来了,没有征得晓玲的同意,拿起遥控器就换台了。对此,晓玲觉得很委屈,不满地对爸爸说:

“你怎么这么自私!我还没看完呢!”

但是爸爸不但没有顾及晓玲的情绪,反而动手打了晓玲一巴掌同时吼道:

“怎么眼爸爸说话呢?爸爸工作累了一天了,看会儿电视都不可以吗?”

看到爸爸这么不讲理,晓玲更加委屈了,站起身跑回自己的房间,用力将门“砰”的一声关上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一直赌气不和爸爸说话。

就这样,在爸爸的影响下,晓玲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爱生气,有时候还会无缘无故地把怒气发泄到別人身上,把別人当成了“出气筒”。

一次,上自习课的时候,晓玲和同桌因为一道数学题而争论了起来,说话的声音有些大。正巧,班主任来检查,看到地们两在交头接耳地说话,就误以为她们是在扰乱课堂纪律,不由分说就批评了她们一顿。晓玲心里很不痛快,觉得班主任太武断了,没有调查清楚就随便批评人。

放学后,晓玲骑着自行车往家走,但她仍然闷闷不乐。这时,一个低年级的同学从她身边急冲冲地跑了过去,不小心把地的自行车给撞倒了。晓玲气不打一处来,指着那位同学的背影骂道:

“你这么不长眼睛,不怕被车给撞死啊!”

回到家里,晓玲打开书包准备写作业,可是刚写了一会儿,就又不知不觉回想起上午挨班主任批评的事儿。她越想越生气,作业也写不下去了,于是干脆把手里的笔很狠地摔在了地上。她气呼呼地倒在了床上,两眼盯着天花板发呆。

见此情形,妈妈走了过来,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晓玲委屈地向妈妈诉说了今天被班主任冤枉的事情。可是妈妈不但没有安慰、开导她,反而气呼呼地说:

“你们老师太欺负人了!咱不能吃这个哑巴亏,明天妈妈和你一块去找他算账去!“

听了妈妈的这番话,晓玲心里的怒火烧得更旺了,她决定明天借助妈妈的威力,好好和老师大吵一架,为自己出出气。


【家庭育儿事例深度解析】

很多父母忽视了对孩子情绪的关注和引导,结果使孩子出现了情绪失控现象,从而给孩子和别人带来了麻烦。

像晓玲的妈妈,当发现晓玲对老师产生了不满情绪后,晓玲的妈妈应该做的事情不是在一“火上浇油”地怂恿晓玲去找老师“算账”,讨回公道,而应该先耐心地引导小敏,让她理解老师的苦衷:全班那么多孩子,老师哪有精力去洞察一切,完全做到不犯一点儿错误?如果小敏能懂得这一点,那么她的怨气自然就会慢慢消失,从而缓和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彼此不再发生更大

的冲突。

所以,作为父母,经常关注孩子的情绪,并帮助孩子适时地宣泄伤心、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总是采取训斥、责怪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孩子的负面情绪在父母的控制下找不到宣泄的出口,而一直憋闷在心,这样入而久之就会造成孩子心理失常、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育儿专家帮您支招】

招数一:不要采取强硬措施制止孩子的哭泣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哭哭啼啼,就觉得心烦,于是采取强硬措施制止孩子哭泣。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一定合适。对于孩子来说,有时遇到让自己委屈、愤怒或害怕的事情,通常都会选择哭泣,而哭泣可以尽快排解不良情绪,这对于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是具有一定好处的。

所以,遇到孩子哭泣的情况时,父母先别忙着去制止,不妨让孩子哭一会儿,然后等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后,再耐心地帮他排忧解愁,这样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招数二:转移孩子对不良情绪的注意力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心情不好时,如果我们总想着那些令自己不快的人和事,情会变得更加糟糕,我们常常会莫名其妙的发火。而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当他产生了不良情绪,如果父母不及时进行引导,转移他的注意力,那么孩子就很可能耿耿于怀,让自己更加狼狈不堪。

所以当孩子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时,父母不妨先把自己手头的事放一放,然后陪孩子出去踢踢球等。当孩子在运动中转移了注意力,事后再想起不开心的事时,往往会更容易释怀,让心情快乐一些!

招数三:教孩子学会延时表达自己的情绪

有些时候,当孩子心中有了负面情绪,是不宜马上发泄出来的。比如:孩子无缘无故受到了同伴的欺负,原因很简单,同伴是因为犯错挨了老师的批评而故意找他撒气。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及时地教导孩子,不要立即指责对方,否则会使对方变得更加冲动,从而彼此容易发生争执。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时不与对方争论,过后等对方心情好一点儿了再与其沟通。这样做,能使孩子慢慢养成延时表达自己情络的好习惯,同时还能增强自我控制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友谊。

招数四:教孩子学会向他人倾诉自己的心事

倾诉,是缓解不良情绪最好的途径之一。不仅是孩子,就连我们成年人,在心情郁闷时,如果找位知己痛痛快快地倾诉一番,感觉会好许多。所以父母平时一定要鼓励孩子多与同伴玩要,多结交一些知心朋友。这样,当孩子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时,就能马上找到倾诉的对象,从而把那些不良情络尽快发泄出去,平衡心理,愉悦心情。

当然,从本质上来说,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朋友,如果父母能够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那么同样也能及时琉导孩子的心理,排解其不良情绪。


小结:

在家庭育儿过程中,作为父母一定要善于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与技巧来引导孩子学会情绪控制,用恰当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才会学会掌控自己,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现实的社会。

我是萌萌育儿经,致力于家庭育儿经验的分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很乐意与大家互换育儿历程上的心得体会,期待您的关注,快乐与您共分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550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