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日企业分别要求自己在中国的企业撤资回国,“切割”之势慢慢成型。
难道中国世界工厂的头衔要被剥夺了吗?不必慌张!他们只是给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加了一道催化剂!
有媒体报道,对于从中国迁回的美国企业的搬家费,美国政府给予100%直接报销,包括: 厂房、设备、知识产权、基建、装修等所有费用。
再看看日本,日本政府也宣布政府出资22亿美金(人民币158亿)协助日本企业撤离中国,避免对中国产业链的过度依赖。
美国与日本企业为什么突然呼吁撤离中国,撤离中国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影响?
事实上,这些消息“呼吁”之举,并非行政式手段,关于产业链的转移考虑到方方面面,短期之内可行性不高,所以我们不必过分担忧与丧气。
这场疫情大作战让全球经济面临寒冬,尤其是那些跨国的超级巨头,他们受到的影响更是最为巨大。其中苹果是最为大家熟知的,而这个寒冬无疑让苹果非常受伤,甚至于他们要关闭全世界的苹果门店,中国作为苹果最大的市场,此时撤离伤筋动骨。
就拿苹果与丰田简单来说吧,如果这时突然撤离中国,他们短时间内能搬去哪里?是否还有中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是否还有中国内地较为完整的上游配套产业链?是否还有像中国一样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是否还能像中国一样两三年之内就能把工厂建造出来?更关键的,是否能接受直接损失国内14亿市场?对于外企来说,这些都是直击灵魂的拷问,产业链转移不是一两句话简单说说的。
尽管如此,美日企业也最多撤走部分企业,并不会全部撤走。一方面,中国人口基数大,是世界上第二大消费国,市场前景好,外资即使撤离,也只是把生产基地放在中国东南亚国家,更何况不可能全都把企业撤走。另一方面,中国有完整的供应链和配套产业,就算美日把工厂搬回本国,那也会面临找不到零部件供应商而发愁,这样折腾时间一长,成本就上去了。
疫情过后,美日企业的部分产业链的转移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面对如此之状况,我们应该为这场战役未雨绸缪,而不是被打得措手不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50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