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父母学会这样立规矩,孩子会更优秀

父母学会这样立规矩,孩子会更优秀

最近,我被一则小新闻吸引了:有一位家长因为老师的一句话,暴打孩子,并且把视频发到班级群,借此来告诉老师家长不是不管孩子,也不是不管教孩子。

其实家长的这种方法透漏出了家长在管教孩子方面的无奈和无力。

现在很多时候作为父母我们也会怕老师的批评,自己是孩子的时候觉得批评就批评吧,成功晋级为父母之后面对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批评,我们会瞬间暴走。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无奈源自于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或者来自别人的眼光或者语言的瞬间激化。这种现象并不仅仅的个例,这种情况也出现在了我的身上。当老师告诉我果乐在学校的种种和老师对着干的情况时,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淡定,整个人在看到罪魁祸首的时候血压瞬间升高,只想狠狠的责打他一顿。很庆幸的是,自己的理智还是占领了上风,责打并没有付诸行动。

所以我很理解,尤其是上学后的孩子父母所遭受到的各方面的情绪压力。但是这些情绪压力反作用到孩子身上会对孩子怎么样?作为家长我们因为孩子被老师批评,那么我们作为孩子的时候呢?我们对于我们的学生时代是不是要好好的反思一下?回想一下自己学生时代的受教育模式是怎样的?

我想我的父母是没有因为我在学校的表现来责打我的。但是因为祖父母对我的溺爱,我会有恃无恐,经常无理取闹,在家里母亲会经常的批评我规范我。小的时候我并不理解母亲的做法,如果大人对小孩子说是骂他打他是为了小孩子好,那么小孩子一定听不进去,反而会内心充满抵触。

我也一直对母亲的教育方式持反对意见。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我才发现母亲的教育方式并不是全部都是错误的,我的孩子也会有这样那样我无法好好和他讲道理而让我不知所措的时候。

在我的童年时代,我经常会因为不自己吃饭非要奶奶喂饭才行挨母亲的责骂。直到有一次母亲因为这件事非常气愤的用棍子责打了我。母亲经常对我奶奶说“没有规矩会害了孩子”,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母亲的规矩下,我学会了自己用筷子吃饭。



其实,做这样的反思并不容易,我们不是要去批判父母的教育方式的缺陷,而是希望反思帮助自己深刻的认识这样的经历,在我们父母教育方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做到更好。

母亲责打我是因为不爱我吗?不,相反,母亲非常的爱我。正因为那次的责打让我的不良习惯得到了有效的纠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是因为有了规矩。那为什么我们要给孩子立规矩?

1、放纵的恶果

我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孩子,大概15、16岁年纪,在大街上因为别人不经意的跟他无关的一句对话对人家大打出手,没有一点礼貌而且满嘴脏话。他的母亲在打架事件过后对围观的人说“孩子不正常”。后来知道那个孩子有很严重的抑郁症,别人不能在他旁边说话,他总认为别人在嘲笑他。

原因在于他的母亲也是这样的人,因为是老来得子,不能容忍别人对他孩子的一点批评,别人如果说她的孩子有一丁点儿的不好她就会把别人骂个狗血喷头。因为这样,她的孩子在学校也是如此,经常会因为同学和老师的一句话就找人打架,没有办法和老师学生正常相处,辍学在家。



2、培养孩子对规矩的敬畏之心

有庆幸自己拜读过王涛老师的著作,在王涛老师的书中很明确的谈到了培养孩子一定要树立孩子的规矩的敬畏之心。

身为父母,我们似乎都有足够的爱心来面对自己的孩子,但我们却没有足够的智慧来教育孩子。由于不能把这样的爱理智化,我们无法教会孩子学会对规矩的敬畏。

孔子说:“君子以恐惧修省”。这里的恐惧不是一般的害怕意识,而是敬畏的意思。

天不怕地不怕,那么这个人与禽兽无异。从很多的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的青少年犯罪,究其根本原因不外乎是对生命的不敬畏,在会变得冷酷残暴。

所以,敬畏是对一些规则的敬仰和畏惧。



我们怎样来培养正确的树立孩子对规矩的敬畏之心呢?

王涛老师在书中谈到过:人类需要敬畏,孩子需要规矩。规矩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孩子害怕父母而是敬畏规矩。

很多父母会说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很难给孩子做规矩。这就要求我们在给孩子做规矩的时候设立一定的惩罚了。



那么,我们在给孩子做规矩的时候可以打孩子吗?答案是肯定的,当然可以。那么该怎么正确的打孩子呢?

1、用“杖”来打,树立孩子对规矩的敬畏

在我们国家很明确的有法律规定,不可对孩子进行体罚。我们的父母也都很有这样的法律意识,这是非常正确的。体罚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这毋庸置疑。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不可体罚或者殴打。

那么为什么我还会提倡“杖”打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体罚和殴打的定义。对孩子的小惩大诫并不属于体罚或者殴打的范畴。这个“杖”象征着规矩,我们在给孩子树立规矩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拍打孩子的手或者屁股,那么,换一种方式,不要用手,用“杖”打,让孩子明白,不是父母要打你,是规矩要打你。



让孩子明白,父母也要守规矩,规矩是凌驾于父母之上的。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树立孩子的规矩的敬畏。

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用杖打孩子比用手有一定的时间让你做情绪缓冲,在拿杖的过程中可能你的怒气会消减一些。

2、不可用怒气体罚孩子

虽然用杖打孩子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千万不要误认为用杖打孩子就一定能教育好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杖打的含义,反而有的把孩子打成了残疾或者造成了对孩子身心的不良影响。这是因为作为父母,本身对规矩就没有一定的理性的敬畏,他们杖打孩子完全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怒气。

在这样的极端情绪中,孩子是体会不到任何学习能力的,也就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用怒气来杖打或者体罚孩子不再是教育,完全是发泄或者是对身为父母权利的滥用。



3、打孩子之前要用语言交流,学会轻声轻语说重话

打孩子一般是在孩子能够进行语言交流开始的,因为要用语言清楚并且有理性的告诉他为什么要打他,打几下。王涛老师给我们概括的非常的简练,其实简单地说就是父母要控制情绪,言简意赅,但是态度要坚决。

我们父母要学习的也是很难学习的一种能力就是:轻声细语说重话。

4、有爱的打孩子

这个前提在于父母首先要学会对规矩的敬畏。在规矩面前,父母和孩子要同样遵守,不可双标。如果父母犯错,父母也要用规矩来惩罚自己。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跟我们的孩子说我们如何如何爱他们,但是孩子并不能切身的感受到,而且对那你的爱不以为然,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规矩也并没有在规矩中让孩子体会到。



孩子能打吗?打孩子是一种教育艺术,更是对我们爱的检验。不仅对我们父母要求非常的高,而且需要平时培养孩子的时候树立孩子和父母对规矩的敬畏!


我的果乐麻麻泛小乐,虽然在生活中对果乐的教育会遭受来自果乐的种种暴击,但仍努力学习和孩子的相处之道,总是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材施教,用合适的方法针对合适的孩子才是教育的正道!欢迎大家关注果乐麻麻泛小乐并对各位的支持和关注表示感谢!有自己有效的教育理念的宝爸宝妈可以留下大家宝贵的建议,我们共同学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4444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